APP下载

后装保障无人化研究

2020-07-08黄龙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旋翼保障体系战场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无人化技术在后装保障领域包括运输投送、军事能源、卫勤战救、工程抢修等方面的应用研究,针对未来后装保障无人化发展,提出了构建理论体系、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军地协同共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装保障;无人化

随着前沿科技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万物互联的“智慧时代”,这些在影响和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加速推进军事变革进程,催生新的战争形态。随之,无人化技术将在未来军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决定未来战争的成败。

1  无人化技术在后装保障中的应用

未来战争趋向无人化作战,机器人装满燃料即可实现长时间执勤、战斗,对常规后勤保障的要求就会降低;同时,无人化带来战争空间扩大,对于战场数据链与战场通信的要求也会提高。无人化装备不仅对后勤保障的质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直接催生后勤保障方式的变革。

1.1运输投送方面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2010年后,小型旋翼无人机技术实现市场化,大、中型旋翼无人机技术也实现巨大突破,其军事应用价值也在不断凸显。一是机动灵活,利于突防。旋翼无人机本身体积小、重量轻、野战条件起降方便,可以实现超低空和贴地飞行。同时,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稳定,可以实现自主飞行控制,多架无人机可以以集群形式遂行后装保障任务。二是精准直达,快速高效。旋翼无人机载荷较低,可以进入相对危险的区域,在接近目标区域时,无人机编队散开,各无人机将物资直接送至连队前沿阵地,实现快速高效投送。三是结构简单,利于维护。旋翼无人机结构简单,主要部件为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飞行系统,吊装平台。可很方便地采用模块化设计,大幅度降低维护的复杂程度。

1.2军事能源方面

敌对双方战场上的搏杀实际上就是能源的释放和碰撞,能量强并且能够快速释放的一方往往占据战场的主动权。近几次局部战争中,油料消耗均占整个后勤供应量的70%以上,让油料以最快捷的速度到达指定作战单元,一直是各国军队后勤努力的方向。未来战场上,无人化后装保障的对象主要由人工智能装备组成,后装保障体系中的装备保障比例将大为提高,能源供应日趋多样化,油料供应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军事能源保障的任务和内容将由单一的油料需求向综合使用化学能、电能、太阳能和核能保障需求转变。

1.3卫勤战救方面

无论战争发展到任何阶段,人都不会完全退出战场,一直是战场的主导因素,组织良好的卫勤战救是人类能够始终控制战场的重要手段。目前条件下作战,由于伤员分布广、伤情复杂、战场环境多变等情况,战场伤员的搜寻和后送一直是影响救治效率的难点问题。无人化军事平台成为了执行战场搜救和伤员后送任务的最佳选择,它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分布情况进行智能感知定位,并实施搜救和后送行动。未来战场,人工智能武器成为主力军,参与到作战链的人类战士会越来越少,并主要聚焦于决策和关键任务。

1.4工程抢修抢建方面

现代战争,能否快速实施军港、机场、阵地等战场设施抢修抢建,将成为影响作战进程、甚至关乎作战全局的重要因素。无人技术应用于工程抢修抢建,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避免人员伤亡。运用无人技术,可对战场设施毁伤情况进行勘察探测,为评估毁伤程度和拟制抢建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运用智能机器人,可对机场港口码头的定时爆破装置进行有效排除;综合运用各类无人技术,可进行工程抢修抢建的调控指挥、器材运送、现场作业,尽快恢复战场设施功能,可自动监测装备运行状况,即时诊断装备故障,实时传输保障数据。运用无人技术,组织装备技术准备,可有效提高技术准备效率、缩短准备时间。

2  对后装保障无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强化理论研究,构建无人化后装保障理论体系

着眼无人化装备用于战场后装保障的广阔前景,以及对现行后装保障模式、保障理论、保障体系造成的深远影响,组织有关军队院校、科研机构,大力开展无人化后装保障理论研究。一是开展无人化后装保障应用需求研究。按照平战结合、体系部署、常态运行、敏捷响应、灵活精准、安全可靠的原则,着眼构建军地协同的无人化后装保障体系,围绕战场感知、物资投送、卫勤战救、弹药保障、装备维修等开展军事需求研究。二是开展无人化后装保障应用理论研究。围绕无人化技术对现行后装保障模式、保障理论、保障体系造成的深远影响,研究探讨无人化后装保障应用体系、应用模式和配套机制等重难点问题;三是开展无人化后装保障应用标准规范研究。着眼未来无人化后装保障常态化运行、体系化建设发展需求,围绕无人化技术应用领域、运行管理、维护保障、效果评估,研究论证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推动无人化后装保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2着眼强军使命,明确无人化后装保障发展方向

紧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紧紧围绕保障打赢未来战争需求,搞好无人化保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一是尽快出台无人化后装保障技术系统路线图。紧跟后装保障科技发展前沿,把握无人化发展趋势,聚焦未来战争需要,科学筹划、系统论证,构建无人化保障体系,推动后装保障重点领域无人化技术应用,推进后装保障设施无人化集成建设,实现后装保障领域无人化水平大幅提升,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同步推進无人装备和保障无人装备建设。充分利用发展无人装备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同步推进作战无人装备和保障无人装备建设,按照一体化设计、专业化发展、集成化应用的建设思路,统筹推进空中、地面、水下等多维空间无人化技术运用,统筹推进有人与无人、作战与保障、后勤与装备等多要素无人化技术有机融合,实现战保一体、即插即用、系统配套。

2.3立足长远发展,完善无人化军地协同共建机制

加快军事无人化发展,仅靠军队自身不行,必须要借助军地协同发展的契机,尽快把军事无人化列入军地协同发展工程,借助地方优势达成领跑的整体态势,是实现军事无人化领跑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权威性作用。借助地方无人化发展的优势,从全国层面,统筹军事无人化建设的资源、物力、人才等,并抓住几个重点工程,集中优势力量攻关突破。另一方面要大胆借助互联网企业的软硬件开发应用能力。随着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并不断向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的渗透,其软硬件开发能力已逐步成熟,可通过获得这些企业的支持,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大数据网络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建斌 王志敏.UUV发展、应用及关键技术[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7,5(6):476-480.

[2]孙现有.UUV的军事应用及发展趋势[J]海军装备,2010,(4):7-8.

[3]李洪峰.对未来无人化作战问题的几点思考[J]炮兵学院学报,2012(1):14-15.

[4]张旭波 梁刚.走出地平线的“无人化”战争[J]现代炮兵学报,2005(4):113-114.

[5]刘江 张苇 李清.作战飞机无人化发展的影响和思考[J]空军装备,2006(6):17-18.

作者简介:

黄龙(1989.1—),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后勤指挥。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北京 100039)

猜你喜欢

旋翼保障体系战场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直升机如何实现空中悬停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共轴刚性旋翼悬停及高速前飞状态气动干扰特性研究
关于直升机这几个单词得知道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不简单的小旋翼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记忆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