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及炎症状况的影响

2020-07-08韶关市仁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仁化512300

北方药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布托抗炎芬太尼

潘 琳(韶关市仁化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仁化 512300)

剖宫产为临床上常见的生产方式,通过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特别针对不符合顺产指征的产妇,不仅可以通过剖宫产的方式生产,保障产妇和产儿的安全,还能避免顺产带来的剧烈疼痛[1]。但产妇在术后仍然会因手术创口感到疼痛。针对剖宫产妇术后的疼痛,临床上已有大量的镇痛药物在使用。布托啡诺有良好的镇痛及镇静作用,在临床使用镇痛效果较好,但针对布托啡诺的使用剂量并没有定论。我院为研究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及炎症状况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10月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为初产妇;②均为足月妊娠;③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有凝血功能障碍,②过敏性体质。知晓本院的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25例。A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5±2.2)岁;体质量 60~82 Kg,平均体质量(72±3)Kg。B组,年龄 25~39 岁,平均年龄(27.3±1.9)岁;体质量 61~84 Kg,平均体质量(72±4)Kg。C 组,年龄 23~37岁,平均年龄(26.1±2.1)岁;体质量 60~82 Kg,平均体质量(72±3)Kg。D 组,年龄 25~40 岁,平均年龄(29.1±1.9)岁;体质量 61~83 Kg,平均体质量(73±4)Kg。四组在年龄、体质量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四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取L2-3进行穿刺。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1.8 mL,同时将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调整麻醉平面,在缝合时将置留的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连接。镇痛泵使用时间为50 h,镇痛泵中镇痛药物根据组别分别配制不同的浓度,且四组均用10%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将药液配制至100 mL,具体药物配方如下。A组:加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0.2 mg;B 组:加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 mg+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106,规格:1 mL:1 mg)3 mg;C 组:加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 mg+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4 mg;D组:加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2 mg+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5 mg。

1.3 观察指标:术后4 h、12 h和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VAS评分[2],总分10分,无痛感为0分,疼痛剧烈为10分,评分越高说明痛感越强烈。并在术后24h进行BC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BCS总分为5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低。Ramsay镇静评分标准为:总分6分,表现焦虑或不安为1分;安静并配合医生为2分;能听从指令但嗜睡为3分;保持睡眠状态但能唤醒为4分;保持睡眠状态且对强烈刺激反应迟钝为5分;保持睡眠状态并对强烈刺激无反应为6分,评分为2~3分为最佳安全的镇静状态。同时在住院期间,对感染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B、C、D组术后4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四组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4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A组B组C组D组25 25 25 25 6.2±0.9 4.2±0.5 4.0±0.5 3.7±0.3 4.9±0.8 3.8±0.5 3.5±0.4 2.4±0.5 3.21±0.65 2.45±0.40 1.40±0.25 0.71±0.10

2.2 四组BCS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B、C、D组BC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D组比较,B 组<C组<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四组不良反应的比较:A组出现2例呕吐、2例眩晕、1例伤口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B组有1例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C组有1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D组有1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四组BCS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s,分)

表2 四组BCS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BCS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A组B组C组D组25 25 25 25 3.70±0.31 1.31±0.49 2.95±0.61 3.38±0.40 4.81±0.20 1.59±0.28 2.44±0.30 3.21±0.25

3 讨论

剖宫产术有可见性创口,术后会给产妇带来强烈的疼痛,尤其是在术后24 h内疼痛会达到峰值。剧烈的疼痛不仅影响术后恢复,还会对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带来影响。所以需要在术后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减少疼痛的刺激,保障恢复质量。

通过芬太尼与不同剂量的布托啡诺联合应用进行镇痛,结果显示,单一使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相对较差,且仍有伤口出现感染的情况。而采用布托啡诺联合镇痛,镇痛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且无一例伤口感染。有研究显示,布托啡诺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可降低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浓度,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浓度达到抗炎的目的[3],而本次研究中,采用芬太尼与布托啡诺联合镇痛均未出现感染,而单一使用芬太尼则有感染,也说明布托啡诺具有一定抗炎作用。除了抗炎作用,相对镇痛效果而言,不同剂量的布托啡诺镇痛的效果不同,量较大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好,但随着布托啡诺剂量的增加,镇静效果增强,不良反应增多。

本次研究使用的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药物,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是通过激动μ受体发挥镇痛效果,所以使用芬太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眩晕和呕吐。而布托啡诺对μ受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同时布托啡诺有较高的脂溶性,能在脊髓中迅速扩散,所以对芬太尼引起的不良反应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4]。布托啡诺能选择性激动κ受体,而ê受体主要分布在大脑、脑干、脊髓等反应中枢,能起到较好的镇静作用与镇痛作用[5]。但布托啡诺剂量的不同,产生的镇痛和镇静的效果有所差异,剂量大的镇痛和镇静的效果好,但Ramsay镇静评分不理想,过度的镇静效果会导致反应迟钝甚至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本次研究,芬太尼联合2~5 mg的布托啡诺能达到理想的镇痛,但使用3 mg的布托啡诺镇静作用最为理想,Ramsay镇静评分在最安全的范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

综上所述,0.2 mg芬太尼联合3 mg布托啡诺对剖宫产妇进行镇痛,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可有效避免伤口感染,且Ramsay镇静评分在安全值以内,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布托抗炎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中药复方提取物对IBDV感染SPF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家兔血常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巴感叹布托家族衰落
贝·布托之父被“自己人”送上绞架
贝·布托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