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浅析

2020-07-07蒋倪利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师范生心理健康

摘  要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高职院校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努力营造师范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两个沟通”“三个延伸”;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活动,开展情景教育,运用恰当方法化解学生的心理困境,对师范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2-0023-02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高职院校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只有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营造师范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高职院校应有职责。

(一)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最容易从直观的现象中受到熏陶。看得见、摸得着、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校园布局,学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校园内景树交错、竹林拂面、绿草茵茵、繁花点点,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良好的心理影响,在鸟语花香中受到感染,养成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共同活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既是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也是各个任课教师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须。良好师生关系应是体现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教师,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个性差异;理解学生,温暖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鼓励学生,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稳定学生情绪状态,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生为本,做好“两个沟通”“三个延伸”

高职院校在对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软件与硬件、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和发展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生来进行,一切从服务学生成长出发,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全的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以服务学生为己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学业世界,走近他们的生活世界,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促进他们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二)做好“两个沟通”,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一是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要顺畅、常态化。当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严重脱节,家长对教育形势的发展、学生的择业需求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导致家长对孩子在校的学习及表现漠不关心,任其发展。所以,家访工作也应放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要顺畅、常态化。二是辅导员应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沟通。帮助学生成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现在高职院校却存在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学生管理上的脱节现象。任课教师只管教自己的课,不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个性品质的差异,与辅导员沟通很少,尤其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缺乏沟通。因此,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应加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

(三)做好“三个延伸”,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

一要做好向前延伸,把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每学年一开始都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要打造專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要做好向外延伸,着力打造公共心理健康教育的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有针对性地指派专业水平高、熟悉师范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咨询师依托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确保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三要做好向后延伸,帮教“一对一”。对于个别师范生,按照其思想、心理、生理等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矫治。定期进行谈话、走访,及时了解其生活、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制定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矫正方案。积极借助和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活动。

三、丰富教育方式方法,推动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组织多种形式活动,开展情景教育,运用恰当方法化解学生的心理困境,对师范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组织多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以“说你说”活动为契机讲解心理知识;以分享经典心理影片活动为形式互动交流心理状态并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学生处和团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都可以引导师范生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矫正一些心理疾病,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二)积极开展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中,教师要把全身心的爱投入到教育过程中,以真挚的情意,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能成功。学生在情境教育中,领略到教师的呵护和激励,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心理支撑和心理驱动,就会表现出积极健康的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淀更强的心理素质。

(三)多鼓励赞美学生

现实中,一些教师偏爱听话的学生,对不听话的学生漠不关心,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全盘否定。指责批评、讽刺挖苦、吝啬赞词、缺少赞美,这会让学生很反感,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带来心理阴影,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做好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教师以甜美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用亲切温柔的话语和他们畅谈,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让学生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顺境,也会有逆境。挫折对于每一位师范生来说都难以避免。教师要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指导师范生尝试运用以下方式应对挫折:第一,审视自我,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第二,接受现实,摆脱挫折,树立信心,确立阶段性目标,保持自信和乐观;第三,量力而行,努力就行,调整心态,减少心理期望值;第四,敞开胸怀,释放精神,学会乐观,学会放松,保持轻松,保证状态。

参考文献:

[1]韦林.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新世纪论丛, 2006(1).

[2]李旭.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体系中的定位[J].茂名学院学报,2006(02).

[3]赵周霞.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论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理导航(上旬),2016(3).

[4]蔡云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探究[J].求知导刊,2017(22).

[5]张希华.创建一方心灵的净土:浅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2009(10).

[6]方巧云.如何培養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7]杜瑞娥.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3).

[8]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

收稿日期:2019-12-25

作者简介:蒋倪利(1979-),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师范生心理健康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