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境电商的安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07居永梅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徽商务英语跨境

摘  要: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安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要求。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在深入调查企业层面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跨境电商的“岗证课赛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需求、岗位目标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

关键词跨境电商;安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2-0015-04

当前,学术界关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跨境电商融合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信息发达、经济转型较快的地区,而针对安徽高职院校的相关研究却鲜有论述。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安徽省的跨境电商发展与沿海地区差距较大,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不能生搬硬套。如何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拓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适用性,这是当前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依据跨境电商的紧缺人才需求,探讨构建符合安徽区域发展特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拓宽办学思路和学生就业途径提供借鉴。

一、安徽省跨境电商行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安徽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外贸竞争力在中部六省中处于前列。长三角经济发达,轻工业基础好,产业集群规模化,有利于安徽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一带一路”倡议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更是为安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安徽省跨境电商发展态势

跨境电商相比传统外贸,具有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运营环境持续改善,国家层面和安徽省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跨境电商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日益成为安徽这样的内陆省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2016 年初,安徽省会合肥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更是为安徽跨境电商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9年1月到5月,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56.2%。随着安徽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大通道大平台建设,身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的安徽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通过创新改革,把跨境电商业务拓展到沿路更多国家和各个领域,最终实现到2021年拥有至少1000家以上跨境电商企业,线下园区10家以上,跨境电商总体交易规模超过120亿美元的目标[1]

(二)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行业,工作内容涉及到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从业者要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目前,跨境电商企业最亟需人才的岗位是运营和推广,其次是销售和客服,而这些岗位人才的首要技能都与外语有关,这里所说的外语,主要指英语语言。尽管跨境电商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然而,就目前安徽高职院校而言,除极个别院校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外,绝大多数外语人才都是英语专业方面的。传统外贸的跟单、制单等工作转移到了跨境网络平台运营、网上客户开发以及跨境英文客服等方面。在这些岗位中,需要掌握以下四种职业技能:英语语言技能、电商平台操作技能、外贸知识和跨文化认知力。首先,从业者应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客户的商务沟通要顺畅,英语需要达到CET-4及格以上水平;其次,从业者需要掌握相关国际贸易知识,具备外贸单证填制能力和电子通关系统实操能力;第三,从业者能对商品进行拍摄及图片处理,具有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知识和一定的国际电子营销技能;最后,跨境不仅是经济跨境,同时也是文化跨境,这就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依据不同的社会文化,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制定相应的产品营销策略,减少异质文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跨境电商贸易的质量和效率。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安徽高职商务英语人才面临的机遇

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才需求的井喷,然而,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江浙沪粤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很少愿意来到内陆地区就业,因此,要解决安徽地区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的问题,只有依靠本地高校的人才培养。这为安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具备英语语言技能和外贸操作能力,与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相比,具有向跨境电商领域转型的先天优势。通过调查安徽合肥蜀山区电子工业园区的36家跨境电商企业,笔者了解到,目前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但对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从業5年以上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平均年薪在10万元以上。在对跨境电商岗位从业者的学历要求上,专科起点即可,但是都非常重视应聘者的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注重英语的听说能力,一般要求最低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入职学历门槛低且收入较高,特别看重英语水平,这对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其求职就业的一大利好。

二、安徽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属性,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接轨[2]。然而,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具备英语语言优势,也掌握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但在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网络营销和产品推广方面掌握的知识不多,技能也普遍匮乏,无法适应新兴的跨境电商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安徽省内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但大都是针对国内电商领域,极少涉及跨境电商课程及其实际操作训练,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跨境电商类课程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些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尽管也开设了有关跨境电商的课程,但未能将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未能厘清本专业人才的目标就业岗位,因此开设的课程往往是“大包大揽”,缺乏针对性。同时,由于很多教师没有跨境电商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把握上能力有限,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分依赖社会力量,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内容仅停留于较为初级的层面,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实质性提升,无法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专业课程体系滞后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但从整个行业看,跨境电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的跨境电商专业才刚刚起步,很多院校还未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纳入考虑范围。部分院校尽管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但课程体系往往照抄照搬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调查走访,笔者了解到,安徽省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他们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知半解,对新兴的跨境电商行业更是知之甚少。多数学校不是参照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安排,就是沿用传统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外加一些商務课程,整体上缺乏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专业课程同质化严重。课程教学还是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课程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深度融合,学生就业创业技能薄弱。

三、基于跨境电商的“岗课证赛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依据教育部“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3],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可以探索构建“岗课证赛创”深度融合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岗定课、以赛促学、以证代考、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复合型外语外贸人才。

(一)基于社会需求的“课岗”融合

“课”代表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岗”突出社会需求,体现工学结合。高职教学应基于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融“教、学、做”于一体。

通过调研外贸行业、企业及往届毕业生,同时依托麦可思研究院每年更新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可以将安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为:服务本省、辐射长三角地区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客服及跨境电商运营专员三大岗位群。依据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确定对应专业课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三大课程模块:即英语语言应用模块、跨境电商业务模块、跨文化能力模块。

第一,英语语言应用模块。这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和译,以及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等课程。在跨境电商模式下,可以在语言教学中加入跨境电商业务词汇、术语及常用表达,培养学生在跨境电商环境下灵活使用英语语言的技能。

第二,跨境电商业务模块。这是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业务操作通用技能的课程模块,包括跨境电商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网络营销等方面的课程。

第三,跨文化能力模块。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模块,包括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国际商务谈判、中西文化对比与沟通、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课程。

(二)基于职业岗位的“课证”融合

“证”代表岗位职业要求,可作为课程教学的标准。2019年9月颁布的《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大目标岗位群,分析各岗位所需核心能力,将专业课程设置与相关等级证书对应(见表1),将等级证书考试内容纳入相关课程。

(三)基于人才质量提升的“课赛”融合

“赛”代表职业技能竞赛,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抓手。例如,江浙沪粤等省市数年前就开始举办的省级跨境电商技能大赛,比赛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内容涵盖了跨境电商主要技能点与素质能力要求,有助于学生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的业务运营与决策能力。

“课赛”融合就是将专业课程与相关技能竞赛对应,将技能竞赛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可以参照竞赛的考查范围进行设计。同时,将以赛代考、以赛免修写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以凭借竞赛成绩置换对应课程的学分或者免修相关课程。这样既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也有助于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四)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课创”融合

“创”代表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突破口。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单一且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的现状,笔者认为,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离校都应考虑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学期,新生接受专业认知教育,通过企业参观,初步认识跨境电商行业,对未来的就业创业行业岗位、工作环境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进行直观的了解和体验;第二、三学期,学生学习通识性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这些课程可以由校企导师合作完成,跨境电商企业高管、创业校友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结合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制定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愿景,增强其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第四、五学期,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实践。首先,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学生,选择门槛较低的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创业孵化项目建设。鉴于安徽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电商平台将生源地特色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助推乡村振兴;第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参与创业项目。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亟需的是拥有全球化视野且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4]。高职商务英语和跨境电商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对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外贸人才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5]。在当前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徽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跨境电商发展特点,分析相应工作岗位的人才素质需求,构建基于跨境电商的“岗证课赛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以语言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商务岗位能力为核心,课岗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课创融合,将企业需求、岗位目标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云,李磊.“一带一路”背景下安徽发展跨境电商的瓶颈与突破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9):55-58.

[2]赵帮华.跨境电商背景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 20-21,65.

[3]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EB/OL].(1998-04-10)[2020-02-2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199804/t19980410_162625.html.

[4]周记顺,郭昕宇.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9(07):25-28.

[5]汤晓军.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7(20):32-35,45.

收稿日期:2020-03-2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重大教改项目(2018jyxm1391)。

作者简介:居永梅(1972-),女,安徽蚌埠人,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境电商。

猜你喜欢

安徽商务英语跨境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水乡安徽
你会选择学习商务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