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0-07-06刘宝顺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糖尿病影响

刘宝顺

【摘要】

目的:研究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1月至2019年0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行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照组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NO、NO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O、NOS活性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球囊扩张次数、支架个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活性影响较低,治疗效果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长球囊血管成形术;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58-01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为糖尿病群体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对患者肢体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临床传统采用的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肢体血管重建等,但对于早期患者或轻度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依旧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治疗[1]。长球囊血管成形术为临床常用血管重建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但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1月至2019年0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3.12±8.41)岁;病变长度(84.36±6.12)mm。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4.75±7.26)岁;病变长度(86.51±5.77)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长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所选长球囊及长支架均由意大利英泰克公司提供。选择患者同侧或对策股动脉入路穿刺,成功后将F7-8鞘管置入,并将5000U肝素钠静脉注入。置入引导管,将0.035cm导丝引入,直至病变血管远端,将小于病变远端正常动脉直径2mm的长球囊放入,对病变部位予以精确定位。增压球囊,扩张时间≥3min,扩张压力为8atm[2]。扩张后,缓慢减压并置入120mm长支架。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统计患者手术时间,记录球囊扩张次数及支架个数。

1.3.2 血管内皮功能 与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3mL患肢股静脉血,于4℃环境中保存2h,2500r/min离心20min,取血清后,于-70℃保存。经化学分析法测定NOS活性,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按(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球囊扩张次数、支架个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NO、NOS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O、NOS活性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其中以肢体动脉闭塞症最为常见,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长球囊血管成形术经济费用较低,患者痛苦較少,且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治疗效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球囊扩张次数以及支架个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NO及NOS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降低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负面影响,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NO及NOS为血管内皮功能常见指标,当糖尿病患者肢体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其出现再狭窄的机率明显提高。通过应用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且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小,患者NO及NOS活性改变程度较低。这是因为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可减少球囊扩张次数以及支架应用数,能够避免普通球囊反复扩张,而引起的血管壁损伤,且长球囊成形术操作时间短,可一次成形,对血管内皮正常扩张、分泌功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降低,且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重构等情况也有所减少,避免了血管内膜大范围撕脱,治疗效果更加优异[4]。

综上所述,长球囊血管成形术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应用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金森,卢林琪,姚颖.经皮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血透通路狭窄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9,34(11):1004-1009.

[2] 周阳,林少芒,萧剑彬,等.标准剂量与低剂量紫杉醇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股腘动脉闭塞症的Meta分析[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1(03):183-191.

[3] 鹿凯,刘巍立.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股腘动脉狭窄闭塞疾病斑块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04):291-294.

[4] 王宾,肖恩华,尚全良,等.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6(02):137-141.

猜你喜欢

血管内皮功能糖尿病影响
跟踪导练(一)(5)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