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探索

2020-07-06王晨亚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积分帮扶中职数学

王晨亚

【摘要】当前国家的教育改革以不断深化义务教育,持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为目标,在此背景下,中职教育的处境变得举步维艰,根本原因就是普通高中教育不断挤压,蚕食中职教育的生源,致使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认为老师迫切需要在原来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变和创新。从而能让中职学生发现自己的数学潜力和兴趣,提高成绩。

【關键词】中职数学  易点  难点  帮扶  积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137-01

引言

本文主要是想另辟蹊径,在生源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开发中职学生的数学潜力和兴趣。课堂知识的传输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中职数学教学课堂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摸清当前教学工作的脉络,找出顽疾,然后对症下药,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做出升级和改变。

一、讲重点,弃偏点、重易点,舍难点

当前中职数学老师教学方式主要就是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把书本知识一股脑的全部抛给学生,也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这样的教授方式是无效的。老师应该从应试的角度还有中职学生能力水平的角度出发,专挑考试必考、偏基础、容易的知识点讲,那些又难又偏的知识点要果断放弃。

比如,集合的基本概念,符号意义、向量的运算规则、概率的运算法则,统计题目的样本和总量对象是谁,这类偏基础,很容易得分的知识点,教师必须要讲透,讲精,确保学生真正的学会;函数的复杂运算、数列裂项相消法则,错位相减法则、立体几何的切割,面积体积运算、参数的运算这类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讲。因为这类知识点很难,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很难听懂,所以要适当舍弃。

二、讲练轮作制度

当前中职老师在教学中存在很大问题,就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不让他们消化理解,造成“左耳听,右耳冒”的悲哀局面。但是很多老师又会说,留作业学生不做,自己不主动理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速率调整授课方法。

比如,老师应该带着学生去理解,帮助其克服其惰性。第一节课讲了等差数列,那这节课就把等差数列的性质、运算、定理都讲清楚,公式都让学生背熟,并且老师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听懂了,都背熟了。然后下节课就可以不讲课,整堂课就带着学生们做等差数列的运算题,带着他们消化理解,形成“讲-练-讲-练……”的循环,虽然讲课内容变少,但是学生却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掌握住,因为减少的内容正是上两点措施舍弃的又偏又难的知识点。

三、帮扶制度

笔者在亲身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听课不认真,但是讨论问题却很积极,向学生询问不好好听课、课下问同学的原因,学生说听不懂教师的讲解,反而同学讲得通俗易懂,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顺其道而行之,充分把这种机制的优势发挥出来。

比如,上几何课时,老师就可以建立一些帮扶小组,由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一点的同学,让同学a给同学b先讲解他所熟悉的一个几何知识点,比如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然后b同学同样再给a同学讲解一个他熟悉的知识点,比如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然后再由a同学给b同学出一道题目,反过来也让b给a出一道题目,这样每一个知识点将由一次次的互相提问、解答和讲解,一遍遍在双方记忆中加深印象,这样两个同学将这个知识点至少都能学习两到三遍。

四、狼性竞争制度

竞争产生进步,但是当前中职学生的竞争意识非常薄弱,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差,哪怕是倒数几名,学生也不在乎,所以老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在乎的东西,以此来约束学生,笔者认为可以由学生出费用设立奖金,用奖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上函数课的时候,a同学回答出指数函数的运算法则,那就加2分,b同学回答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加2分,积分累计到100分,可以得到100元奖金。与此同时,a同学和b同学是一组,a同学没有回答出二次函数的图像移动规律,那么扣a同学2分,扣b同学1分,扣满100分,罚款100元。当然这个费用最后都会返还家长,这样的话,a、b同学为了自己不扣钱,也为了不连累朋友,都会努力的去背,去学习。

五、课堂一对一

当前中职教育都是大班化,这点和普通高中一样,班容量都很大,这也就造成了对于学生的看管不能全覆盖的问题,但是老师完全可以和前面的讲练轮作制度结合起来,辅之以一对一制度。就是在练的阶段,学生们做题互相讲解,此时老师不能闲着,要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讲解。

比如,向量的知识点有同学不会,那么在练的阶段老师就只给这个同学讲,讲明白了,下个同学集合又有疑惑,那就只给下一个同学讲集合。这样每一个同学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放在练题的阶段向老师提问,并且这样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一个同学问,别的同学也想问,这是攀比心理和竞争心理,所以通过课堂一对一也能让学生们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五种方法分别从知识点的筛选、同学间的学习关系、还有授课方式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每一个阶段对症下药。讲新知识时,用奖惩和竞争制度;练习时,用帮扶和一对一制度,整体配套讲练轮作制度,全阶段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潜力,最终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玲霞.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模式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16):31.

[2]郭邦福.中职数学核心素养渗透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30-131.

[3]徐丹蕾.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8):30.

猜你喜欢

积分帮扶中职数学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微“积分”:构建活力班级的一把金钥匙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积分激励机制在生物课堂教学《青春期》中的运用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