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化分离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

2020-07-06刘红霞王敏赵旭升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刘红霞 王敏 赵旭升

【摘要】本文以现阶段高职院校生化分离技术实验教学潜在弊端为切入点,对实现教学教改方案确定、实施进行了深入阐释。

【关键词】生化分离技术  实验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41-02

作为药学课程内容的关键组成部分,生化分离技术一直被作为医学专业的重点培养课程,其具有极高的实践性、专业性特征,是链接化学、药学二者之间的强力枢纽。通常,生化分离技术的实验活动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前提下进行,这样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感悟,同时使得学生在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上也得到进一步锤炼。药学学科其本身对于学生动手实践有着高标准需求,就当今就业市场来讲,企业所需要的岗位人才也是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我国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生化分离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教学品质的增长,从而为祖国医药事业培养大批卓越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1.当前生化分离技术实践教学中的潜在弊端

1.1实验项目创新性、创造性薄弱

传统的观察性实验,大多只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缺乏设计型、创新实验。观察性实验下学生只能进行单纯化、机械性操作,而不具备实验主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滑。学生实验过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参照书本实验步骤去严格执行,不愿主动探索、创新。一旦呈现实验量级转变的情况,学生只能束手无策。传统实验的联系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作用可谓是可有可无。

1.2傳统教学模式滞后性严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一,部分学校实验实训室处于更新升级阶段,或本身实验室规模较小,导致教学场地资源紧张、匮乏,学生只能采取实验室扎堆教学,各实验小组人数较多,加之实验设备上有缺乏,现有条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逐个进行相关的一线实际操作实验,动手机会的减少,自然无法有效锤炼学生实验能力,教学品质无法得到实质性提升。

第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滞后性严重,侧重于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脱离实际,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无法与制药行业标准进行对接。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承受学生人数日益增长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被消磨殆尽,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不起来,自然也就阻碍了学生想象、动手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更不便对于学生在创新性、灵活性潜能上的开发与挖掘。

1.3考核指标单一,评价缺乏合理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多由平时、实验、期末考试三个模块的综合成绩共同构成,而现阶段的考核指标仅针对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储备量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检验,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不具客观性、合理性,与实际不符。

2.实验教改的主要内容的确定与实践

2.1确定实验教学目标

严格参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科学化设定。课程目标的本质是围绕具象化的职业能力培养而进行的,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干什么,可以胜任什么任务。

2.2确定教学内容与实验讲义

在确定教学内容、实验讲义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制定,秉承“学以致用”的基本准则,节删部分与教学目标关联性较弱的内容,反之则与此继续保留采纳,对于部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空缺内容及时填补,同时对于重点内容要进行明确标注,也要对仅供查阅的内容进行清晰化说明。

2.3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

教学过程中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双方互动学习,将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过渡为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化思考、探索,坚决的杜绝“填鸭式”教学的重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挖掘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学习方式。而教师则需要适时地划定任务,为学生传授课程知识重点,并对学生实验活动进行监督、指导,最后进行相应的成果评价。

2.4改进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适当准许学生在设计性实验环节挑选不同题目,激发学生探索欲,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实验活动中。对于成绩比例的确定,教师要切实采纳学生的意见,同时赋予学生部分权利,让其参与到成绩比例分配的制定环节,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于成绩评定模式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的紧张感,敦促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实践学习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还要注重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加强培训,不但要保障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灵活运用程度,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培养与磨练,从自我发展中找到自身价值,以激励学生自我前行。

参考文献:

[1]孔庆新.高职《药物制剂技术》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9):116-117.

作者简介:

刘红霞(1984-),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天然产物化学。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