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教育管理新模式

2020-07-04周军海

教育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海洋课程活动

周军海

在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小学任职十年,我一直坚持一种学生观:教育除了要适应其本身的自然规律以外,还要合乎儿童身心发展的天性,适合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照顾儿童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追求一种公平观:学生无论基础如何、来自何地、出身贫穷或富裕,只要走进朱小校门,就一视同仁,为他们搭建适合自己的平台,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对他们进行高质量的引导。寻找一个平衡点:应试教育客观存在,素质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努力寻找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最可行平衡点。并在朱家尖小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身心健康最重要”“习惯良好行得稳”“兴趣浓厚学得快”“热爱生活走得远”等核心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

遵循教育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展教育

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教育即生长”,让学生健康生长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第一要务。健康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健康茁壮的体魄,二是与年龄相适应的正常的心理素质,三是良好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信念。为了孩子的健康,学校与社会联合开发了“海精灵阳光大课间课程”,实现了听着不同的音乐,篮球、排球、足球、跑操、跳绳、开心操同时上阵,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达成了师生一起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拥有健康,学生便少了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折磨,就多一些成长的乐趣、发展的基础和资本。

形成德育品牌创建体系。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基于“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德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安全使者我争当、健康使者我快乐、文雅使者我领先、乐学使者我做主、环保使者我低碳”的五小使者培养体系,形成了“朱小好习惯”德育品牌创建体系,通过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文明就餐习惯、文明如厕习惯、安全路队习惯、绿色生活习惯等,培养“懂安全、明健康、知文雅、勤乐学、乐环保”的现代海洋小公民。

培养学生浓厚兴趣是教育价值所在。易中天说:“不需要名牌大学,社会已经多元化了,快乐学习最重要。”孩子们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就能给他们带来快乐,那是人生最难得的幸福。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既是学校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价值之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朱家尖小学开发了能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水下机器人、灯光沙画、海味烹饪等30门精品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

构建生活化的课程体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爱生活,才能爱学习。如果我们的教育激不起学生对生活的爱,如果我们的教育远离生活世界,那我们永远培养不出能成就事业的学生。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知识离开儿童经验,学生怎么会喜欢学习?只有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构建一个生活化的课程体系,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创造来自生活,智慧来自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把课本知识生活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好一道加减题。学生不喜欢的做减法。从考试多、作业多、讲授多着手,每学期就一次期末考试。学生可以免做、选做作业。限定课堂讲授时间。引领学生从讨厌、害怕学习转到喜欢、主动学习上来。学生喜欢的做加法。孩子要创造,就开设项目式学习;孩子要动手,就开放拓展课程教室,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展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

以生为本,把“权利”还给学生

把健康快乐权还给学生。十年前我刚来朱家尖小学,发现学生运动时间与场地不足,晒太阳时间不足。升旗仪式上总有学生晕倒,体育活动课上,总有学生骨折脱臼的现象。学生近视率高,“小眼镜”“小胖墩”多。健康快乐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要把这一权利还给学生。于是学校开辟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阳光体育实施途径。学校所有可用的体育资源,全部向学生开放,并组织教师、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管理。组织师生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健美操、开心操等。在社区的支持下,各社区在寒暑假都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组织一次学生体育运动会,并由社区记录学生活动出勤情况,评价学生活动表现,评选出寒暑假社区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由学校和社区联合进行表彰。

学校实施“三课三操三活动”,即每周保证三节体育课,一次广播操、两次眼保健操、一次開心操,晨间跑操活动、午间棋类活动、晚间球类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提出了“舟山人,会游泳”的口号,要求朱小学生人人会游泳。现在全校四至六年级学生达到小学生游泳测试标准。学校还要求学生到操场去,到大自然中去,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实施“三减三免五控制”的高效轻负战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给学生以更多、更大的个性发展时间与空间,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

减少必修课课时,增加选修课课时。开发学生感兴趣、乡土气息浓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36门精品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学习生活,增添了学习乐趣。开设现代海洋教育课程,让学生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自己寻找与学科相关的最新信息。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自主选择时间。把原先每课40分钟改为35分钟,每天挤出一节课时间专门用于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STEM等拓展课程进行实践。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反思消化时间。学校规定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剩下时间让学生自主交流、反思巩固、自主作业。

“三免”就是允许三至六年级10%优秀学生免修、免做、免考:免于相应学科的课堂学习,增加自选科目的学习;免于做相应学科的作业,增加自选作业;免去相应课程的考试,增加学生自选科目的评价。开发每学期两周的免考生课程,参与暑期全省各联谊学校的免考生交换活动。

“四控制”就是控制作业量和考试次数。统一布置的作业要年级段行政负责网上审批。菜单式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规定教师布置多少批改多少,借此控制每日作业量。控制教辅资料,严控教师滥印复习资料。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增加学生休息和自由支配时间。控制教师集体上课时间,规定阅读课、作业整理课早上和中午教师不得集体上课,不得拖堂。

把生活实践权还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此,我们把海洋科学项目式学习和假日小队活动作为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项目式性学习中认识海洋,认识舟山,增强“开发海洋,振兴舟山”意识,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个层面,让学生获得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自然与应用、海洋经济与社会、海洋历史与文化、海洋军事与国防等领域的相关海洋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海洋对人的影响和人对海洋的影响,发展人与海洋的关系,提高海洋素养;逐步建构起学生由课内、课程为主向以应用为导向、以实践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现代海洋小公民。

学校成立海洋科学项目性学习课程的领导班子。项目式学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的开设计划、过程操作与调控、组织评估、专家聘请、教师的宣传发动,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服务等。学校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基地。教师层面要求人人参与,从课堂教学改革着手,切实变自己为参与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并加强学科的综合与渗透。学生层面,开设项目式课程,每学年四周,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展开活动。

开辟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体验的三条途径。学校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科学探究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学科教学中适当布置一些小课题性质的长作业,依托假日小队活动开展研究。项目式学习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家庭生活既是学生生活体验的好地方,也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有许多学生小课题研究就是从家庭生活开始,家长还可以帮助督促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

建立五位一体的课程运行机制。实现课内与课外、教师指导帮助与学生主动参与、个性特长与团队合作、生活体验与科学研究、点与面的五个结合。

猜你喜欢

海洋课程活动
“活动随手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自行车的发明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