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中职学校德育新模式

2020-07-04谢胜利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学校德育

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且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对于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校德育低效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生源特点、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网络时代的出现与现行的学校德育模式之间形成的三对矛盾造成的。

(一)生源特點与现行德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模式主要是显性教育,所谓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受到教育,其主要形式是每周两节的德育课堂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期终进行书面考试。而中职生主要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而对于理论学习不太擅长,对上德育课难免有厌倦情绪。

(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现行德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现行德育实践趋同于知识教育,普遍表现为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知识教育,片面重视面对面的课堂讲授、理论灌输等显性教育。这种知识化的教育,在促进人们掌握有关的思想、政治、道德知识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知善并不一定行善。人在社会生活的行为不完全是由明确的知性观念、意识支配的,还受无意识与潜意识的引导,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全面的社会生活中涵养锻炼而成的。

(三)网络时代的出现与现行的学校德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手机的普及,现有的德育模式受到挑战:一方面,由于可以自己通过网络来查询相关知识信息,学生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德育模式出现抵制和排斥。另一方面,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但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特别是一些虚假或者有害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校德育的影响力。

二、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及其优缺点

为了解决中职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矛盾,有必要认真审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德育模式及其特点。

(一)显性德育及其特点

显性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规律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德育的方法。

德育课堂教学是其主要方式,这种德育方式的优点:一是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作用。在复杂的社会中,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意识观念。二是对完成德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有保障。

其缺点主要有:一是教育过程缺乏愉悦性。显性德育重灌输,重直接说教,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二是教育效果不理想。由于中职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正面灌输普遍反感,没有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更谈不上外化于行。随着考试的结束,所学知识也就淡忘了。三是教育时间的局限性。德育课堂教学主要是每周两节课,而课外时间,特别是学生热衷的网络就成了德育的盲区。

(二)隐性德育及其特点

隐性德育是指教育者把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融入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让学生受到教育。

隐性德育的缺点:一是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施教,不能完成大纲规定的德育内容。二是必须处理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还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否则难以保证效果。

其优点主要有:一是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隐性教育是把教育信息融涵在学生日常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让学生自发地捕捉相关信息,自动地受其感染、影响和教化,这样就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二是受教效用的可持久性。在隐性教育中,学生一般是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教育氛围的熏陶,并且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接受教育,不仅不易忘记,而且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实践。三是受教时间多。无论是德育课还是非德育课,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是教室内还是教室外,线上还是线下,几乎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隐性德育。

三、探索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德育模式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德育方法,它们各有优点和不足。为了提高德育实效,我们要整合显性和隐性德育资源,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中职德育新模式。

(一)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强化显性教育中的隐性德育

渗透教育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或者氛围为载体开展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润物无声”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显性教育中,要强化隐性德育。

第一,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尽量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第二,在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中强化德育渗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人文学科教学中,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吸收其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道德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技能课中引导学生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创设和利用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使学生耳濡目染,进而自主地受到教育。构建陶冶式教育,就是要在校园营造有利于学生修德立身的良好氛围。

第一,打造审美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学校要根据校园空间资源,凸显职校性质,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协调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相辅相成,把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使校园既有庄重严肃的气氛,又能表现出青春活力,既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又是紧张工作之后的休息之处,進而陶冶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智慧。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新颖、吸引力强的课外活动。例如:参加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事迹报告等思想性强的活动;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朗诵唐诗宋词的知识性活动;举办文娱晚会、各种球类竞赛等娱乐性活动;举行“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我们的节日”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第三,建设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应做、能做和禁止做的事情,使它对师生起到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让学生按照制度要求自己、规范行为,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教职工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自觉做学生为学和为人的表率,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构建网络教育模式,创建学生德育新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针对网络带来的影响,学校要利用学校官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和微信群、电子阅览室、电子公告板(BBS)、德育博客等虚拟环境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品德教育,将各种文明、健康的信息汇入网络,使网络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同时学校实施“绿网工程”,建立网络管理机制,过滤不良信息,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四)构建开放型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校内外道德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是去企业实习,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以及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等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成就展等。学校要通过实习,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体验纪律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磨练意志、培养规则意识的效果。在组织学生参观和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对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载体等进行精心安排、细心组织,有意识地增加社会实践的教育性、思想性,利用其渗透性、隐含性的特点,达到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化、政治情感的陶冶、道德信念的确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学校德育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