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姑妈和大表姐

2020-07-04包立民

翠苑 2020年3期
关键词:旗袍表姐

我是常州人,出生在上海。所以讲话的口音中,自然而然带上海腔的常州口音。这种口音从上海带到北京,生儿育女有了第三代,可是依然乡音难改。由于根在常州,所以少年时代,每逢清明、冬至,常随父亲到武进横山桥包家祠堂祭祖,顺道探望两位姑妈。二姑妈家住横山桥西街头,小姑妈则住戚墅堰东街头。据说还有一位大姑妈,嫁到无锡,但我从未见过面。二姑妈有儿无女,小姑妈无子有女两千金,长女叫梅度(学名碧华)、次女叫梅二(音尼,学名雪华)。

俗话说,姑表亲,表千里。对我来说,小姑妈和大表姐,却像家中的至亲,尽管远在1000公里之外,怎么也难以忘怀。

老亲娘马孺人

小姑妈比我父亲小三四岁,出生在20世纪之初。倘若健在的话,已过百龄了。如要排行,父亲行四,小姑妈行五。据《毗陵横山包氏族谱·族叔母马孺人序》记载,我的祖辈在族中属西四房,祖父包廷伸公,祖母(常州人称老亲娘)姓马,无名。历来谱传中常将无名女子统称孺人。奇怪的是,包氏族谱未为我的祖父立传,却为老亲娘马孺人写了序。这是为什么?

先节录一段横山包氏族谱序中的引言;“民国丁卯(1927年)秋续纂谱牒,余任校雠,有族弟云洲君(云洲,是我伯父的学名)来局,述其母望七之年,毕生劬劳,苦况有不忍言者,乞为序。余维人子之忘其亲者多矣,云洲独能以父母鞠育顾复之深恩,记存于胸臆,时思所以欲报,其贤孝之一流哉”!作序者(献栋,按辈分我也当称伯父)这段开场白,写出了他所以要为我祖母马孺人作序的原委。下面再看序中记述;“孺人马氏,靖江西门外素宝公女,室于武进横山镇包廷伸公。家屡空贷,子母设一药肆。性朴诚,所觅蝇头微利,仅供饘粥。经营毕世,惟为妻息谋衣食迄没,而家无隔宿之粮。孺人性本俭勤,以女红佐夫治生者。夫没时,长子十一龄,次才七龄耳,并女兄弟二三人,所遗惟寡嫠弱息五六人,余无长物。药肆经理乏人,随亦收歇。由是益无依倚,惟恃十指以外,门户内抚诸孤,虽严寒手足皲瘃,酷暑蚊虫嗜肤,犹事洴澼纩,不少休殆。谋一日之积,易一日之粮,果一日之腹。劳瘁操作倍他人,日用饮食远不如他人。此中集蓼茹荼之苦况,惟局中人自尝之,而自喻之耳”。(毗陵横山包氏族谱十二卷)。

这篇马孺人序,写于民国丁卯(1927年),当年她已近七旬。记得孩提时代,我曾见过这位祖母(俗称老亲娘),是一位小脚、瘪嘴、干瘦的老太太,满脸皱纹,说话嗓门倒很大。印象中,她常坐在里屋,嘴里长呼短叫,骂声不断。原来她膝盖上长了一个毒疮,红肿溃烂,因为痛,而长呼短叫,因为痛,才骂声不断。挨骂的,首当其冲的是我的父亲,还有上门探视的大伯父和小姑妈。当时的我,实在不能理解,老亲娘为什么这么凶,像凶神恶煞似的,见谁骂谁。骂得这么狠,这么难听。当然更不能理解,母子或母女相见,为什么没有听到细声细语,欢声笑语,却总是恶声恶气,视同仇敌?印象中,老亲娘是20世纪40年代,在痛苦的呻吟声中去世的,卒年九十。

新世纪初,我应邀参与续编横山包氏族谱,才读到了这篇序,从序中我才得知,祖母是从靖江嫁到横山桥的,祖父开过一爿药铺,生意清淡,家屡空贷。所觅蝇头微利,仅供口腹之食,而无隔宿之粮。更为不幸的是,祖父中年病故,留下了5个子女,长子11岁,次子7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其中,11岁的长子,就是请献栋写序的云洲君包甫度;而7岁的次子,就是我的父亲包宜度。小姑妈包贞保,年龄就更小了,只有三四岁。可以设想,这副生活的担子是多么沉重,而挑担子的,没有别人,只有祖母一人。她硬是靠着一双手,10个手指,冒严寒,顶酷暑,在水中漂洗棉衣被絮及刺绣缝补,谋一日之积,易一日之粮,果一日之腹,将5个子女,抚养成人,真不知她是如何忍受着偌大的生活压力,硬着头皮撑过来的?子女成人后,家境均不富裕。又赶上兵荒马乱,世道维艰,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得了恶病。可以说她的前半生是生于忧患,后半生又溺于病痛。由此看来,当年我看到的老亲娘,在病痛中的骂詈声,当是一种宣泄,对坎坷人生的诅咒和宣泄。

小姑妈为父亲提亲

为了减轻家累,父亲9岁就被送到一家裁缝店里当学徒,他长得矮小,身体瘦弱,只能在师傅家里干杂话。一般学徒3年满师,他却干了6年。小姑妈也是自小离家进厂当童工,兄妹两人相依相助,先后到上海打工谋生。小姑妈在纱厂当纺织女工,不久成了家,姑夫姓蒋,名锦昶,粗通文墨,是一位跑街先生,用今天的话说,是位市场经纪人。父亲则摆地摊,肩挑手提,买卖日用杂品度日。他早已过了结婚的年龄,却终是找不到对象,这可难住了小姑妈。一次小姑媽无意中与纱厂的小姐妹聊天,听到厂里有位大龄女工尚未婚嫁,长得人高马大,大手大脚,据说父母离异,借居在亲戚家。可是再一打听,这位大龄姑娘却是一位有富家背景的小姐。她的父亲是常州城里开饭馆的老板,因嗜赌败家,母亲才带了她投奔上海的舅婆(外祖母)家,也可以说,她是由舅婆带养长大的。舅婆家在青岛路,由舅舅奉养。舅舅江茂远是上海知名的伤科医生,家业富裕,独居一幢三层楼的洋房,母亲就借居在舅婆那里。小姑妈听罢,煞是一惊,门不对,户不当,相差太大。可是再细细一想,尽管是大户人家,但大龄姑娘却是借居者,女大当嫁,当嫁未嫁,时间长了,未必受人欢迎。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斗胆亲自登门为哥哥提亲说媒。小姑妈是个聪明人,利牙伶齿,善于察言观色,在舅婆面前将哥哥夸成了一朵花,还编造了哥哥是开百货店的业主。硬是凭了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舅婆,舅婆提出要约一个日子,上门去看看“小倌人”。小姑妈听说舅婆要亲自登门验明正身,有些慌神,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遂又硬着头皮,与舅婆订了相亲的日子。

回到家里,小姑妈把提亲的事向哥哥一说,吓得哥哥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连说不行,并责怪妹子这件事做得太冒失。别的还好说,一爿百货店,是实实在在骗不了人的,不是说变就变,能变得出来的,他央求妹子去退了这门亲事。小姑妈虽是个女流之辈,办起事来却十分有主见、干脆利索,胜过男子汉。她劝哥哥不要担心,店面之事,由她设法解决。怎么解决呢?先要租房,然后装修门面,最后进货。租房、装修、进货,三件事,件件离不开钱。父亲小本经营,资金积蓄不多,小姑妈家里也不富裕,一时拿不出这笔钱来。怎么办?她就找了几个小姐妹,做了一个会,每人出若干钱,轮流做庄。相当于今天的老鼠会不加利息,纯属互助。资金解决了,她又亲自参与租房、装修,父亲负责进货。一个月后,曹家渡街面上,一家勤益百货商店,在鞭炮声中像模像样开张了。曹家渡在城西北,青岛路在城东南,相距10来里路。远在10里外的舅婆,当然不会知道月内曹家渡发生的变化。小姑妈选了个吉日,租了辆出租车,亲自上门把舅婆和小姐接到曹家渡,接到勤益百货店内,舅婆看着站在面前的小倌人,尽管身材不高,但清秀纯朴,言语也不多,一看就知是个老实可靠之人,于是问小倌人多大年纪,父亲按小姑妈的嘱咐,自报30岁(实际上将近40,瞒了10岁),舅婆听了点点头说,小姐20出头,年纪倒还相配。又低声征求小姐的意见,小姐见外婆点了头,自然表示同意。小姑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笑眯眯地问道;“舅婆,伲(常州话你)看我的哥哥如何?”舅婆笑道;“伲为哥哥做媒人,做得蛮好嘛,我看就定个成亲的日子吧。”就这样,这位小姐披红戴花,吹吹打打,与大她17岁的新郎结了婚。这位小姐,就是我的母亲李祥秀。值得一提的是,舅婆为外孙女办亲事,出手十分宽绰,金银细软、木器家具,陪嫁十分风光。结果小姑妈操办的这门亲事,非但没有花多少酒水钱,反而赚了嫁妆钱(连做会的会费也赚了出来)真所谓“娶了媳妇赚了钱”。从此以后,小姑妈成了我家的大功臣。也可以说,没有小姑妈,就没有我们的家。

小姑妈的家事

母亲的舅婆,我称她为太舅婆,小时候也见过,是个慈眉善目、口里念佛不断的老太婆。每逢过节,母亲总要带我到青岛路去探视她老人家,同时看望楼下诊所当伤科医生的舅公,一位矮墩墩、胖乎乎,脸带笑容,抽雪茄的小老头。据母亲说,我出生时,得了急惊风,产婆慌了手脚,不知所措,父亲也急得闭团转,这是父母的头胎儿呵。幸亏小姑妈在场,她当机立断,租了一辆小汽车,直奔青岛路,把舅公接回家,妙手回春,将我救活。舅公是我的救命恩人,而父亲则对小姑妈更是言听计从,兄妹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不久,小姑妈回常州戚墅堰开了爿小百货铺,每次来上海批发进货,不由分说,父亲总是百般帮忙。我还清楚记得,每当小姑妈来,我总是跟前跟后,围着她转,央求她说故事,她就说些乡下的稀奇古怪之事,有时还说鬼故事,说得我既想听又怕听。小姑妈在上海进书场听过苏州评弹,也爱看乡下的锡剧,有演艺人的天赋,记性好,又会说,说故事有血有肉、有情有节、扣人心弦、动人心魄。我的文学细胞,也许就是从听她说故事中熏陶出来的。

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大表姐碧华年长我11岁,身材窈窕,瓜子脸,双眼皮,两只明亮的眼睛,逢人先带三分笑。与小姑妈一样,有一对察言观色的眼睛,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利嘴,更有一双剪裁绣补的巧手。小表姐雪华比我大4岁,圆脸大眼,不善言谈,长得像小姑妈。不知为什么,小姑妈对待两个女儿却有轻有重偏心眼,也许是碧华姐太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处事有方、能力强,可以让她早日减轻负担,于是不等大表姐小学毕业,就让她休学,在小铺中剪花样、做生意,而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小表姐,一直供她上完中等技术学校。在这个问题上,小姑妈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碧华姐有艺术细胞,是可造之才。如果让她多读几年书、多喝点墨水、多增加点文化修养,肯定更有出息。由此母女俩心里结下了芥蒂。

记得大表姐碧华结婚前,曾随小姑妈多次到上海进货,她长得灵巧可爱,父亲对她更是怜爱备至。不知她从哪里学到了一手剪纸手艺,鞋样、枕样、床沿样,各种花样到了她手里,像变戏法似的都能剪出来。她是不是花样的原创者?后来我曾问过她,她笑着告诉我,她只是剪花样,花样有拓本,拓本的作者是谁?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据说她是随我父亲去八仙桥一家花样店里批发花样时,见过一位剪纸艺人。碧华姐还告诉我说,当时她剪花样仅是为小姑妈谋利,根本没有想到剪纸是一门艺术。如果当年她认识到了这一点,可能会投师学艺,走上剪纸创作的道路了。不过这也是空想,小姑妈是决不会答应的。不客气地说,出嫁前的碧华姐已成了小姑妈的摇钱树了,剪纸本微利大,她一剪子下去,能剪出十几张花样来,聚沙成塔,为小姑妈创造了不少财富。过了几年,小姑妈看中了街上的一位小职员,家业殷实,由她做主,把碧华姐许给了这位小职员,他就是我的表姐夫刘和泽。

藏在常州人不识

人生的道路上有不少机遇,而对碧华姐的前半生来说,似乎总是擦肩而过,她藏在常州人不识。与众多家庭妇女一样,碧华姐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还要打工。她当过无线电装修工、当过会计,假日期间为亲友裁剪服装,当然是不收钱的。她只是把裁剪服装当作业余爱好,制作旗袍更是如此,不少旗袍已经被当作了收藏品。藏之衣柜,绝少示人。谈起收藏,据我所知碧华姐还喜欢收藏各色花布和面料、粗细毛线,令人费解的是,她收藏这么多衣料,面料、毛线干什么?直到近几年,我才看到了她长年保存的藏品,这个谜底才得以揭晓。

与众不同的是,文化程度并不高,又很少有时间顾及教育子女的碧华姐和姐夫,却培育了两个有特异才能的儿子。长子刘持平,曾是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全国公安系统指纹专家、国际刑警队员;次子刘小青则是江苏银行系统电脑理财模范。再说碧华姐,藏在城里人不识,直到年近八旬,才像出土文物似的,被街道居民发掘了出来。先是参加老年文娱活动,她能歌善舞,又有一定的组积活动能力,大家也乐于听从她的指挥,从而使街道老年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一位年近八旬的银发老太,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魅力来自她有不服老的年轻人的心态。她穿着时髦,色彩艳丽,而这些时髦、艳丽的服装,都出于她的一双巧手。头上戴的新颖别致的毛线帽,身上穿的花色繁多的毛线衣,都是她一针一针织成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穿着的各色旗袍,你也许想象不到,众多式样的旗袍设计者竟是她一个人。她亲口告诉我说,她藏有设计制作的旗袍达七八十件之多,还从衣柜里一件一件拿给我看。这些旗袍不仅在街道里大放异彩,也在江苏省、市电视台新闻频道中频频出镜。她的女儿刘琦平,赴美进修时,还穿着她亲手量体裁制的旗袍,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受到了众多洋人的一致赞美。由此在常州城内,出了一位众所周知的“旗袍奶奶”。这位旗袍奶奶,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大表姐蒋碧华。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也许大表姐也没有想到,年过八十,她居然当上了旗袍设计的老明星。慕名者、求教者、求衣者,还有媒体记者蜂拥而至,一时间,电话铃声、门铃声,声声催人,催得老太太手忙脚乱、终无宁日。她不但要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还要应对慕名粉丝的各种问题,更要接待、应付各种关系的亲友求托制作旗袍者。可以设身处地地试想一下,如果是你,遇到了此情此景,又当如何处理?她先后兩次打电话向我求助,我只能以职业的经验告诉她,见好就收,先谢绝媒体的宣传,宣传要降温;再敬告慕名求教、求助者,自己只是业余爱好者,喜好剪裁而已,不是专业服装设计者;三是实话相告友好邻舍,自己年岁已大,精力不行了,力不从心,做不动了,爱莫能助。我没有当过明星,自然没有当明星的经验。只是作为一个采访过众多艺术名家的职业作家,把众多成名成家的艺术家的幸与不幸的经历,简略转告给大表姐而已。更何况大表姐还仅是个业余明星,玩票而已。不知这些话,能否帮助她解脱困境?又不知带有浇冷水的话,正在兴头上的大表姐听了,是否会扫兴、不高兴?

附记:这篇文稿写于10年前。近几年,她已搬进常州金东方养老院,外甥女时有微信报知近况。得知碧华姐越老越精神,健步、健食、健工,尚能缝制旗袍,今已虚龄90大寿。大表姐生逢盛世,孰知老了,却老来享名,老来交运,老来得福。人生如此,尚欲何求?

作者简历:

包立民,笔名云海,1941生,江苏武进人。中国作协会员,历任北京电视台文化生活组编辑,《文艺报》编辑、编审、副主任。著有《张大千艺术圈》《云海楼随笔》;编著《百美图》《张大千的艺术》《张大千诗文集编年》《张大千的艺术道路》等。发表书画评论、书画家传记一百余万字。杂文《闲话唐玄宗》等。

猜你喜欢

旗袍表姐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跟表姐学剪纸
表姐来了
椭圆表姐的来信
与众不同的表姐
《花样年华》里23套旗袍没有夸张,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样
我来说说旗袍美
表姐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