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新农合制度 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2020-07-04钱海波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7期
关键词:保障制度

钱海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已经提上日程。2002年,中央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己经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切入点。面对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新农合的医疗保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病有所医是从古而今人们一直的梦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让中国最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梦想逐步实现,目前来看,我国的新农合制度通过十几年的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新农合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芜湖市无为县为例,分析新农合医疗在改革和创新中就如何提高与完善新农合的医疗保障水平,为我国的新农合医疗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医疗水平;保障制度

无为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隶属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南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棉花、油料、水产品总量跻身全国百强。现辖20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总人口121.4万人。2018年,无为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3.32亿元,同比增长12.32%,比全县GDP增速快3.62个百分点,占全县GDP的比重为73.79%,无为县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全县吸收外来人口和就业稳定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无为县经济发展迅速和良好,是安徽省排名第四的强县,其GDP高达417亿元,为新农合医疗发展提供很好的经济基础。

一、无为县新农合医疗发展与成效

在经历40余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力和财力有了很大提高,让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医疗待遇,得到公平的医疗保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余少祥认为,将新农合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是大势所趋,其最根本措施是走政府强制的道路。无为县是安徽省农村医疗较早试点的主要地区之一,自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至今,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并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较好的建立了全县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为安徽省的新型基本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树立标杆和典范。

2007年,无为县成立新农合中心,主要负责全县新农合医疗政策、制度、监督等工作,全力保障新农合医疗的顺利发展。经过十几年的耕耘与发展,无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和显著成效。截止2018年底,共有1020018位患者获得补偿,共发生医药费用110399.84万元,实际补偿金额为66277.04(含大病保险)万元(其中:新农合基金对贫困人口补偿支出13001.21万元),占当年统筹资金的98.02%,以及普通住院平均实际补偿比例为65.3%,此外,全县共有9992人次参合农民享受到新农合大病保险,获得补偿金4242.72万元,其中:贫困人口享受人次为4203人次,获得补偿1120.09万元。2019年参合人口为987642人,各级财政补助520元/人,农民个人筹集220元/人,当年筹资总额为73085.51万元。

二、主要特点和做法

在新农合医疗发展过程中,无为县取得了一些成效,这离不开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和形势对新农合医疗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完善,主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改革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新农合医疗水平。

(一)内部做法

1. 根据新农合实际情况和内部需要,规范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一方面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对于单位领导人,规范其岗位职责,负责对各项内部会计制度进行监督、实施、落实;对于会计主管岗位职责,根据会计法规和制度,履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职能,全年掌握财务信息状况,做好与银行、财政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以及提升本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一方面落实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主要制定了会计主管的岗位责任制、记账会计的岗位责任制、统计岗位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报账员的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来全面落实工作和任务到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和制定会计稽核制度,以及财产清查制度,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无为县新农合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2. 加强和落实新农合中心的党建工作

2018年通过了市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验收工作,通过了县直机关工作红旗党支部以及党员示范岗复核验收,并作为全市“爱党建平台”工作先进单位应邀参加全市爱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县仅两个支部参加)。无为县主要开展并落实以下几项考核任务。第一民生工程考核,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健康扶贫“180”补充医保考核,并协助民政部门“351”政府兜底考核;第二縣域医共体考核。主要负责协助县卫计委提供医共体牵头单位、成员单位的医共体考核中新农合指标项目数据;第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考核。协助提供有关新农合业务的数据指标,如县域内就诊率、支付方式改革情况等;第四县政府目标任务考核。包括参合率、政策范围内实际补偿比等指标;以及国家、省、市级扶贫工作以及健康扶贫专项考核。负责协助县卫计委迎接有关扶贫工作的各项考核。通过以上几项考核任务,无为县在新农合医疗工作中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为新农合医疗水平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3. 制定新农合权利运行监督制度

通过制定新农合权利运行监督制度,来规范和监督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利,防止渎职、腐败的发生。一是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党政正职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负责的权力制衡机制,把各级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列入年度综合考评,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法律和行政监督。一方面加强县人大依法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和县人大对财政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另一方面准确把握行政监察的职能定位,加大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力度,善于运用监察建议等法定手段,严格行政问责和强化对领导干部任中、离任审计监督以及建立审计结果公开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以及公开其他重大制度。此外不断落实民主和舆论监督,听取广大民众的呼声和诉求,以及新闻媒体舆论声音,不断改革与完善监督制度。

(二)外部做法

1. 全力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医疗制度的法律法规,安排专门人员主要采取“四不两直”和现场查看在院病人、电话回访、抽查病历等方式进行(覆盖医疗机构诊疗全过程),相关部门全力打击在新农合中存在的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截至10月23日,随机抽查10家医疗机构,抽查病历100余份,复核参合患者大额医药费100余人次,核查医疗费用逾1000万元,未发现医疗机构和参合患者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反馈给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并下达书面整改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切实整改落实到位。

2. 监管并举,构建新农合医疗“监管防护网”。

采取日常费用审核与不定期巡查、网络监控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高效、高压、高频的全方位,细致入微的监管举措对医疗机构收治行为实施监管,规范资金支出,筑牢基金“防护网”。通过对新农合医疗流程中的日常审核、网络系统监督、不定期抽查巡查、集中会审、转账支付等方式和渠道重点关注和监管,构建新农合医疗“监管防护网”。在2018年,新农合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累计达216.43万元,共回访群众2850人次,累计督查医疗机构140多家次、村卫生室126家,分析比对数据113782条,上门核实群众1232户。

3. 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支付方式多样化

积极配合县卫计委对县级医共体牵头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对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监测数据进行核对和分析,协作县卫计委开展了按人头付费(对医共体牵头医院)、按病种付费(县级医院)、同病同价付费(其中省外医院48组疾病、县外省内医院70组疾病、县与镇医院之间15组疾病)、按床日付费(芜湖市四院)等新农合混合支付方式改革,同时信息系统改造同步完成,特别是县级医院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完成了省卫计委和省农合办下达的指标任务。

通过医共体监测数据显示,无为县县域医共体工作各项运行指标平稳。具体表现在:一是县级医院住院平均实际补偿比例县医院、中医院分别维持在74.83%、74.86%,可报比维持在90.08%、92.99%,持续不降;二是县级医院住院“三费”分别较同期下降4.62%、9.14%;三是县级按病种付费执行率突破65%,其中县医院为69.41%,中医院为70.6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4.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和保障贫困人口医疗政策

无为县为确保动态调整的对象,第一时间在新农合信息系统得到确认,确保健康脱贫政策不落一人,确保国办系统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及时享受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多次与县扶贫办就数据对比进行对接,安排数人參与贫困人口数据标识工作,同时书面告知县扶贫办动态调整情况,再次进一步核实准确的贫困人口数量。截至2018年底,无为县新农合系统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1367人。

截至2018年12月底,无为县农村贫困人口享受“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补偿政策66575人次,享受政策补偿共计17113.78万元(其中:新农合基金支付13001.21万元,大病保险支付1120.09万元,民政救助补偿支付1757.92万元,财政兜底支付536.05万元,180补偿698.52万元);另外市定补偿支出666.15万元。

结语

安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内容之一。无为县虽然在新农合医疗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新增1700多种药品目录和医保基金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群众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以及人员限制等现实状况下,仍然存在医疗运行风险较高、监督难度大、基层医疗机构落后等问题。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医疗制度的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未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不断完善和提升无为县新农合医疗制度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彭艳兰.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J].文存阅刊,2018(12).

[2]代宝珍,周绿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的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J].重庆医学,2014(02).

[3]常雪,苏群,周春芳.新农合补偿方案对农村中老年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J].农村经济,2019(03).

[4]李康.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偿水平及对策研究——以淮安市G区W街道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05).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
浅谈我国法官保障制度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公信力在我国公证的保障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研究
健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
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对策探析
美国AP课程的特色、保障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