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地区近代民间长袍的裁剪工艺探析

2020-07-03

山东纺织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浆糊长袍中心线

常 卓

(河南工程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近代是中国服装史上的重要转型期,封建制度解体,等级森严的衣冠制度不复存在,当时的服装呈现出中式服装、西式服装、中西合璧式服装并存的现象[1]。此时的中国服饰经历了一个消除旧形制、孕育和产生新形制的重要时期,也是袍服发展的重要时期[2]。通过民国政府服制法令的颁布,融合了满汉民族服饰特点的袍服成为无等级之分的礼服制,顺应了时代潮流,得以延续下来,成为当时男子的主流服饰之一,袍服是一种上下相连的夹衣,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3]。近代民间袍服的外观样式为立领、大襟右衽、通袖或者接袖、衣长过膝、直腰身、直摆或圆摆、单侧衩或两侧开衩、前后片中轴线有破缝。无论是官绅还是平民,只要是稍有些“脸面”的人,袍服都是必备服饰,它既充当了礼服,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之一[4]。河南地区近代民间长袍属于民间服饰中的一种,它是我们研究河南地区的民俗民风、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据,是河南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南地区近代长袍为研究对象,复原和分析其基本形制和裁剪工艺流程。

1 河南地区近代民间长袍的制作前准备

1.1 常用工具

制作长袍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多种多样,其中有许多工具和材料因技术落后与适用面狭窄而被淘汰。一直沿用的基本都是十分实用,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良,融入近代生产生活的。制作袍服一般会用到的工具:剪刀、针线、顶针、烙铁、画粉、卷尺、直尺、锥子、镊子。

1.2 面辅材料

制作近代河南地区民间长袍的主要面辅材料包括面料、里料、衬料、填充料、浆糊、缝线等[5]。

1.2.1 面料

近代河南地区民间长袍所使用的面料主要包括丝类、麻类、棉类、混纺类。中上层阶级男性穿着的长袍较多使用丝织物,用于袍服中的丝织物主要包括绸类、锦类、绢类、缎类、绡类、纱类、葛类等等;麻类织物挺括滑爽、透气吸湿,较多用于制作春夏长袍,使用较多的麻织物包括:苎麻布、亚麻布、葛布、竹布、黄麻布、罗布麻布等;中下层阶级男性穿着的长袍较多使用棉织物,棉织物具有保暖、吸湿透气、耐磨、价廉等特点,常用传统棉织物有:蜀布、纳布、班布、芦心布等;近代还有不少混纺类织物应用于长袍,如:涤棉、棉麻、丝绵、丝毛等等。

1.2.2 里料

在长袍中使用里料不仅能增加服装的厚度、保暖性、还能提高服装的坚牢度和挺括感,凸显服装的品质。河南近代长袍常用的里料有丝类、棉类、毛皮类和仿毛类。中上阶层人士穿着的长袍较多使用丝类里料,诸如真丝缎、电力纺、绢等。中下阶层人士穿着的长袍较多选用棉类里料,更廉价和好打理。在河南地区冬季长袍中会广泛运用毛皮类里料,常用的有羊皮,驼绒等。富贵人家会用到貂皮、银鼠皮、狐皮等。近代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仿毛类里料,如腈纶仿毛里等。

1.2.3 衬料

衬料一般装在袍服的衣领、胸部、袖口、衣边等处。利用衬料来支撑造型,使长袍更挺括、饱满。制作长袍所使用的衬料主要是纱布衬中的浆纱布衬,即用浆糊把纱布与面料粘合在一起,增加面料硬挺度,使袍服具有平伏、挺括的外型,也更方便制作,且这种纱布衬耐洗涤,因而被广泛使用。

1.2.4 填充料

填充料是指填充在长袍里料的材料,一般为冬季御寒的保暖材料。秋冬长袍中常见的填充料有:绵絮、芦花、驼毛等。

1.2.5 浆糊

长袍用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矾和水。这种浆糊的耐洗涤性要比面粉做的浆糊好。用这种浆糊浆过的面料,晾干之后会变得硬挺,能够起到定型、支撑作用。

1.2.6 缝线

用于加固、缝合布料等。缝制中根据长袍面料与缝制部位不同而选用不同种类的线。常用的线有:棉线、丝线和化纤线等。

2 河南地区近代民间长袍的裁剪工艺

传统裁剪工艺分为大铰和小铰,在宽布幅面料进行裁剪,可直接剪下整个衣身,这种方法叫大铰;在窄布幅面料进行裁剪,容不下整个衣身,衣身须有拼缝,这种方法叫小铰。此时有两种方法解决拼缝问题。

第一种方法是“接袖结构”:首先,将面料沿着图 2-1 中的虚线位置对折;其次,在折好的面料上画出衣长、挂肩(袖中线)、袖缝、侧缝(近代长袍是直线)、底摆、领口;这样即可得到长袍的平面裁剪图,如图 2-1,最后按照结构线裁剪就能得到衣身的裁片。由于通袖的长度大于面料的门幅宽,所以还需单独裁剪接袖袖片。

第二种方法是“中缝结构 ”:首先,将面料平铺,将布幅的左面布边作为衣片的中心线,标出前后衣长、袖长、横开领、直开领、袖宽等;根据款式完成领围线、袖缝线、袖口线、侧缝线、底摆线。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衣身,如图 2-2,需要在中心线处将前后衣片破缝。袖子是否需要进行接袖,取决于袍服的通袖长和所用面料的幅宽。从传世实物来看,河南地区近代长袍多采用“中缝结构”。

图2 -1 接袖结构

图2 -2 中缝结构

2.1 左前片和左后片连裁

首先将面料平铺。由于近代河南地区长袍衣身前后中缝有“破缝”,所以会用面料的左面布边作为衣身中心线, 中心线距离布边 0.5-1cm 作为预留缝份。确定衣身中心线位置后,找到中心线的中点处,过中点做中心线的垂线,该垂线即袖中线。接着根据袖长、袖宽、衣长、胸围宽、底摆宽和下摆凸起的尺寸,分别在面料上做出标记,然后在前后片下摆处直接放出 4.5-5cm 的缝份,袖缝和侧缝放出 0.5-1cm 的缝份,袖口处放出 0.5cm 的缝份,最后,用直线或曲线连顺标记点,绘制出裁剪线,得出袍服的左前片和左后片裁剪图,如图 2-3。

2.2 右后片和里襟连裁

首先平铺面料。此时,右后片衣身的前后中心线在右面布边位置,预留布边 0.5-1cm 作为缝份。接着,在中心线上量取后衣片长度和里襟长度,过后衣片长与里襟长的交点作中心线的垂线,得出袖中线。然后,根据里襟的长宽、袖长、袖宽、后衣长、胸围、下摆宽度和凸量的尺寸,在面料上做出标记,之后在里襟底边处放2-5cm 缝份,右后片底摆处放 4.5-5cm 缝份,袖缝和侧缝处放0.5-1cm 缝份,袖口处放 0.5cm 缝份。最后,用直线或曲线连顺标记点,绘制出裁剪线,得出袍服的右后片和里襟裁剪图,如图 2-3。

2.3 挖领子

从中心线与袖中线的交点开始,沿着袖中线向左和向右分别量取5.5cm 至7.5cm 左右,得到横开领;从交点开始沿着中心线向下量取 8cm 至10cm 左右,得到直开领;从交点开始沿着中心线向上 1cm 左右,得到后领深,接着在这些关键点处分别预留 0.4-0.5cm 作为缝份,然后绘制领窝弧线。

2.4 裁右前片并制作开襟线形状

由于右后片与里襟连裁且前后中线有破缝,所以右前片需要单裁。以布料右布边处作为右前片的前中心线,预留0.5 至1cm 作为缝份。接着在前中线上量取右前片的长度,根据胸围、下摆宽度和下摆凸量的尺寸,在面料上做出标记,在底摆处放4.5-5cm 缝份,侧缝放 0.5-1cm 作为缝份,最后,连顺以上标记点绘制右前片下半部分裁剪图。

接下来,就是绘制开襟线的造型。河南地区近代长袍的开襟线形状分为两种:一种是先直线后下凹的曲线形,一种是先凸后凹的弧线形,如图2-3所示。最后,开襟线外预留 0.5至0.8cm缝份,完成右前片裁剪图。

图2 -3 长袍开襟形状示意图

2.5 裁领子、贴边、滚边、盘扣、口袋

裁剪这些较小部件主要是利用裁剪大身所剩下的布料。近代河南地区长袍的领子高度一般在5cm 至7cm 之间,领子缝份为 0.4-0.5cm 左右。领子面料为直丝绺,河南人称为“直料”,采用直丝绺是因为直丝不易拉长变形,而领围尺寸取决于穿着者颈部尺寸。河南地区近代长袍会在衣领、开襟、侧缝、底摆、开衩和袖口处用到贴边,起到加固和包覆毛边的作用。贴边的宽度在0.8cm至5cm 之间,贴边的缝份一般为 0.5cm 左右。长袍的扣子大多为本色布一字扣,扣子料必须沿正45°角的斜丝裁剪,也称正斜。因为面料在正斜方向的拉伸度、弯曲度最好,可以防止一字扣在穿着时出现拉扯歪扭,影响外观。河南地区近代长袍的里襟上大多会有一个贴袋。贴袋宽度一般在 13.5 至15cm 之间,长度在 14.5 至17.5cm 之间,贴袋面料也为“直料”。滚边是河南地区近代长袍常用的一种装饰工艺,多用在领子、门襟、袖口、底摆及开衩等处,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滚边布需在反面涂刮浆糊,刮浆糊时要顺着直纱方向,使浆糊充分渗入到滚边丝绺中。滚边常用面料是双丝缎,因双丝缎不易起毛,不透浆糊,成品平滑美观。裁剪滚边时需沿着 45 °正斜纱方向进行裁剪,才能保证滚边布在缝制充分适应弯曲的边缘。

3 河南地区近代民间长袍裁剪工艺特点分析

河南地区近代民间长袍属于传统的平面裁剪,服装的主要结构是直线形的,整片式的,平面型的,少曲线。这种平面裁剪强调的是二维空间效果,穿在身上平直宽松,以肩部为主要支点,与中国服装注重掩盖人体形态的着装理念不谋而合[6]。

本文研究发现河南地区近代长袍在裁剪方面十分注重“结构完整性”和“节省面料”两者的平衡关系,一方面遵循“整”的设计原则,保持长袍外部结构相对完整,结构沿袭了我国传统服饰的二维平面“十”字型结构,没有肩斜,没有腰身,亦没有前后腰长差,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省”的裁剪理念,隐蔽部位和局部的“拼接”体现了节俭的造物观念,形成了“接袖”或“中缝”结构。

4 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服饰都消失殆尽,袍服也不例外。长袍作为作为民国时期男子的代表服饰之一,是我国袍服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中国近代长袍形制较为宽大,重缝纫轻裁剪,不讲究裁剪的精确性。裁剪技术并没有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仅仅依靠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随着技艺传承人的年事已高和相继去世,长袍的制作技艺很有可能会因为后继无人而失传[7]。因此,保护和传承近代长袍的裁剪制作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本文以河南地区近代长袍为例,对其裁剪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服饰文化,也可以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参考和启迪。

猜你喜欢

浆糊长袍中心线
老友“浆糊”
立式水轮发电机组“三条线”浅析
长袍连衣裙
长袍连衣裙
长袍连衣裙
X线摄影中中心线对DR摄影质量的重要性
自制浆糊管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初学裱画之感——浆糊的制作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