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学开设书写教室的可能性分析及延伸探讨

2020-07-02张显辉

书法赏评 2020年2期
关键词:写字书写汉字

张显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已然来临。放眼当下,真的可谓“一部手机走天下”,移动支付、导航定位、信息存储、沟通交流——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同时也越来越疏于手写。书法更多时候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怡情手段,而不再是生活需要。这个时代,不会再有“代写家书”这样的职业,手写信成为一种珍藏、一种情怀。而与此同时,中学生书写面貌着实堪忧,字迹潦草者有之、错字连篇者亦有之,有时会想,如果没有考试跟着,还会有多少人能坚持写字?每每这时,笔者难免忧虑。汉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载体,书写汉字是起码的尊重与传承。而中学生,作为我们民族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对于汉字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功利地说,单纯为了应考,良好的书写面貌也是值得期待的。

刚刚提到两个词——“书法”和“书写”。显然,两者是有别的。书法是书写的艺术,要讲解笔法、纸法、墨法、章法,甚至曾经特指“毛笔书写”;而书写则是通过训练,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流畅、美观。书法体现艺术性,书写则更注重实用性。书写是低层次的要求,是要字“好看”,书法是高层次的追求,要体现艺术的审美。个人以为,书写是书法的基础和前提,书法是书写的目标和终极。

大家需要注意,在中学开设的是“书写(或者写字)教室”,而非“书法教室”。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纠正和克服学生不良的书写问题,改善学生的书写面貌。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而艺术、审美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起码不是现阶段学生的必需。也就是说,在中学开设“书写教室”更侧重于书法的实用性,而非艺术性。

试卷展

现就中学开设书写教室的问题,做如下可行性分析,及意义、方法的探讨。

首先,要有一个热爱汉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也就是老师)。他不一定非要是专业的书法工作者,也不非要有专业的书写水平,但是他一定要对汉字充满情意、甚至敬意,如此他才能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向学生传达汉字之美。他要坚持书写,热爱书写,如此,他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看到坚持的意义,领着学生在书写的路上不断前行。身教甚于言教,老师的行动对学生的影响将远远大于单纯地说教,老师的意义也不在说教,而在于激发、引领、陪伴、导向。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好的老师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以上所说的,无非是如果想在中学设立书写教室,首先要有一个老师,这样就可以将有写字愿望的学生组织起来,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其次,单位及领导的支持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写,可以居家写,可以办公室写,可以固定时间写,也可以见缝插针地写——非常自由方便,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但如果是一间书写教室,一个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写,这有很多切实的问题需要考量。在哪里写、什么时间写、哪些人参与进来写——不一而足。而任何一家中学,都是有常规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所以,一定要在所在单位获得领导的关注与支持。

书写教室有起码的硬件要求:一定要有一间空教室,黑板、桌、椅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争取到经费,配齐毛毡、笔、墨、纸、砚等基本的书写用品,就更好了。

另外中学生课程安排比较紧凑,平时能够集中在一起的机会不多。一周起码要有一到两个固定的时间段,集中书写。集中书写有利于形成比、学、赶、超的写字氛围,也利于老师对共性问题做以讲解,对有进步的学生提出鼓励和表扬。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自信心与好胜心都更容易被激活。

写字需要坚持,如果仅仅是一周一次、两次的集中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尽量要求学生每天都写,可以有时间多写几个,没时间少写几个,但是要写,并且要认真揣摩、感悟——字的结构、运笔甚至写字的感觉。不为数量多,但求质量高。老师要舍得出自己的时间,学生如遇到问题或者有意交流,随时为学生敞开大门。这样,在师生的交流中,明确学生的困惑,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书写教室

学生在写字

再次,需要家长和学生的理解和认同。中学阶段,应考是当务之急,高考是人心所向。拿出一部分时间写字,学习其他功课的时间就相对少一些。而且,书写面貌的改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那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可能会有人认为花这样的时间不值得,从提分的角度,与其这样,不如拿这时间去训练考试题目来得快。而一旦没有家长和学生的认同,老师就成了“光杆司令”,书写教室也就真的“形同虚设”。写字也好,其他课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学生都应该是教室里活动的主角。

以上三点都满足,书写教室的设立基本就可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书写活动要怎样开展?怎么做才能改变学生的书写面貌和书写状态?

首先,准确定位,是书写教室,而非书法教室。书写教室是为了写出好看、美观的字,是为了方便学生需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热爱书写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力求改善学生日常书写的状况,提升学生的书法审美素养,达到美育的效果是更高级的要求,或者是书写的终极目标。

其次,选择一本好字帖,把它作为学习和临写的参照。

1.关于选帖。经典的碑帖很多,要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楷书可以选颜、柳、欧、赵,褚遂良《倪宽赞》《阴符经》也是不错的选本。行书可以选《王书圣教序》、赵孟頫、文征明等等。是所有学生选择同一款碑帖,还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具体操作要看老师的能力,也要看学生的天赋与基础。

2.关于读帖。选帖之后,就是读帖。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书法,就需要老师去指导,否则他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读。所谓“读帖”无非是看,也就是观察,而“读帖”的观察必须仔细:字的整体结构,笔画间的距离、起笔的角度、收笔的位置,笔画的轻重、俯仰……在读帖的前提下,尽量把每一个字都写得精准、写得像。如果有时间,就用双钩的方法描画,这样去仔细感受一个字的结构及运笔,如果不方便,就对着字帖临写。要坚持每天都写,不能今天心血来潮就写几个小时,明天不想写就一个字也不写。可以固定时间写,时间不需要太长,每天二十分钟到半小时,一定要写得慢,在慢中体会变化……

再次,关照整体效果。从实用的角度,单个笔画的训练达不到实际需要,因为现实中,谁都不会只写某一个笔画,而一定是很多字放在一起,最终要看的是整体效果。因此,除临帖以外,更要倡导和鼓励学生在日常记笔记、做作业、作答试卷中,有意识地对过往存在的书写问题加以纠正,尽量把对字帖的揣摩与训练的习得性能力,应用到实际书写中。比如有的学生字间距特别密,笔画间距也是,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揪”在一起,看起来特别不舒服。可以要求他放慢速度,放大书写,写一句话,停下来观察一下,看看是不是还存在先前的问题,然后接着在下一行仍然写那句话。比对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书写存在的问题就更加了然,而当他真的有意识地去规避,写出来以后字的整体效果就好得多。

还有就是,有一类试卷,字其实谈不上好看,但特别工整、干净,也会让阅卷老师觉得耳目清净。所以,在和学生交流写字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字的大小要适中、尽量写得稍微细瘦一些,字间距要适度,不要过大或过小。这样字看起来秀气、干净,卷面也整洁、清晰,整体效果会很不错。

第四,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人是社会性动物,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还不够理性和成熟的中学生而言,营造良好的书写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有意无意的引导、提及,黑板上精美的板书,一同书写、相互带动的热情——这些都会自然地影响到想好好写字的学生。

第五,培养写字的仪式感。每次书写,保证桌面整洁,坐姿端正,平心静气,用心沉潜。或者自己设计版面,在纸上自由画出扇形、圆形、画出竖格、横格、方格,然后写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写字写的不单单是字,同时更是一种心情。而书写的阵地永远都不只在课堂。书法的外延永远是生活。所以,我们提倡“书写要生活化、常态化”。除应考外,日常可手写信、明信片、小纸条等,将书写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让生命更丰富多彩。

写字犹如做人。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慎独持守,终成自由。中学书写教室的设立既是学生应考学习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小的汉字里,蕴含着博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字这件事做好了,会对自我修养与审美有所提升,同时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猜你喜欢

写字书写汉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要点(十)
学写字
养成书写好习惯
汉字这样记
写字
汉字这样记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