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向布局纵向并置写好空间叙事

2020-07-01高胜利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空间叙事作文

高胜利

【内容摘要】废名的小说《桥》与《菱荡》带有强烈的空间化特征。不同于“五四”时期追求现代化的时间化“线性叙事”。废名小说中的时间“空间化”具有意象化与凝缩化的特点。废名在《桥》与《菱荡》中采用了空间化结构,在文本层面上,他将空间地域作为小说文本层面的结构方式;在章节安排上,废名将章节“并置”作为小说向前发展的“动力”。《桥》与《菱荡》的空间境界主要体现在意境的生成。本文围绕“如何写好空间叙事”从空间叙事的发展、废名空间叙事的特征、废名小说空间叙事的优势和空间叙事让小说充满生机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帮助中学生学写好空间叙事作文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横向布局 纵向并置 空间叙事 作文

一、空间叙事的发展

“空间化转向”是西方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叙事学发展到今天也随之面临着“空间化转向”,这一发生“空间化转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西方古典哲学、诗学与文化传统强调时间化叙事,也就是以時间作为“线性过程”,突出特征是一去不复返和永远向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古代的叙事传统就是空间化的,在几千年的文明中,空间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像价值观念、艺术表达和尊卑秩序等都是以空间的方式运行存在的。由于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追求时间化的“线性叙事”。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时间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五四时期作家们追求的时间化叙事,其实是在时间的矢量上追求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在五四这一特定时期推动社会转向现代化的文学“革命”。

二、废名空间叙事的特征

在在五四作家纷纷将时间叙事纳入自己的创作中时,废名却独立于时代生活之外。他的小说并没有向时间化叙事过度,强调人物、事件在时间上的关联,而是以空间叙事在文中营造“唐人写绝句一样”的“境”。空间化特征在废名的早期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1928年发表的《菱荡》是废名前期小说中极具空间感的作品,1932年发表的《桥》废名将空间叙事推向了高潮,也是废名空间叙事的代表作。废名在谈到自己空间叙事的成就是说,西方作家对我的空间叙事有极大的影响,像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著名作家。但,主要是受传统的中国叙事沃土的培育。废名的空间叙事体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吸取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反古”和继承,创造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方法,开创了世界小说空间叙事的先河。

三、废名小说空间叙事的优势

1.横向文本层面

废名小说的空间叙事具有强大的优势,在横向的文本层面上,他将空间地域作为小说文本层面的结构方式。在《菱荡》的开篇便宏观描述了“坝”,抓住了陶家村居住特征,开篇以俯视的方式,独特的视角,将整个菱荡尽收眼底,刻画出陶家村、城、沙洲之间的地理方位。紧接着以陶家村为中心描绘了其周边地理空间。紧接着,以“竹林”为特征,描写了陶家村后方的空间布局。第三段描绘了陶家村至城西门一段的地理空间: 陶家村过桥的地方有一座石塔,塔上有颗高高的大枫树,坐在树下,菱荡圩一眼看得见。第四段描绘了陶家村对面的一个小庙和背后山腰里的水竹寺。小说的第一部分的描写极具空间感,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作者的描述绘出一幅以陶家村为中心的菱荡地图。在《桥》中,废名描绘了史家庄的空间布局,青墙、大树、稻田、芋田,好白的水光。紧接着又描绘了屋背后,屋背后又重点描绘了坝、水、河流,史家庄屋背后被茂林与深深的河流围绕起来,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空间格局。然后用一架木桥将史家庄、王家湾、老儿铺等地连接起来,共同形成了小说人物的活动空间,在《桥》的所有章节中,一半的章节故事发生在史家庄这一空间地域中,还有九章文本的展开地点在离史家庄较远的天禄山,还有其余几章零散分布在史家庄的周边地点,在横向上构成了小说文本层面的空间布局。

2.纵向章节安排

在纵向的章节安排上,废名将章节“并置”作为小说向前发展的“动力”。《桥》分为上下两篇,除序外,上篇十六章,下篇二十五章,每章都以独特的手法描绘空间或物象,写空间叙事。如《黄昏》一章讲述了小林对着杨柳吟诗的场景;下一章《灯笼》则另起一个场景,讲述了史家奶奶和琴子坐在灯下你一句我一句地谈天;再下一章《清明》则描述了小林、琴子、细竹和三哑叔一起在清明节上坟的情景。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与情节,整篇小说的结构是章与章之间的“并置”。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在谈到废名小说《桥》时说,《桥》是诗境、画境和禅趣,每境是一画、是一趣,自成一体,无明显章与章的联络,易于理解阅读,读起来朗朗上口。

3.内部情节“并置”

不仅是章节与章节之间,废名小说章节内部的情节推进也采用了"并置"的空间化叙事。如《灯笼》一章,作者先呈现了“史家奶奶琴子两人坐在灯下谈天”的场景,突然又说到了小林,将小林鲜活具有个性的特点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一会儿在小河上,一会儿在刘树底下,一会儿在麦垅里。紧接着画面又切回到史家奶奶和琴子的谈话上。将小说中不相关的画面与情节“并置”到一起,呈现出不同空间的不断切换的效果。《菱荡》也是如此,《菱荡》一半的篇幅都在描绘菱荡及其周边的水光山色,对陈聋子的书写也只是看似随意地摘取了其生活之中几个不相关的生活片段。小说中的各个事件都体现出一种自由呈现的叙事方式,假如我们将其中的事件的先后顺序互相调换,小说的整体面貌并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因为《菱荡》的情节与情节、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联结方式并不是时间化的线性发展的方式,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结是空间上的关系。虽然《桥》与《菱荡》中的空间叙事不能完全摒除时间的存在,但这两篇小说的时间化的线性叙事和因果逻辑被大大削弱了。在《竹林的故事》《桃园》中,呈现给我们的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起因、经过、结局,故事是按因果和时间逐渐推进的。在《菱荡》中,读者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这两篇小说中,废名刻意淡化了小说的故事性,极大地减少了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人物的现实关系也越来越简化,代之以空间场面的展开作为小说结构。

四、空间叙事让小说充满了生机

据调查,目前人们喜欢读空间叙事式小说,空间叙事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美国著名汉学家浦安迪对中西叙事模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2019年撰文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指出,追溯中西叙事源头来自中西的神话,但叙事方式不一,以时间性为架构是希腊神话“叙述性”的特点,以空间化为经营的中心是中国神话则属于“非叙述性”的特点。废名吸取中国古典神话的精华,把握运用好空间本身来叙述故事,他将文本中的故事空间化而注重对场面空间的刻画,他的空间化叙事冲淡了故事的因果链,让小说充满了空白与暗示、跳跃和回转, 使小说充满了生机,使小说创造发展往前迈了一大步。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教语文千教万教,学生学语文千学万学,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表现是学生能说会写。而写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此为难发愁,特别是空间叙事的写法。为此,老师空间叙事方法为我们初中作文教学提供了好的方法。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都充分表明,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学习的开端和起步,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像理科学习中的例题,语文学习中的课文都是模仿的对象,而“模式化”是模仿的捷径。

总之,跟废名学写作文,我们在写记叙文时要按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叙写。做到横向布局纵向并置写好空间叙事。

【参考文献】

[1]余新明.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J].沈阳大学学报,2008(2):79-82.

[2]废名.废名集(第一卷)[M].王风,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浦安迪.美国汉学家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猜你喜欢

空间叙事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空间叙事的结构与功能
论《三城记》空间叙事艺术特征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