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典型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0-06-30钱爱芙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办学运作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教师专业培养上显现出了它独有的优势。从建立激励主动发展的个人修习机制、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教师研修团队、构建规范而又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专业引领指导4个方面,探讨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生命自觉”。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教师专业发展;生命自觉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6-0038-05

【作者简介】钱爱芙,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常州,213100)校长,高级教师。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依托名校组建教育集团,旨在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组建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卓越教师,而这也是提升集团办学水平和教育品质的关键之道。审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问题,探寻其背后的归因及解决策略,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一、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梳理

一是教师职业发展度不足。集团化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业绩的增长。但也有部分教师职业发展意愿不足,如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始按惯例操作。而一些教学质量欠佳的教师,或埋怨学生、自暴自弃,或知难而退、得过且过。

二是教师期望满足度不高。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对于职业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长期疲劳和压力的积累以及缺乏成就感,令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缺少专业发展的意愿和动力,从而放弃了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导致了专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三是教师协同意愿度不够。教育集团在成立之前,各成员校有着不同的文化愿景。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教师对于集团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够,对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在核心理念、价值诉求等方面还有待融合,导致了集团各成员校教师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

二、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是单一的外部驱动式发展机制导致动力缺失。为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一些学校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师发展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其多是通过行政主导、指标考核等外部驱动的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主动参加,而是被卷入其中,很多活动或机制并不符合教师的需求。这种自上而下、单一的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机制很难激发出教师的专业自觉。

二是个体的自觉主动意识不足影响专业进阶。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追求作为教师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是一种彰显生命活力与自我价值的发展。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只有这样的价值关怀,才会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而很多教师内在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心理需求不足,缺少指向“成长”的成就动机,从而不能自觉地承担起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

三是僵化的学校组织结构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在教育集团的发展过程中,集团各成员校存在固有的学校文化,教师之间亦有其固有的成长轨迹。而集团化办学后管理层级的增加、教师管理体制的单一都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阻碍。教师在实现自身专業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学校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种种限制,影响了专业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三、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把人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人性的自觉。而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的灵魂和自觉首先应该被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只有建立在自觉的状态中,才能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激活内生:建立激励主动发展的个人修习机制

教育的对象和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关键还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和行动,才能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的教师。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唤醒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集团化办学所产生的规模效应,能够更好地筹措研修经费、协调研修时间,为教师学习研究、实践锻炼、外出培训等创造更好的条件。

1.明确教师个人学习研究的基本要求。笔者所在的集团学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统一制定了《集团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各层次教师个人研修的基本要求,如每学期必须研读一本教学专著、开设一堂公开课或研究课、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或项目研究、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专题经验总结等。学校统一印发了《集团教师研修手册》,教师必须认真撰写读书笔记,记载工作中的所思所得。集团制定了《集团教师假期学习的指导意见》,布置教师暑、寒假学习任务,由各校自主安排,每两周举办一次教师讲坛,分享学习感受和研究成果,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考试。

2.为教师学习研究提供条件支持。在对教师个人研修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学校还要为教师学习研究、实践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如协调时间、提供经费,大力支持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区市级名师工作室;帮助教师联系校外专家名师,为教师研究与实践提供专业支持;支持教师开展或参与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或项目研发。我们集团建立“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沙龙”等交流互动平台,让教师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在对话交流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分享成功的喜悦,体验职业的幸福,实现团队与个体的比翼齐飞。

3.建立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激励机制。集团专门建立教师科研成果和专业发展成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一是将教师参与自我研修的态度、水平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每学期结束时进行自主总结评价和行政考察评价。二是开展专业竞赛评比活动,定期开展集团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利用校外资源为教师展示教研成果和教学风采搭建舞台。三是开展教研科研成果评价,每学期各成员校收集整理教师评优课、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专业发展成果,汇总后在学校内网上通报公示,在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奖励,并择优推荐参加区市级优秀成果评比。

(二)场域习养: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教师研修团队

学生成长需要合作学习,教师发展也需要合作学习。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发挥团队力量,引领教师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集团化办学所产生的规模效应,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组建更多层面、更为专业的研修团队和学习共同体;能够充分利用集团内特别是核心校的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资源,为团队研修提供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专业指导。

1.集团层面组建教师研修团队。集团基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根据本集团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以集团为单位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会、课程建设研究中心、各学科教研中心、学生素质评价研究中心、各重大项目研究组、名优教师工作室等,由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领衔开展常态化的研修活动。这些团队既是学术研究团队,又是推进集团各条线工作、各学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同时负责指导各校区的教育教学及相关工作。集团还组建“青年教师训练营”“种子教师高级研修班”等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的研修团队,以团队的力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加油助力。

2.校区层面组建教师研修团队。集团下属各校一方面基于日常教育教学研究的需要,设立班主任工作研究小组、各学科教研组和年段备课组等研修团队。另一方面基于本校发展需求,组建重大项目研究组,鼓励、支持各成员校在文化共融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富有自己个性的教育特色或特色教育,使集团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样态。各校基于各自改革创新的需要,组织教师成立了多个项目组,就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3.教师自主自发成立研修团队。为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主动发展,使校本研修更好地基于教育实践、服务教师发展,我们集团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自主成立多种形式的、伙伴合作型的研修团队。团队的研修内容不限于教育教学,也可以是专业兴趣方面的;团队的领衔人不限于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普通教师、上岗几年的青年教师;成员不限于本校区,可以在整个集团内招聘。对这些教师自主形成的研修团队,集团各学校对其注册备案,在资金、设施、时间、专业指导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并与集团、学校层面组建的各团队一样予以激励评价。

(三)打破边界:构建规范而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

实行一体多元、由集团一体化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能够打破校际边界,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集团人”,在集团内部建立起灵活开放、适才适岗的教师人事管理和流动机制,既能有效解决各校师资学科不配套、骨干教师不均衡等问题,又能使广大教师人尽其才,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创造事业的平台,也能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1.制定集团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在集团成立之初,我们根据本集团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研究制定《集团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确立教师管理理念,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从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研究创新等方面,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并指导教师根据这些目标确立自己的目标追求、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

2.建立集团教师统筹调配机制。在对集团教师摸底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各成员校、各校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尊重教师个人的意愿和特长,在集团内部统筹安排教师的岗位职责。将各校同学科教师分为4个组别:工作5年以内的新入职教师、工作5~10年的成长期教师、工作11~20年成熟期教师、工作20年以上的风格期教师,将各年龄段教师、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相对均衡地配置到各校。同时,当学校和教师有特殊情况或特殊需要,由集团作动态调整。建立这样的集团教师统筹调配机制,使各校教师配备在年龄、教学资历、教学水平等方面做到基本均衡,为各校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完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教师轮岗交流学习,是促进教师加强合作、共同提高的一项有效措施。由集团统筹,一是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其他学校轮岗交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二是根据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每学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优秀教师身边工作,与优秀教师结对,跟岗学习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从而更好地发挥集团内部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轮岗交流,我们实行行政指定与教师自主申报相结合,特别是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主动到有关学校、有关岗位轮岗交流,跟岗学习。

(四)高位赋能: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专业引领指导

教师个人学习研究、团队合作研修离不开专业引领,加强把握宏观方向、深究微观细节的专业引领,才能使教师的学习研究从迷茫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经验走向科学。集团化办学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核心校所拥有的优秀教师群体等,能够为教师专业引领筹措更多的资金、聚集更多的优质资源,能够为集团内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为丰富的、前瞻的和精准的专业培训、过程指导和专家引领。

1.加强专业培训。我们集团开展的专业培训可分两类,一是每学期集中开展3~4次面向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活动,请校外的有关专家、学者、名师以及本集团的名优教师为集团教师作方针政策、时事形势、师德修养、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德育创新、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由集团各科室、各学科教研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多个层面的专题培训活动,如举办新入职教师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班级管理培训班、集团行政干部研修班,如开展语文新教材培训活动、项目管理与研究培训活动等。这类培训一般以专家讲座与对话交流相结合、专题研讨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加强过程指导。以笔者所在的集团为例,集团各条块工作实行横向协同、纵向联通,除各校的管理校长外,核心校副校长代表集团,每人管理一个条线的工作,以项目组的形式,对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工作进行过程监管和指导,进一步消融各学科、各年级、各学校的固有边界。集团领导班子、各成员校中层分工负责,定点定时参与各校学科组、各年级备课组、各名师工作室和各项目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与教师一起交流研讨,在参与中予以引领和指导。在平时实行推门听课、即时交流反馈制度,集团和各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师办公室、教师课堂,既积极听取意见建议,又予以实实在在的评点和指导。集团注重以活动来激励和指导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如每学期举行一次集团课堂教学效益月活动,分为名师导航、骨干教师领航、青年教师探航三个板块,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学科素养竞赛等活动,暴露教师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每学期以集团为单位调研某一成员校1~2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包括全面听课、检查作业、交流访谈、调研反馈等环节。全面深入的调研和专业细致的指导,不仅加强了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更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加强专家引领。我们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作专题讲座,帮助教师开阔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境界;长期聘请一些高校专家及省内外名师担任集团发展和学科教学的指导教师,定期来校参与项目研究、校本研修和学科教研活动,与教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研讨,为教师个人学习研究、团队合作研修提供了有意义的专业指导和专业服务;根据集团发展需要和各学科学习研究的需要,经常约请市、区教研员来校进行課堂诊断、问题研讨和教学指导。

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要从被动的、无意识的“自在”阶段走向自发、能动的“自觉”阶段。只有实现专业成长的“生命自觉”,教师内在超越的本质才能得以显现。在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教师积极自觉地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和自我更新,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职业生命才会焕发真正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李飞.论“外部引领”与教师“专业自觉”的平衡[J].教育探索,2012(12):104-105.

[2] 魏薇,陈旭远.从“自在”到“自为”:教师专业自主的内在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0(24):7-12.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依托职教集团实现中高职衔接贯通模式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