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30香海霞

学周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立德树人互联网+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体现了我国教育方针新内涵的核心内容。而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保障。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特就“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0-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95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一、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家长主体结构性缺位

教育本就是一个全面性的培养过程,作为家校合作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主体结构性缺位问题。一者主体数量,主要指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次数与频率不够。二者主体质量,参与中不具实效性且收获不足。

(二)家校合作缺乏全面性与针对性

对于家校合作这一过程来说,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是否考虑设计好每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方式和内容,若是只走形式化,缺乏实际目标与方向,家校合作内容就会空泛,方式途径不适宜运用。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成长学习场所莫过于家庭与学校,也只有将这两个场所有效联系合作,才能有助于提高基础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意识到两个生活场域的衔接和拓展问题,切莫过于注重成绩,局限于学校而忽略了家庭教育。

(三)共同体的缺失

在以往传统的家庭与学校关系下,多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家长将教育孩子的重任放到了学校和教师身上,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形成片面缺失的单项主导家校关系。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学校教师的问题,具备了绝对权威的话语权,家长只能是被动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双向关系的失衡。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来说,承担了除课本知识传输职责外的素养、心理、德育等多个方面,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从家庭家长的角度来说,由于将全部教育任务交给学校教师,逐渐与孩子拉开了距离成为旁观者,缺少交流互动,致使代沟不和谐等问题的出现。单向主导家校关系最为严重的是对孩子话语权的剥夺。家校共育出现,是为了实现教育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话语权的缺失致使孩子的思想成长被漠视,这也正是家校矛盾的起源和激化的导火索。

(四)学校面临特殊性的客观问题

教师工作时间都很繁忙,每个家长又都想得知自家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存在问题,学习与生活情况和各项通知说明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每个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家长素质更是参差不齐,还有些家长外出务工,给班主任家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以及沟通交流不足等现实问题。

(五)家校合作信息技术

新课改理念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师、家长、子女之间不再是单独或者两两单线关系,而应当是在围绕孩子这一教育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合作共赢关系。家长应主动承担起思想、德育、自主等方面的主体职责,而在学校教师应当承担教育、知识传授、先进学习方法等主体职责,能够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多元合作成长共同体。我们应当在这一共同体中,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任务,能够围绕孩子这一主体,展开民主、自由、开放、合作交流、公平、科学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氛围营造,确保孩子能够真正学会自主独立,努力进取,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能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接受到应有的知识形成素养的提升。

二、“互联网+”对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搭建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交流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却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还必须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因为立德并不是一次两次的学校教育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渗透、熏陶,所以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构建家校交流的公共平台,就可以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与沟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

(二)有利于落实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学校教育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其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德育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灵魂。而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与基础,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影响孩子思想品德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学校以及家庭这两个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体联系在一起,进而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教育职责。

(三)有利于提供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

要想有效发挥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密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实现二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实时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达到了快速便捷。因此,“互联网+”可以成为家校合作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使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也使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真正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作用。

三、“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

(一)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合力教育模式

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合力教育模式孕育而生,需要发挥各自的力量,才能够形成融洽的合作共赢关系。能否给予孩子全方位健康成长的辅助,就在于家校合作的水平的高低,当一些家庭能力不足时,作为学校应当给予帮助与指引,家长也应当积极响应加强与学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才能够给予孩子科学合理有效的身心德育素养培育。在传统模式下的家校合作无非是有限次数的家长会,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大多无法展开高效互动合作,所以说我们要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通信,引入新媒体联系平台,让合作没有时间与空间的客观局限,构筑高效、便捷、灵活、实用的家校合作平台,让学校和家长都能及时掌握孩子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并且通過合作交流,及时拟订改善办法,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

(二)運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家校交流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家庭与学校之间方便快捷的交流与沟通。如今,QQ、微信等交流App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实现了真正的快捷与高效,通过班级群的建立,也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互动。首先,学校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可以群发家长进行共同学习,也可以针对某个学生在学校的个别表现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专门沟通。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家校交流,使家校教育合力发挥其最大作用。其次,通过网络平台,学校与家长可以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进行定期的话题讨论或者心得分享,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与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最后,学校还可以开辟专门的德育栏目,邀请德育专家、骨干教师以及优秀家长等,讲述典型的德育案例或者亲身经历,并将这些优秀的德育内容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传播给每一位家长,从而实现家校合作的无缝衔接。

(三)借助网络平台,共享教育信息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平台,不仅能够给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带来便利,同时也是构建智慧校园,家校共育等家校合作App的基础,通过基于“互联网+”的APP,不仅能够让教师和家长实时的沟通,还能共享信息,让教师、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向,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网络平台也是家校共育,家长、教师和学生沟通、互动的窗口,家长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学生在学校的动态,诸如:作业情况、兴趣、状态、积极性等,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掌握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诸如:做家务、自主学习情况、文明礼貌等,这样家长和教师都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实现学生信息共享,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家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心得,为学生成长提供有益的策略,指导学生的成才,从而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四)“互联网+家校沟通”的实践应用

学校、教师、教室,这是传统教育模式。网络、智能手机、平板,几百万学生,随时在线选学校、选教师、选学科,远程交流不再是问题,这就是“互联网+家校沟通”。可以说,高科技时代的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发达,通过网络,既有利于孩子与孩子的互相讨论交流,同时也可以与教师展开问题讨论,教师又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让整个教学育人阶段没有死角。

(五)家校沟通的途径

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借助的平台并不只局限于QQ或者微信,我们也可以大力开发博客等,让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创设多种线上交流合作的新方式,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并且能够给予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我们也可以建立班级博客,将每日班级群发生的事情更新到博客中,让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也能在闲暇之余,关注到孩子的课堂教学环境,并针对各个事件和现象发表自己的评论。一同参与到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利用博客进行互动,让家校合作更加高效与全面,正确地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让孩子意识到不仅教师在关注他们,父母也随时随地掌握他们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就会更加自律学习,积极性也会自然提升,并且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激励自我更加努力,快速成长。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构建起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学校以及家长也要充分抓住“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晓燕.“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7(31).

[2]刘宇佳.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

作者简介:香海霞(1982.10—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普通高中“互联网+”家校共育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47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立德树人互联网+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