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的同伴拒绝,让孩子学会说“不”

2020-06-29张芮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人际交往

张芮

摘要: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随着学生的年纪增长,学生的独立交往需求增多,然而由于社会化程度偏弱,对于友谊的认识还不完整,对于交往中的有些矛盾不能以合理心态有效应对和处理,有时为了迎合他人甚至会做一些违背原则或不利自己的事,影响学习、生活等。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心理辅导课,帮助学生纠正认知、掌握技巧,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

关键词:同伴关系;人际交往;拒绝

同伴交往是发展小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一般来说,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而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儿童处于平等地位,他们逐渐学会与同伴合作,协商,逐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观点采择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移情能力等社会能力逐渐发展。同伴关系不良不仅会影响儿童当时的发展,还会影响儿童后期的社会适应。

同伴之间的交往应当是对个人和双方都有益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技巧、获得交往地位都有利于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也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同伴交往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儿童希望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但一些具有交往障碍的孩子会认为良好的同伴交往是不能够拒绝别人的,他们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来自同伴的评价,并且表现出来孤僻、自卑。消极的同伴反馈会让他们陷入人际交往的焦虑,对于友谊的渴望常常使得他们盲从、不懂拒绝、失去自我等。笔者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小学生帮助他人做出学业不诚信行为主要是出于亲社会原因,且更多地发生在亲密的朋友之间,这说明小学生更容易为了维护同伴友谊而破坏学业诚信的规则,出现作弊行为。

面对孩子的人际误区,教师应该如何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达到理想效果呢?结合心理辅导课,旨在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学习和训练拒绝他人不合理要求的机会,让学生明确拒绝别人、该说“不”时就说“不”是每个人的权利,学会在拒绝他人的同时能保持彼此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 ,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 ,唤醒一个人潜意识中的一些心理认识与感受 ,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 ,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案例学习、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驗、交流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认识盲从的危害

首先用一个矛盾情境导入,“小南和小冬是同桌。有一天,他们正在一起写作业,小冬突然扯了一下小南的衣服。原来小冬有一道题不会做,想让小南把答案给他抄一下,如果不给抄,评三好学生的时候就不给她投票。小南犹豫了……”通过情景故事让学生对于该不该拒绝进行思考,了解到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我们是需要拒绝的。然后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情景是他们觉得不好拒绝别人,而自己又觉得很为难的事件和情景,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通过情境导入对于拒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勾起他们对于生活情境的回忆,举出自己身上的不好拒绝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拒绝的重要性,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拒绝,大胆地说“不”。

二、正确判断不合理的要求,勇敢拒绝

请学生判断,日常生活中哪些交往心态下的行为事件,是一定要拒绝的,从哪些角度思考的。如“

1. 同学生病了,住的离你比较近,想让你帮忙把作业带给他。

2.有个大哥哥说要教你抽烟。

3. 一个同学放学拉着你去网吧。

4. 同桌有一道题上课没听懂想让你帮他讲一讲。

5. 小华喜欢玩游戏,经常放学后晚回家,想让你骗他的父母说在你家写作业。”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身上矛盾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对不同情境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

三、掌握拒绝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和技能

对于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胆量,能够勇敢地说“不”,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何说“不”中,用情境表演法让学生在一个拒绝不合理要求的情境中表演三种不同的拒绝方法,让表演者和观众分享自己的感受。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对情境的感悟,让他们寻求方法,重点是让他们说出自己不成熟的方法,让他们在讨论中改变认识,找到恰当的拒绝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星妮,小学同伴关系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346-347李波,小学生同伴关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题研究,2014,12

[2]施学忠,吴敏,陈姜.家庭教育方式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11-112

[3]池丽萍,辛自强,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3,26(05)790-794

[4]马洁, 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同伴关系现状和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5:1-43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人际交往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浅淡如何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