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整本书阅读价值初探与阅读指导建议

2020-06-28凌虹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神话整本书教师

凌虹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神话为主题,推荐阅读《中国神话传说》与《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第四单元神话的学习,自主阅读中国神话和世界经典神话,进一步感受神话永久的魅力是本册“快乐读书吧”的学习要点。笔者以《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一、整本书概览

《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共选编了二十四篇神话与传说故事,按地域(地区)分为六组,展现不同地域(地区)的先民关于世界起源、自然万物的神奇想象,体现了不同地域(地区)神话的特色。每一组神话与传说故事之前编有“阅读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神话与传说故事的特点,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全书内容如表1所示。

《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以不同地域(地区)的神话与传说故事为主题,选编相对独立的故事。这种主题式作品选编在“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童话为主题,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另一本书《中国神话传说》则以章节构篇,分为十一个章节,章节之间有联系,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国神话传说体系。在同一主题的学习活动中,阅读体例不同的书籍,将丰富学生的阅读样态与阅读体验。

《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按照组别共编排了六次阅读指导,每一次阅读指导主要包括内容简介、要点指导与方法示例等几部分内容。要点编排指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主线:与本单元语文要素紧密关联,如阅读北欧神话这一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落实;与学生的阅读经验紧密关联,如阅读印度神话这一组故事,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问题”,是对本册第二单元提问阅读策略的复习与巩固;为进一步学习阅读方法作铺垫,如阅读“吉尔吉斯斯坦和阿拉伯神话传说”这一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形象,尝试写一写批注”,为本册第六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积累阅读实践经验。

二、阅读价值初探

神话,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作为“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之一,《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一书的阅读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了解神话与传说故事的特点,运用课内习得的阅读神话的方法,提升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1.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被安排在第四单元,这一单元以“神话”为主题,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安排了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略读课文《女娲补天》,并围绕语文要素进行整体编排。

在精读课文示范练习、习得方法,略读课文尝试运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于整本书阅读,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呈现基于语文要素落实的单元整体路径(详见图1)。

在单元整体路径中,学生由学习阅读逐步走向自主阅读。一是同一主题内容的相关阅读易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学习课文《普罗米修斯》时,关联《赫拉克勒斯的故事(节选)》,学生会对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火神赫菲斯托斯等产生兴趣,进而想要阅读更多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自主阅读,成为学生的应然之举。二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线索一以贯之,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同时,丰富的阅读实践也使学生在完成本单元习作时,有了更加多样的内容选项。

2.逐步提升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设计编排,从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视角强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使得课内外阅读系统化,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根据《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尝试进行选择、联系与比较,内化本单元习得的阅读方法,以期自主建构阅读能力。

阅读的过程是不断联系已有阅读经验、生成新的閱读体验的过程。阅读《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借助每一组故事的“阅读指导”,构建阅读支架。如,北欧神话共编排了五个故事,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阅读指导”提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故事,试着画一画故事情节图”。“阅读指导”还以其中一则神话故事《奥丁的预感及离开阿斯加尔德》为例,示范了情节图。学生阅读时,可联系本单元课文《普罗米修斯》的学习,阅读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将起因、经过和结果,以情节图的方式及时记录下阅读信息。如果阅读本组故事后,学生对北欧神话产生了更强烈的阅读期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由一组故事拓展到故事群,阅读更多的北欧神话,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比较阅读:可以聚焦不同的人物,阅读相关的神话故事,感受人物形象,如阅读《众神之王奥丁》《奥丁的预感及离开阿斯加尔德》后,尝试阅读古希腊神话中众神领袖宙斯的故事,感受不同地区或民族的神话特点;可以围绕相同主题的故事比较阅读,如阅读印度神话故事《洪水》后,可以读一读我国的神话故事《伏羲和女娲》《大禹治水》,再找一找其他地域和民族关于洪水的神话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差异;可以将《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中的故事进行比较阅读,也可以跨册比较阅读,还可以进行跨媒介的阅读,如将文字与绘本、动画影像等比较,体验不同形式表现的神话之神奇。比较阅读,使单向的阅读活动变为多向,为学生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提供了路径,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综上,可梳理出《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阅读能力指向(详见图2)。

三、阅读指导建议

根据《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一书的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重在“激趣”“赋能”与“启思”,引导学生逐步地自主建构阅读能力。

1.进行定“时”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开启阅读的兴趣,并使之具有持续阅读的动力和能力。

(1)在开启整本书阅读时导读

根据“快乐读书吧”的整体安排,四年级学生已经有过阅读整本书的经历与体验,开启《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阅读,应引导学生关联已有的阅读体验与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开这本书。

阅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浏览整本书,可以先读一读目录、编后等部分,了解本书的概况;还可以提示学生关注每一篇故事的题注,了解每一篇故事的出处与主题。浏览目录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题目提出疑问,尝试预测、推想故事,提示他们可以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标注在题目旁,这些预测与疑问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学生浏览了第六组印第安神话传说目录后,记录下自己的预测与疑问。

《辛格比捉弄北风》:辛格比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北风为什么会被捉弄呢?

《云端的孩子》:预测有一个孩子从山顶跳到了云端,坐在云端经历了各种奇妙的故事:与骄傲的麻雀战斗,救了受伤的黄鹂,帮助鸽子消除了麻烦……这个孩子坐在云端,不怕掉下去吗?

浏览全书后,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单元学习的进程安排阅读进度、阅读内容等(见表2),也可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计划。计划完成后,可以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之后将计划粘贴在书页上,便于提醒与对照。

表2中的“相关阅读”一栏可以引导学生关联课文或其他课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基于阅读经验的承接阅读,或进行延伸阅读,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历。“阅读回顾、小结”一栏则建议学生阅读整本书后及时地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总结阅读经验,尝试进行阅读后的自我监控与自我反思。

(2)在持续阅读时进行阶段性导读

学生按照阅读计划开始阅读之后,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阶段性的阅读情况,如阅读进度、阅读计划的完成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持续的读书交流活动,如设置“课前两分钟阅读简报”的活动,每次安排一至两名学生简要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也可交流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神话故事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带领诸神拜访命运三女神、努力让坏事往好方向发展的众神之王奥丁,不甘平凡生活、一心想要冒险的航海家辛伯达等,学生可以与学习伙伴玩“猜一猜”的游戏,从书中选取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片段,读给伙伴们听,猜一猜人物与故事,说一说猜测的根据。针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还可安排专门的阅读指导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联系“阅读指导”,指导阅读方法

“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的阅读方法指导可关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凸显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实现指导“简”而阅读“丰”。

以第一组希腊罗马神话为例,“阅读指导”建议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要“关注人物与主要事件”。学生初次接触外国经典神话,可能会遇到阅读障碍,如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地名、人名容易混淆,不易识记;有几篇故事篇幅较长,学生阅读长文章感到困难等。基于学生阅读的现状,教师可分步指导,开展阅读活动:

◎在浏览故事标题、预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浏览第一组七个故事,边浏览边圈画故事的主要人物;对人物名字较为复杂的可以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借助“阅读指导”中的示意图,重点阅读《欧罗巴》《法厄同》,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提炼主要情节的方法,选择本组中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写一写。

◎学习示意图上对人物关系的介绍,找一找本组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试着画一画人物关系图。

◎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与学习伙伴交流。

◎读完本组故事后想一想认识了哪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哪些情節让你印象深刻。

在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及时记录发现与思考,留下阅读的印迹。

3.组织分享、交流,促进阅读反思

学生按照计划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及时做好“阅读记录”“阅读回顾、小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如展示“阅读记录”表、阅读批注、情节图、读后感等阅读成果,与学习伙伴或家人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

学生进行“阅读回顾、小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进行阅读自我监控与反思,如:

阅读这本书时,我主要采用这些阅读方法:——

阅读时遇到困难,读不下去的时候,我用这些方法来解决:

哪几篇神话故事我特别感兴趣,还想再次阅读、品味?

哪些内容我觉得还读不懂,还想重新读一读、想一想?

与书中选编的神话故事相关联的人物或故事还有很多,我想到图书馆找一找相关的书籍继续阅读。

我想继续阅读这一地域(地区)的神话故事,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由此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性阅读,选取对书中人物或故事感兴趣的点,开展阅读延伸活动。如阅读《众神之王奥丁》《奥丁的预感及离开阿斯加尔德》后,再延伸阅读古希腊神话中众神领袖宙斯的故事,感受不同地区或民族的神话特点,并将自己对比阅读后的发现、体验等写成阅读微报告。

综上所述,《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呈现“整体导入一针对性导读一整体回顾、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基于学习阅读的阅读活动逐步走向具有个性化的自主阅读,以培养其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和能力。

猜你喜欢

神话整本书教师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神话”再现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