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的解读与教学

2020-06-28陈芷宁夏字辰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习作

陈芷宁 夏字辰

林崇德认为小学正是学生自我角色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内容。而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标志。现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抽象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朱智贤认为,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在评价别人的时候比较清楚,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就比较模糊。四年级学生尚处于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探索阶段,其自我认知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在该年级安排自我介绍的内容,对师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文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自我介绍”话题为例,试图探索适合一线教师教学的路径。

一、教材解读

教师在开始单元教学前,须勾连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目前的学习需求进行研判,并据此选择教学内容。这样能避免知识学习的交叠和重复,实现知识学习的层次性、累进性、整体性。

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生学习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这是自我介绍的雏形。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要求向同班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以结识新朋友。介绍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喜好,这是初步接触自我介绍的阶段。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打电话”,也涉及简单的自我介绍。教学提示要求学生“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仅须介绍个人姓名及与询问对象的关系。据此,教师在进行四年级下册“自我介绍”的口语交际教学时,须梳理和利用先前的经验,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介绍自己。在自我介绍时应尽可能全面,并通过语言或动作描写进行例证,以“点”带“面”。这可以为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点面结合”学习作好铺垫。

1.单元导读:奠定基调

本单元的主题为“伟大的品质”,要求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这奠定了本单元的阅读目标基调。学生须重点关注文章中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从中体会主人公的伟大之处。单元导读还提出“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习作目标。“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应在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语文园地教学中予以落实,层层累进,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运用。

2.阅读与习作:单元语文要素的实践

本单元编排了三首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两则文言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篇现代文(《“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并附两则阅读链接(《挑山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习作练习以“我的‘自画像”為题,要求学生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包括外貌、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及个人品质等。根据“异步累进”的路径,应在阅读中落实“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的阅读策略,学习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品格的写作技巧,并将之迁移运用至习作训练中。在阅读和习作中落实单元目标,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3.语文园地:单元语文要素的实践延伸

本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部分,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四个方面拓展、延伸单元目标要求。教师可利用语文园地这一拓展性资源,丰富口语表达的内容,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质量,积累习作语料,帮助学生练习运用写作技巧,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4.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选择

为实现单元教学的一贯性和整体性,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应贯穿“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体现人物品质”以及“从多个方面表现人物特点”的语文要素。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自我介绍”,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中介绍自己,使听话人了解自己;介绍完后,与同学交流,修改自我介绍的内容。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及口语交际教学的提示,本单元口语交际可创设“班干部竞选”的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个人能力和风采;设置师生、生生交流环节,系统学习自我介绍,修改自我介绍的内容;安排学习成果展示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学习成效。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还要落实单元读写要素,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在纸上写自己的三个特点,可以是外貌、爱好特长、性格特点或精神品格等;

教师须选择不同情境,方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练习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

了解自我介绍的内容,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对个人特点和品质等进行例证;

了解在不同情境中,自我介绍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

能够自信大方、礼貌得体地进行自我介绍。

【教学重难点】

了解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掌握自我介绍的技巧;

学会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对个人特点和品质进行例证。

【教学方法】

本单元口语交际教学使用讲授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讲演结合,形式多样。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教师收集学生课前书写的纸张,随机抽取并说出纸上的内容,请学生猜猜写的是谁。

师:我手中拿着大家上交的草稿纸。我随机抽出几张,请你们来猜猜写的是谁。

师:这张纸上写着“声音洪亮、爱好跳舞、积极乐观”,同学们能猜到是谁吗?

生:是黄睛睛!

师: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也认同她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师:同学们再来猜一猜,“帮助同学、口齿伶俐、喜欢数学”说的又是谁呢?

生:我猜是陈亮!

师:你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还有哪位同学喜欢数学呢?

生:是张涛!

师:非常好!猜对了!

师:游戏到此结束了。同学们猜猜,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没错,就是“自我介绍”。我们来学习如何把草稿纸上的三个词串联成自我介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个人特点、精神品格和优缺点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以游戏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自我认识的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支持。

2.教学环节

(1)教师系统讲解自我介绍

教师向学生讲授自我介绍的内容及技巧,利用文本展示的四个情境进行练习。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来说说,自我介绍包括哪些方面呢?

生1:可以包括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样貌、爱好。

师:非常好!这些是我们在一年级的口语交际中学到的内容,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扎实!

生2:我认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特长、性格特点。

师:补充得很好!同学们再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想想,自我介绍还能包括什么内容呢?

生3:我知道!还能加上个人精神品质的介绍,比如坚强、勇敢、有担当。

师:非常好!你很认真地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老师来总结一下,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姓名、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个人能力、个人优缺点、个人品质等。那在自我介绍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1:自我介绍时要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让别人听清楚。

生2:要面带微笑、自信大方。

生3:应该要了解清楚向谁介绍,以及介绍的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介绍。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但还应该注意,自我介绍时可以使用语言或动作例证来描述内容,这样才更具说服力。这也是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同学们要运用到口语交际中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课本所给出的四个情境,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每个情景都是“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自我介绍的内容和侧重点是什么”“可以使用何种语言和动作例证来描述自己”。

生:第二个情境是向校报的负责人介绍自己,介绍的目的是应聘校报记者。所以,应该重点介绍自己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采访能力,还可以介绍自己写新闻稿的能力。可以用以前参加相关活动或比赛的例子来证明。

师:非常好!同学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和侧重点。那现在我们就在情境中练习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系统学习自我介绍的内容和技巧,加深学生对自我介绍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2)角色扮演

教师创设“班干部竞选”的情境,并主持竞选会议,学生在台上进行自我介绍。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须运用所习得的自我介绍内容和技巧,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進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内容的真实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仪态等。

师:今天我们举行班干部竞选,竞选的职务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有意愿竞选的同学请用两分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下面的小评委请认真倾听,投出你手中宝贵的一票!

(生两分钟自我介绍)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竞选同学的自我介绍,选择你认为能够胜任的同学!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并在不同生活情境中进行自我介绍,为后续口语交际教学提供活动素材。

(3)围绕模拟活动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之间就自我介绍的内容展开讨论,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修改自我介绍的内容。

师:我们的计票结果已经出来了。(公布结果)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为什么选择他?他的自我介绍好在哪里?

生1:我认为他很好地运用语言、动作和事实数据来证明介绍的内容,我相信他有能力担任班干部。

生2:他在表达的时候非常自信、大方,听着非常舒服,还能加上一些手势,表达自然。

师:落选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给你提出了什么修改意见,可以在课后认真修改,争取下一次竞选获得优胜!

生1:他说话的声音太小了。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吐字清晰一点,就更好了。

生2:他介绍的内容与竞选职位的要求不太符合。他说他平时读很多书,学习成绩好。我建议他下次竞选学习委员,可以利用他的特长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师:同学们的评价都击中要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完善自我介绍的内容。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修改自我介绍的内容。

3.活动反思与布置作业

根据教师讲授及生生交流的结果,写一份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夯实和熟练运用自我介绍的学习,并为习作教学作好铺垫。

【口语表达能力评价】

能用普通话交流,发音准确、清晰。发音准确,是指按照汉语拼音发音。发音清晰,是指发音不连字、不含糊。

表达流利、语速适当,不磕磕绊绊。表达流利,是指能正确处理句中、句末的停顿。语速恰当,是指说话的节奏快慢适中。

能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目的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和侧重点。如,班干部竞选时,学生能够依据竞选岗位的职责突出个人能力和优点,并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介绍内容真实可信,能用语言或动作描写简单例证,获得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同。如,有旁证,用事实及数据证明或以情动人,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能自信、自然地表达。姿势神情不做作,声音洪亮,语气肯定。

三、教学建议

本教学设计依据“异步累进,整体发展”的课程路径,整体关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口语交际中,学生须学会倾听,学习他人如何通过字、词、句的组合表达意思和情感,并将其迁移至自己的口语表达中。学生在表达时,须明确说话的主题和内容,组织字、词、句来表情达意,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口语交际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到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语文园地教学中,渐次淡化口语交际的独立性,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1.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教学作为单元教学的一个环节,应贯彻落实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编排的《囊萤夜读》《“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文章,多以旁人视角去介绍文中的主人公。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则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介绍自己。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探索阶段,自我认知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须预留缓冲和过渡的时间,并在阅读教学中夯实其基础。由于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目标提出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以书面文字的形式介绍他人的特點。因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口头介绍他人,再鼓励学生介绍自己,完成“写他人”到“介绍他人”再到“介绍自己”的过渡。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请学生向大家介绍哈尔威船长,介绍内容可包括哈尔威船长的职业、性格以及精神品质等;在自我介绍教学的开始阶段,先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包括职业、性格、爱好特长等。有了人物介绍的参照或范本,学生就能够较好地从他人过渡到自我。

此外,在运用语言或动作描写进行例证时,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举例示范。如,可以用“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能够微笑面对”来例证“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或用“即使听到我不认同的意见,我也会认真倾听,不打断他人说话”来例证“我是一个有礼貌、懂礼节的人”等。

教师应给予学生修正口语交际失误的机会。学生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认知偏差。当学生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多数人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我修正。教师可以通过重复、提问等方式暗示学生,不可质疑学生的表述,也不可代替学生修改介绍的内容,避免对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2.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评价建议

第一,评价指标应具体化,使学生清楚评价要求。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评价表时,应注意评价指标的表述要具体明确,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匹配。评价指标须具体化,使学生明晰“要评价什么”“要关注什么重点”“我要从什么方面改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评价表,明确观察和评价的重点,不断修正和完善口语表达,发挥评价的反馈调控功能。

第二,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情境使用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交际情境和场合不同,学生表达的内容与展现的姿态神情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情境和语境进行评价。例如,自我介绍的个人信息、优缺点、特点、能力等的取舍,以及措辞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听话人的意图和身份,说话人的意图和身份,向谁介绍,为何介绍,希望听话人有何种回应。因此,教师应根据创设的具体情境,对学生的自我介绍作出评价。

第三,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正处于初步系统学习口语交际的阶段,难免会暴露问题。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学生的努力,应更多地进行纵向比较,即把学生目前的学习成果与原有的能力水平相比较,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进步了多少。教师要看到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在口语交际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会说”和“说好”的目标。

3.口语交际与各模块教学相互渗透

首先,识字写字教学与口语交际相衔接。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求学生会认、会读、会写之外,还须要强调字词的积累。积累的字词的丰富程度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质量。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和《黄继光》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圈画并积累有关人物精神品质的字词,或是描写语言和动作的句式,将其运用于自我介绍,丰富自我介绍的内容。识字写字与口语交际有机衔接,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字、词、句,迁移至口语交际,又可在不同情境和语境中加强对字、词、句的理解与记忆。

其次,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相衔接。在口语交际中渗透阅读策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与口语交际相结合,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通过语言和动作两方面描写乘客与船长,二者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出船长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教师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可以继续贯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价值理念。教师可以选择“班干部竞选”的情境,引导学生阐述自己作为班干部的素养,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凸显个人的履职优势。阅读与口语交际“异步累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落实立德树人反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融人口语交际训练,帮助把握文章情感,并为口语交际作好铺垫。《“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提出“读好人物对话”,这就要求实现阅读和口语交际的衔接。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对话体会人物的品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从人物特点、精神品质等方面介绍哈尔威船长,运用语言、动作描写进行例证,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人物介绍的范本。阅读与口语交际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的发展。

再其次,习作教学与口语交际相衔接。本单元的习作主题为“我的‘自画像”,与口语交际联系紧密,口语交际中的自我介绍可以为习作练习提供写作框架。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要求学生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简要说明个人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及精神品质等。这样既能为后续习作教学作好铺垫,方便学生依据自我介绍的内容展开习作练习,又能确保单元语文要素一以贯之,层层累进。但口语交际中的“自我介绍”与习作中的“自画像”,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口语交际教学重在教会学生简明扼要地进行自我介绍,使听话人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并记住说话人;而习作教学侧重翔实地介绍,让读者深入了解和认识自己。教师要注意口语交际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差异性与层次性。

最后,语文园地与口语交际相衔接。在落实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语文园地拓展和延伸了单元语文要素的实践。“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部分,都可与口语交际相结合。例如,“识字加油站”罗列的八个拓展词语,可运用于个人品质和特点的介绍。在“词句段运用”环节,教师可要求学生口头介绍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叙述人物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再以师生、生生讨论的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和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园地这一拓展性资源,将语文园地与口语交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和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习作
两块磁的交际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习作展示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