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茶对大学生人格因素的影响
——16PF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2020-06-28

福建茶叶 2020年6期
关键词:饮茶人格人群

胡 谍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103)

1 问题的提出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来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直接关系,而且也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

饮茶能够给人的身体带来健康是因为茶多酚等物质可直接作用于人体对神经产生相应影响,饮茶人群的寿命比非饮茶人群长,人的长寿与性格有一定的关联因素。以此推论,饮茶与人格特征在针对人的寿命上面都有相应的影响,那么饮茶人群和非饮茶人群在人格上是否有差异?饮茶和人格特征之间是否有相应的影响?探究饮茶是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发现。如果饮茶真能够影响个体人格因素,那么就可以用于治疗或者教育中。

大学时代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经历、生活环境都将很大程度地影响人格的形成。通过对人格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准确的找到教育的入手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对象与方法

2.1 施测工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题卷,由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等人编制的。《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测验》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个性测验方法,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的个性特征的研究,对人才选拔和培养也很有参考价值。本次调查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的戴忠恒和祝蓓里在1988年修订过的中文本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被试进行测查。16PF中文本问世以来,以其直观、简便、有效被广泛应用。16PF共有187个项目,反映了16个人格因素和8个次级人格因素,能够综合而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是目前具有高效度和信度的测量工具。其实用价值已得到心理学界和有关领域的广泛认可。

在16PF量表的基础上,加入了人口学因素中关于性别、年龄、学历结构、以及一些关于饮茶方式、饮茶年限、饮茶频率等方面的题目共14题。

测查是通过班级和团体的方式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进行的。原始资料收集完毕后,将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2 施测对象

本次测量主要以饮茶人员有关,所以选取了与饮茶相关的人群进行选择性测量。选择四川XX大学茶艺社团成员、浙江XX大学农科院研究生、浙江XX大学茶文化学院本科生、某年某次国际大型茶会的人员为被试。

2.3 施测过程

根据施测的要求,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由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交流,说明问卷的使用方式和目的,并使用标准的指导语言进行测量前的说明,测试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

2.4 问卷回收

此次测试共有300人参加,回收问卷218份。问卷显示被试人员包括茶艺社团学生,茶学系学生,茶文化专业学生,茶会参与人员。

根据研究的要求,去掉了饮茶时间为0年的问卷;因为90%以上为大学生,为了采用大学生常模,去掉了非大学生的问卷,最后剩下有效问卷165份。其中男生60人,女生105人。

3 测试结果及分析

3.1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16个因子中的15个因子基本呈正态分布,另外智慧性B呈偏态分布,本次测量的数据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从图一可以看出B智慧性因素明显是低分数据比较多,说明在智慧性因素上,此次被试偏低分的较多。

图一

3.2 饮茶男女生与江苏省大学生16PF常模标定的比较

现在的16PF常模包括全国男女,全国大学生男女,全国中学生。但这些常模都是在1996年修订的,20年的社会变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采用了江苏省大学生在2013年修改的常模,比较具有时间性和对比性。

通过表二发现,饮茶大学生在乐群性(A)、智慧性(B)、稳定性(C)、影响性(E)、有恒性(G)、怀疑性(L)、世故性(N)、变革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等因素上男女生均小于常模;在活泼性(F)、交际性(H)、忧虑性(O)等因素上男女生均大于常模;在情感性(I)因素上男生大于常模,女生小于常模,但与常模的差距非常小;在想象性(M)因素上男生小于常模,女生大于常模,但也与常模的差距非常小。这两个因素可以说基本和常模一致。

3.3 饮茶年限对人格因素的影响

从图二中看出,喝茶连续的时间和16个因素之间并没有正负相关,区分度也不明显。

3.4 饮茶频率对人格因素的影响

从图三、图四中看出,饮茶频率和16个因素中的部分因素呈关联状态,其中智慧性(B)、有恒性(G)、想象性(M)、自律性(Q3)等四个因素与喝茶频率呈正相关,在乐群性(A)、影响性(E)、世故性(N)、紧张性(Q4)等四个因素与喝茶频率呈负相关。

表一

表二

3.5 饮茶冲泡方式对人格因素的影响(F活泼性)

从表三和图五中可以看出,用功夫茶冲泡的方式(B)和非功夫茶冲泡方式(A)饮茶在活泼性因素上差异性极为显著(P<0.01),功夫茶的饮茶人群比其他饮茶方式的人群在活泼性因素上偏高。

3.6 家乡是否产茶(L)

从表四和图六中可以看出,家乡产茶(A)和家乡不产茶(B)的人群相比较,在怀疑性这个因素上差异性显著(P<0.05),家乡产茶的人怀疑性因素分数更高。

3.7 饮茶目的

从表五和图七中可以看出,为了爱好而饮茶(X)和为了解渴、交际应酬、养生、其他目的(B)而饮茶的人群相比较,在想象性因素上差异性显著(P<0.05),为了爱好而饮茶的人想象性因素分更高。

3.8 饮茶类别

从表六和图八中可以看出,什么茶都喝的人群(G)和有选择性喝茶的人群(A)相比较,在独立性这个因素上差异性极为显著(P<0.01),什么茶都喝的人群的独立性因素分更高。

4 结论与分析

(1)测试结果16个因素中,15个因素基本呈正态分布,但智慧性B呈偏态分布。智慧性因素明显是低分数据比较多,说明在智慧性因素上,此次被试偏低分的较多。智慧型因素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本次被试中,大学一年级新生比较多,但在设计问卷是忽略了这项,以至于无法比较大学一年级新生和其他年纪之间的差别;常模的制定中,也没有区分大学生的年级。在另一项研究中表明④,师范生的智慧性明显高于综合性大学,本次被试中,没有涉及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可能总体上偏低。

(2)饮茶大学生在乐群性(A)、智慧性(B)、稳定性(C)、影响性(E)、有恒性(G)、怀疑性(L)、世故性(N)、变革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Q4)等因素上男女生均小于常模;在活泼性(F)、交际性(H)、忧虑性(O)等因素上男女生均大于常模。在情感性(I)因素上男生大于常模,女生小于常模;在想象性(M)因素上男生小于常模,女生大于常模。说明饮茶人群和非饮茶人群在大部分的人格因素上有区别。

(3)饮茶年限对人格因素的影响。喝茶连续的时间和16个因素之间并没有高度的相关性,区分度也不明显。这里可能有一个因素是有意识的喝茶还是无意识的喝茶?中国饮茶的习惯从唐朝时期就有,这么多年也没有间断过。很多学生喝茶仅仅是因为家里就是这样的习惯,而并没有对茶本身及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那么喝茶多长都是一样的,所以在饮茶时间上对人格特征没有明显的影响。

(4)测试结果饮茶频率对人格因素的影响。饮茶频率和16个因素中的部分因素呈关联状态。智慧性(B)、有恒性(G)、想象性(M)、自律性(Q3)等四个因素与喝茶频率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饮茶频率越高,这四个因素值越高。饮茶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省时间,会让人不断的去反思自己,一个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是智慧的;饮茶时一般会一次性把茶喝完,这就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有恒性;饮茶过程中,一些礼仪的遵循,会提升人的自律性;而茶道中对于美学的追求,会提升一个人的想象性。

饮茶大学生乐群性(A)、影响性(E)、世故性(N)、紧张性(Q4)等四个因素与喝茶频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饮茶频率越高,这四个因素值越低。饮茶频率越高,越喜欢安静的环境,不太喜欢过分喧闹的地方;饮茶时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感受,从而对他人的影响性就降低;饮茶人群大多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所以很少有世故性的一面;饮茶时一个很自我放松的过程,茶的内涵物质会作用于人的神经,让人慢慢处于放松状态。

表三

表四

表五

表六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5)功夫茶的饮茶人群比其他饮茶方式的人群在活泼性因素上偏高。其中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6)家乡产茶的人怀疑性因素分数更高。这个现在还没有相关的研究论述,从此次的测试来看,也并不能知晓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能待日后再另行研究。

(7)为了爱好而饮茶的人想象性因素分更高。人们对于自己爱好的东西,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对相关性的事物关注度更高,同时,想象程度也增加。

(8)什么茶都喝的人群独立性因素分更高。所有茶类都喝的人,说明其接受新事物的程度较高,个人独立性强。

5 建议与反思

5.1建议

鉴于饮茶对人格特征有影响,可以运用于对一些特定学生进行饮茶及茶文化方面的教育,来达到修正人格的目的。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值得在大学生中推广饮茶及茶文化。

5.2反思

(1)本次研究中,没有涉及到大学不同年级对人格特征的影响性,是在制定问卷时考虑不周。

(2)在被试的选择中,选择面虽然已经尽力去做到宽泛,但由于地域性、专业性、爱好等原因,被试中某些因素可能因素问卷量少和收集渠道少而缺乏普遍性。

(3)在归因上面,没有对茶文化进行具体的归因选择,这可以在下次科研中继续研究。

(4)为了达到更好的饮茶与非饮茶人群的区分,下次可以选择同时收集饮茶人群和非饮茶人群数据,这样两者之间更加具有可比性。

猜你喜欢

饮茶人格人群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