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20-06-28车雨欣

关键词:孟旦左西代偿

郇 磊,车雨欣

(山东淄矿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100)

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通常是在慢性心力衰竭基础上发生的,病情严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目标在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水平。临床实践表明: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显著,因此临床要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左西孟旦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1~75岁;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7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以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给予患者左西孟旦注射液微泵注射,用药剂量为12 ug/kg.min,用药一小时后开展24消失持续静脉泵注,泵注剂量为0.212 ug/kg.min。

1.3 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功能等级降低2级与2级以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大于50%;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功能等级降低1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大于45~50%;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功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在数据分析处理时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检验用卡方,P值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进行判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5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病情加重之后会就会导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常规治疗通过采用扩张血管以及正性肌力药物等开展治疗。但临床实践表明,常规基础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左西孟旦逐渐应用于临床,该药属于一种新型的钙离子增敏药[2]。在临床中应用能够结合机体心肌肌钙蛋白C,从而提升收缩蛋白对Ca离子的敏感度。同时该药还能够对血管平滑肌钾离子通道产生影响,扩张血管。其作用机制为,左西孟旦能够开放平滑肌细胞膜,同时还能够开放线粒体膜上三磷酸腺苷敏感钾通道,这样就能够促进血管的扩张,并且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心脏的前后负荷也随之降低[3]。此外,该药的钙离子增敏作用具有选择性,所以在临床用药中不会影响心脏舒张功能,不会出现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5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左西孟旦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孟旦左西代偿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比较视野中的观念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