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清肺化痰法治疗实证便秘

2020-06-28季利江

关键词:排粪大肠气机

李 密,季利江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往往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或便质干硬。流行病学调查,慢性便秘的人口在我国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据相关文献报道,60岁老人出现慢性便秘症状的比例高达22%[1].长期便秘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都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在便秘治疗方面,西医治疗根据不同的便秘症状,往往采用泻剂、促进肠道动力剂、生物反馈及手术治疗。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祖国医学将便秘命名为“大便难”、“脾约”等,中医学认为,便秘的病因不外热、实、冷、虚4个方面[2],其病位在大肠,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与肺脾肾关系最密切。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便秘的治疗方法可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脾肾为先天后天之根本,治法大致往往以补为主,肺虽为娇脏,却司周身呼吸,气机通达之处,往往与实证便秘有一定的关系。从肺论治,采用清热化痰治疗实证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一点经验做一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5月~2015年03月常熟市中医院60例便秘患者,60例患者均自愿加入试验。其中男30例,年龄27~76岁。符合慢性便秘罗马III诊断标准[3]。排除因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精神障碍者;长期依赖于泻药者。

1.2 治疗方法

协定方组:杏仁10 g、冬瓜子10 g、桑白皮20 g、苏子10 g、全瓜蒌10 g、枳壳10 g。煎水,每次250 mL,一日两次,饭前服用。疗程为30天,在观察期间如有自行退出试验或加用其他促排便药物,将不进入最终统计数据。

1.3 观察指标

1.3.1 排粪症状评分

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首次排便时、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分别记录患者排粪情况。参考《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5]设计排粪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其中粪便性状的评估按粪便性状图谱分型Bristol(“B”)。

*粪便性状按照大便性状图谱Bristol分型:1型分离的硬团、2型团块状、3型干裂的香肠状、4型柔软的香肠状、5软的团块、6泥浆状、7水样便。

1.3.2 疗效评判

分别于服用后第一周、一月末进行疗效评估,有效率计算方法为:治疗前积分和-治疗后积分和/治疗前积分和*100%,有效率≥50%为显效,有效率<50%且≥25%为有效,有效率<25%或治疗期间使用其他方式辅助排便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表1 排粪症状评分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否则采用中位数(范围)表示,本试验均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试验共纳入60位符合标准的便秘患者,于四个时间段共收集有效数据47例。

统计显示,患者服用中药后首次排便、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末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较服用前改善,其中前四者在服药二周后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服用中药一周后,评分显示16人无效(34.0%),11人有效(23.4%),7人显效(14.9%),13人痊愈(27.7%),有效率为66.0%;服用一月后,评分显示5人无效(10.6%),15人有效(31.9%),11人显效(23.4%),16人痊愈(34.1%),有效率为89.4%。服药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及药物依赖性等不良事件发生。

表2 服用中药前后排便状况比较(±s)

表2 服用中药前后排便状况比较(±s)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排便频率 P 排便时间 P 粪便性状 P 排便费力程度 P 排便不尽感 P服用前 2.88±1.36 2.15±3.22 2.47±2.31 3.26±3.85 1.60±1.36首次排便 2.04±3.74 0.57 1.78±1.45 0.46 2.01±1.15 0.28 2.73±2.66 0.51 1.33±1.43 0.72第七天 1.72±0.55 0.33 1.51±1.60 0.35 1.30±0.58 0.10 2.42±2.72 0.34 1.01±1.17 0.50第二周 1.09±2.06 0.03 1.11±0.38 0.11 0.99±0.62 0.02 1.83±1.50 0.27 0.84±0.78 0.39第四周 0.70±2.51 0.02 0.56±1.03 0.04 0.41±0.38 0.00 0.92±1.50 0.04 0.71±1.03 0.32

3 讨 论

临床上,采用杏仁、桑白皮、苏子、全瓜蒌、枳壳、冬瓜子为组方基础来治疗痰热壅肺的便秘患者。杏仁肃降肺气,条畅气机,通畅腑气,杏仁为果实之仁,更有通便之效果。桑白皮、瓜蒌、苏子是祛痰化痰之良药,用全瓜蒌是一瓜蒌皮有降气化痰之效,瓜蒌仁清热化痰,通便润肠。冬瓜子祛痰利水,使津液输布于大肠。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与辩证结果,便质较硬热像明显的患者,往往还会添加大黄、黄芩。大黄清热通便,而黄芩善养上焦,清热养肺。老年患者在清热的同时,可以佐以清补养胃之物,诸如山药、白术等,一方面顾护胃气,防止清热过甚,二则脾为生痰之源,补益脾气亦是化痰之选,兼则有通便之功。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从肺论治治疗便秘的理论依据。《灵枢·本藏》篇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 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很早就说明,肺与大肠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在生理功能上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痰浊阻肺,则肺失宣降,继而气机不畅,气机通达无力,则无法推动大便的运行。华佗在《中藏经·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5]也详细阐述了肺与大肠在生理及病理上的关系,谓: “大肠者,肺之腑也,为传送之司号,监仓之官。肺病不已,则传入大肠,手阳明是其经也。寒则泄,热则结,…… 又实热证胀满,而大便不通也。从上述医家经典中足以可见,肺与大肠是共同体,不可割裂开来治疗,这也是中医经典整体理论的体现。

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气机失调从而推动无力是产生便秘的重要病因病机。肺为娇脏,乃清虚之体。寒热皆所不宜。太寒则邪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精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湿则气闭而邪结”。清李用粹有“肺为储痰之器”之言论。而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故肺乃气机之所在,若外感毒邪,内伤失调则往往极易引起痰热阻肺,壅滞气机,继而肺气失宣则导致气机阻滞,无法传达于大肠之内。大肠推动正常排便需要气的推动,肺气失宣,则推动无力,津液不能下输滋润大肠;上窍不开,气机不得周流,推动无权,则下窍闭滞不通,均可引起大便闭塞[6、7]。

在临床上我们用此方治疗痰热壅肺便秘患者已有多人,均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排便不尽感症状改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主要考虑患者中部分女性患者存在黏膜松弛,轻度直肠前突等基础疾病,排便不尽感考虑与此相关。

综上所述,本方对改善便秘症状疗效显著,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加工为协定方颗粒剂,完善相关实验后,对于慢性便秘的诊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排粪大肠气机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使用EN控制排粪在肛周脓肿术后负压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便携电子打气机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的解析
苹果树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