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2020-06-27刘宽祥

教育界·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宽祥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只有将读写结合的策略合理地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分离会导致的问题,其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做好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阅读和写作,而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最科学、有效的策略就是将读写教学充分结合起来。高效的读写结合模式的建立是一项挑战,但此种模式的推广对学生来讲,可以提高读写的综合能力,意义深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分离的问题

1.将读从读写中分离

读写结合,其实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具有更大优势的新的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如何真正地实现将读写有效结合并应用于阅读教学中,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大部分教师几乎只让学生阅读。这种做法会让学生的表达能力下降,导致他们只会重复地阅读已完成的文章,而无法创造出新的、好的文章,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将写从读写中分离

语文阅读是创造新的文章的基础,语文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前提和指导。如果将写作从读写过程中分离出来,只对课文进行非常简单的阅读,甚至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文章大意的情况下就要求他们写出优美的文章,是不可取的。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刻的阅读,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大意,还要学会分析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只有深刻的阅读,才能作为写作的基础。如果将写从读写中分离出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无法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

1.通过读后感将写引入读

如何将读写结合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最自然的方式是,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之后让其写读后感。这样做,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更加深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采取分角色或分段落形式进行阅读,然后分析文章的细节内容,如分析其中的写作方式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学习文章所要表达的精神。在对文章进行阅读与赏析之后,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与感悟。这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总结文章内容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动中深化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读后感的写作,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孔子拜师》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细节,如“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等写出了孔子拜师的艰辛等。在阅读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互助小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让老子的诲人不倦和孔子的学而不厌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这样,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并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仿写积累语感

阅读中读写的有机结合必须基于教材的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找准契机,即精心地在不同特点的教材中选择读写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对象和创造新作品的依据。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探究教材内容和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刻挖掘教材内容中能够进行读写结合的因素,并且要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渗透到写作的指导中。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作品仿写,不仅需要模仿,还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学生应从阅读中悟写作,以阅读引领写作,将阅读和借鉴的仿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自己的写作中实现求同和存异。依照教材上简洁、优美的文章样本进行仿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易实现且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学生阅读完文章后,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文章的内涵,心中必然会有一些触动或感悟,并且在写作上又有文本样本可依,一定会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此外,写作基础不够好的学生也不会无从下笔,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借助文字和写作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的触动更加强烈,进而深化对此篇文章的学习拓展。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拥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这不只是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更是学生自身综合学习能力的一种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的课文《生命生命》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完文章后,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梳理,其中,飞蛾挣扎求生、香瓜子不屈向上与静听心跳这三件事都讓作者感到震撼,从而让作者认为应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中段落进行仿写,如对原文“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一段进行仿写。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此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回想和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生命力顽强的事物,如台风中的高树、沙漠中的仙人掌等。学生在思考与写作的过程中,会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拨动自己的心弦。这不仅仅只是一种仿写的学习,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感知,对生活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寻找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切入点,要让仿写变得更加有意义,使学生能一学多用。

3.通过作文将读写结合进行深度联系

仿写的下一步就是脱离仿写中的模仿部分,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作品,要实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两个方面的积累。

第一,学生要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提高对丰富词汇的运用与掌握能力。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就像砌房子所需要的砖块,必须牢固、结实。因此学生在平时要加大阅读量,多看才能多思,多思才会多练,积累的词汇才会有用武之地。在平时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分析理解文章,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要让学生从中积累词语,做到自己精读文章,自己感悟作者精神,这样才能为写作打好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环境和其中的句式,并结合实际运用到写作中。因此,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是精讲文章,由句子到词语,再由词语到句子,让学生多次品味、理解其中微妙的语感。

第二,学生应该在阅读中学习作文的写法。尽管文无定法,但是好的表达方式会为整个文章增光添彩。写作能力与技巧是在阅读的日积月累中提高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深度剖析课文,可以将不同文章中有特色的景物描写等段落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不同的写法有一个横向的对比,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写法。

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读写结合已经成为教学的新理念,因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从阅读的读后感开始引入、由仿写来循序渐进、由创作文章来进行深化,以读导写,进而真正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李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有效落实[J].新课程(上),2017(08):56.

王罗.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2):32-33.

娄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08):57-61.

高苇.在阅读中融入写作,在写作中植入阅读——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07):56.

刘凯侠.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63-64.

王春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08-710.

郭旭.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16-218.

连晓霞.让读写并蒂开花——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01-102.

刘爱君.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20-121.

饶学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强化阅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析[J].亚太教育,2019(11):19-20.

郭赛男.把握语文“脉搏”,落实读写训练——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训练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28-2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