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固位牙列患牙

郭 伟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江苏 镇江 212132)

牙列缺损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一般由龋齿、牙周病等所导致。发病后,如未及时修复,易诱发发音及咀嚼功能障碍,对外表美观性、口腔功能的改善不利。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固定修复术为主,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研究指出,将口腔种植牙修复应用到治疗过程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口腔种植牙修复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9)性别:男/女=21/18,年龄(40.15±12.20)岁。对照组(n=39)性别:男/女=22/17,年龄(41.16±11.58)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牙列缺损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手术禁忌症。(3)知情同意。(4)非妊娠、哺乳期、月经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修复的方式给予修复:(1)患牙及口腔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2)清除患牙残留体,搔刮拔牙窝。(3)3月后复诊,如牙窝愈合,则佩戴患牙模型,结束修复。

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的方式给予修复:(1)患牙及口腔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2)牙槽定位,观察患牙直径、深入大小,后予以扩孔钻吹。(3)针对D1及D2类骨质,需采用攻丝的方式给予处理。待患者颈部成型后,将种植体植入口腔,采用螺丝予以封闭,缝合口腔软组织。(4)术后常规预防感染,餐后漱口,1星期后拆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效率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94.9%、并发症发生率2.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有效率与并发症对比

2.2 患者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对固位及咀嚼功能、舒适度以及美观性的评分,分别为(9.6±0.2)分、(9.1±0.4)分、(9.3±0.5)分及(9.7±0.1)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评分

3 讨 论

近年来,牙列缺损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如未给予妥善的治疗,患者相邻牙体可向缺损区域移位,导致牙缝加大,诱发食物嵌塞,增加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发生的风险[1]。

牙列缺损的常规治疗术式,以固定修复为主。采用该方法修复,虽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适应症存在限制。牙周健康状况不良、牙齿缺失数量多者均不适用。此外,行该术式修复牙列缺损,修复后,置入部位同样可见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咀嚼功能、固位效果均不理想[2]。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固定修复的方式给予修复后,患者治疗有效率76.9%、并发症发生率2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对固位及咀嚼功能、舒适度以及美观性满意度的评分,分别为(6.8±1.2)分、(7.0±0.1)分、(6.7±0.2)分及(6.6±1.3)分。

为改善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本院将口腔种植牙修复方法应用到了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与常规固定修复术相比,口腔种植牙修复时所用材料生物相容性更强,且可使临牙的完整性得到保护,避免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影响,改善预后。此外,该术式同样具有美观性强的优势,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一般较高。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患者,治疗有效率94.9%、并发症发生率2.6%,与采用固定修复术修复者相比,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通过对预后的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对固位及咀嚼功能、舒适度以及美观性的评分,分别为(9.6±0.2)分、(9.1±0.4)分、(9.3±0.5)分及(9.7±0.1)分,与采用固定修复术修复者相比,患者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有效率及安全性高,预后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固位牙列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两种固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