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时空网络,涵育历史解释

2020-06-22杨娟

读天下 2020年13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选择题时空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新教材教学过程中,通过哪些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老师们都在孜孜以求。本文以2019年宝安区二模考试的选择题为例,浅谈如何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构建时空网络,涵育历史解释。

关键词:教学策略;选择题;时空;历史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通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阐释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张力的一个方面。2019年宝安区二模考试,是在中考前区级层面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历史试卷出题的依据有:2011版课程标准、2016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统编教材、2019年深圳中考考试说明。这份试卷的选择题,都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考查得最多的就是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因此,本文以2019深圳市宝安区二模考试试卷选择题为例,浅谈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新教材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 多维度走进时空,明晰时序脉络、空间进程。

(一)巧用课本目录、标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建立知识结构

以试卷第7题为例:小邓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相关内容包括(  )

A. “贞观之治”B. 金与南宋的对峙

C. 蒙古族的兴起D.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审题,选择题审题时要抓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一关键语句,B、C选项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不符合统一的特征,而A选项虽然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征,但更突出的特点是繁荣与开放,D选项属于明清时期,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一特征。

教师在讲解此类题目时应当展示七年级下册教材目录,提醒学生重视课本,阅读课本时应当把部编版初中历史六本教材的目录、课题及每一课的框题作为构建知识框架的支撑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依据单元主题,整理单元线索,将历史知识学习从零散的碎片化知识点转变为系统性的历史知识体系,并寻找其内在联系和历史规律等,从而提升历史思维。

(二)借助年代尺、大事年表等形式,掌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明晰历史发展脉络

以试卷第10题为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

A. 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

D. 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指导

由题干材料所知,辛亥革命缺乏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需要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来进行补课,这场思想文化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将考点中涉及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绘制到年代尺上。通过绘制年代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建构整体网格化知识体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为整体学习打下时序基础,使学生养成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三)使用地图再现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空间和进程,构建空间知识结构

地图类题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识图,通过地图上的重要地名“台儿庄”“徐州”“沈阳”“北平”“天津”等,可判断四幅形势图反映的战役名称,再通过审题干可知这场战役的意义“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可判断出淮海战役。地图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直观教具,学生通过读图、识图,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确定空间和进程,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空间知识结构。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设问,可以夯实基础,结合文字对地图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分析。

二、 多角度解释历史,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评价。

(一)创设情境,借助问题,加强对史事的理解

以试卷第5题为例:下表所示情况(  )

A. 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

B. 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C. 导致了民族政权对峙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表格。从数据上看,宋朝军队的数量呈现什么变化?军队战斗力状况如何?从而得出结论:宋朝虽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这里的“武”指的却不是“武备”,而是“武将”。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自身的阶段特征和文化氛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正误判断,让学生“以敬畏之心去发现过去曾经真实发生的事物及其所存在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前提下,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合理的历史解釋。

(二)立足时空观念,在特定历史时空中评价历史事件

以试卷第6题为例:“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舰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所述史事

(  )

A.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 开创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C. 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D. 增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

由题干所知,材料所述史事是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历史时空观是历史解释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时空背景,学会客观叙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于将历史学习零散化、碎片化,缺乏对历史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历史“整体性”把握。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认为:“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前提要素,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大家要树立时空观念,方法有很多,如本节课介绍的三种方法:巧用课本目录、标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建立知识结构;借助年代尺、大事年表等形式,掌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明晰历史发展脉络;使用地图再现历史,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空间和进程,构建空间知识结构。

历史解释是人们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解析和阐释人类社会过往事物的历史思维活动。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涵育历史解释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尤为重要。涵育历史解释的要点很多,如本节课介绍的三个要点:创设情境,借助问题,加强对史事的理解;立足时空观念,在特定历史时空中评价历史事件;关注历史时空交集,进行中外历史比較。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老师无论是在新课教学还是在复习、讲评课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构建时空网络,提升能力,涵育历史解释。同时,也要重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素养的培养。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简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特征[J].历史教学,2017(23).

[2]覃玉兰,陈志刚.时间观念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7(11).

[3]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J].历史教学,2016(11).

[4]聂幼犁.盯住试题的关键词:何时(一)[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6).

[5]丁林兴.也谈历史解释的三重境界[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3).

作者简介:

杨娟,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沙井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选择题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