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0-06-21

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 2020年3期
关键词:提升科技

备考指导

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掌握“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它是由表单、文字构成的一组综合性阅读文本。表单具体包括表格、图表、图示、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

从2017年起,高考语文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开始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材紧扣时代热点、贴近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试题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这也正符合高考语文大纲“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考验考生综合筛选信息、概括分析的能力,我们要克服阅读的随意性、模糊性,做到精确阅读。同时,较为复杂的文本,更考验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在当今这个数据时代,学会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能够进行文字和数据的综合处理,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掌握的技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在引领并促使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备考训练

阅读一

方青稚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袁隆平在重庆的

“稻田革命”

小标题1:__________——乡村稻田迎来“最强科技组”

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8年9月16日挂牌。

大足是袁隆平工作的第一站,令大家欣喜的是,虽然时隔60多年,但袁隆平对自己早年工作过的大足记忆犹新,言谈中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袁老爽快答应了大家的恳求,还表示愿意任大足区现代农业发展总顾问,并欣然为大足农旅融合项目题下“重庆隆平五彩田园景区”几个字。

就这样,大足依靠袁隆平,在拾万镇“筑”下一个“巢”。可“凤”又从哪里来?

除袁老外,在大足区委、区政府的努力下,工作站还聘来了6位“牛人”:4位专家来自袁老曾“掌舵”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其中3位获过国家科技进步奖;2位与袁隆平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现为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科研领域带头人。“巢好凤齐”,这支稻田科技“最强战队”启动了他们的科研革命。

事实上,不仅仅是大足拾万镇,在重庆其他区县,包括南川东城、北碚静观等地也都曾有“袁隆平的稻田”。

小标题2.__________——综合攻关催生“超级高产田”

袁老在重庆的“稻田革命”其实很早就已“发芽”。早在20年前,袁老和他的助手、秘书等科研人员,就在重庆的沃野上多次破解水稻增量提质的“密码”,不断书写着“稻田革命”的传奇。

“袁隆平团队除了在育种上、栽培上下功夫,还通过研制微生物肥料、探索解决稻田板结问题等手段来提高产量。”当地干部王地生说。在大足,2013年种植的“准两优527”亩产达到843.6公斤,打破了重庆市一季中稻的亩产纪录。在南川,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当地试种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平均亩产分别达到951公斤、954公斤。在北碚,袁隆平与西南大学合作,试种“Y两优1964”品种,同样培育出了产量高、品质优的水稻。

袁隆平大足拾萬工作站成立后,袁老亲手向团队赠送了100公斤“超优1000”稻种,并在“隆平五彩田园”试种。秋天,经测产,超级稻“超优1000”在大足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903.9公斤。

除了引入“良种”,袁隆平院士团队的到来,还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良法”,运用综合措施增加产量,提高土地综合收益。在“隆平五彩田园”,专家组推行了淹水直播、机械化耕作等新的耕种方式,提高了土地产出。比如,淹水直播,就是将种子直接播撒在水田里发芽长株,不再进行秧苗移栽,这一新的栽种技术大大降低了水稻种植的人力和机械成本。

“这些手段的运用,让试验田的作物比老百姓的常规种法普遍增产近30%。”王地生介绍。

小标题3.__________——功能水稻引领“最潮新趋势”

吃饭可“治病”?这不是神话,重庆“筑巢引凤”引来的科技工作者们,正在运用新技术将其变成现实——不仅让水稻的产量增加、品质提升,还使其具有特殊的保健、药用功效。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吴殿星教授是团队专家组成员之一。他说,水稻育种经历“填饱肚子”“产量革命”两个阶段后,水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初露端倪。如今,吴殿星带领团队在主攻“功能稻”,他们的使命,是让吃饭不仅仅是为“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强身子”。

“功能稻”没有现成的“材料”可用,要“无中生有”,只能靠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2007年,吴殿星和团队创制出第一个功能稻“材料”,历经8年的育种、试种等环节才出成品。他们经过数年的定向培育,改良后的升级版彩色水稻的稻米,富含铁、锌、氨基酸、黄酮等微量营养素又适合深加工,潜在的经济价值比传统水稻要高许多。目前,吴殿星团队研发的针对糖尿病人的“宜糖稻”,主产区在浙江金华,面积超过1万亩。如今,在一些网购平台上,“宜糖稻”已公开售卖。

谈到市场前景,他提到全国有超过1亿人有糖尿病,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除了“宜糖稻”,他们还种植含锌、铁的“微营养稻”。吴殿星解释,缺微量元素靠药物来补,会产生副作用,而靠吃饭来补充就可避免出现副作用。

“稻米的品质好口感佳,再加上稻田土壤中含硒,米比往年更值钱,目前这里的米一斤可以卖到14元!”王地生说,算下来这个价格是一般稻米的好几倍,“目前,镇里已把几千亩的富硒米品牌也打出去了!”

小标题4:___________——农旅融合绽放“美好新前景”

农业一直被认为是“弱质产业”,科技的助力能不能让农业“强起来”,增加农民收入?这是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在“重庆的稻田里”承担的又一重要使命。

2019年11月初,“隆平五彩田园”及周边几千亩田地已收割完水稻,新翻的泥土中,刚刚撇下了油菜籽。按照油菜亩产200斤计算,再加上油菜菜薹的收益,一亩可产生收益1500元左右。除了提高复种指数,基地里还通过综合养殖的办法,提高稻田产出。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刘洋,在“隆平五彩田园”附近的协丰村流转了200亩土地,重点打造“稻时光”稻虾共生基地,探索绿色循环种植养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从2018年开始,拾万镇便着手引进科研和运营团队,把“隆平五彩田园”打造成一个乡村景区。2019年夏天,他们运用彩色稻技术,在200亩的稻田“画布”上绘制了巨幅的袁隆平画像,同时还用彩色稻把大足石刻经典的《牧牛图》画面“种”在了大地上。主导这场水稻“色彩革命”的,正是吴殿星教授。目前,其团队已率先创制出粉红、银白、黑紫、蓝黑等多种颜色的水稻。

2019年8月至10月,“隆平五彩田园”附近累计吸引了14万名观光客,景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0万元。与此同时,“隆平五彩田园”的“溢出效应”正在产生。2019年11月13日,长虹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依托“隆平五彩田园”的带动,如今拾万镇正在联动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珍稀植物园,打造一个全域旅游目的地。

(选自2019年11月19日人民网,记者:刘长发、郭发祥)

材料二

科技之力

如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69%,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农业智能化,一项项颠覆性技术正在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带来改变。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70年来,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这田间耕种巨变的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深刻变革,是中国智慧不断创造中国粮的生产奇迹。

2019年6月,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和一段略带湖南口音的愿帮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杂交水稻的英文致辞在网络上走红,一天的时间,播放量超过2000万人次。

早在40年前,他就解决了两亿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他让世界知道了中国水稻的科研实力。“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一半就是八千万公顷,按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稻谷,这是我的梦想。”每天,袁隆平会准时出现在试验田,这位高龄老人,依然在奋斗的道路上前行。

几十年来,在这些农业科学家共同努力下,新品种、新机械层出不穷。从超级稻到紧凑型玉米,从无人植保机到果菜收获机,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70年来,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人多地少的中国在自己的碗里装满了中国粮。

藏粮于技,泱泱大国的農田里,亿万农民以科技为画笔,不断书写着农业新画卷。

(选自纪录片《中国粮的奇迹》第二集片头解说词)

材料三

隆平水稻博物馆开馆 2019年9月27日,以“____”为宗旨的隆平水稻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并致辞。

“水稻博物馆建成开放意义非凡,可喜可贺。水稻博物馆作为全球粮食类主题性公益场所,建成开放后希望能在稻作知识的传播、农耕文明的弘扬、农业科技的交流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等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

(选自2019年9月28日《潇湘晨报》,记者:易思含)

1.材料一中,四个小标题中的正标题分别应为( )

A.科研革命 优质革命 品质革命效益革命

B.模式革命 产量革命 品质革命效益革命

C.模式革命 产量革命 功能革命色彩革命

D.科研革命 优质革命 功能革命色彩革命

2.根据所给材料,填人材料三横线处的博物馆宗旨是( )

A.传播稻作知识,交流农业科技

B.交流农业科技,提升中国实力

C.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

D.弘扬农耕文化,提升中国实力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四个小标题的副标题揭示了“稻田革命”的四种形式。

B.水稻种植的发展前景大有可为,在中国进一步提升指日可待。

C.科技让水稻种植水平突飞猛进,在这一方面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D.袁隆平院士在水稻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他没有止步,还在探索奋斗。

4.对相关文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为人物通讯,以人为中心,事围绕人来写,一般一人多事。

B.人物通讯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C.材料二是解说词,它对影视、展览物、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

D.材料三属消息,这种新闻体裁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

5.根据材料二《科技之力》(《中国粮的奇迹》第二集片头解说词),概括一下《中国粮的奇迹》第二集的中心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等八人“共和国勋章”。根据所给的三则材料,说一说袁隆平院士获得的“共和国勋章”凝聚了他的哪些精神和贡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王则璎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在第二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期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关积珍表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正与经济社会关联领域高度融合,呈现出智能化、网联化和协同化的总体方向。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关积珍认为: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机遇,不仅扩展了内容、提升了应用技术,更为市民带来极大方便;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基础上形成的智能交通系统,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需要构建从交通信息化到智能化的高度自主的新一代交通运输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面向公众的智能化服务问题得到社会重视,智能化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未来应该如何建设智能交通?

关积珍表示:一是提供支持智能出行服务;二是高效管理和管控交通运输、运营;三是综合各方面技术发展,构建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形成载用工具、基础设施和环境与人的有机紧密连接的网联化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四是将智能交通建设发展与各领域发展高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等,形成“智能交通+”模式。

(选自2019年1 1月18日新华网,记者:崔凌云、陈雪莹、付喆)

材料三

近年来,依靠ETC、电子停车指引、电子自助付费等新技术,中国智慧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随着ETC全国联网落地完成,中国ETC用户数量不断增加。预计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将突破1.8亿,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将达到90%。专家表示,这意味着高速公路将迎来“智慧通行”时代。在此过程中,一些掣肘新技术发挥作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亟待重视。

据报道,2019年下半年以来,各家银行大力布局ETC业务,各地频频爆出一些车主车牌或个人信息被抢注ETC的现象。一些有偿代办的推广专员还通过非法倒卖车主信息,趁机牟利。在线办理ETC服务也出现不少问题。以某社交媒体ETC助手为例,设备无法激活、押金退还困难、设备发货延迟等问题成了用户投诉的“重灾区”。专家表示,随着ETC用户逐渐饱和,ETC市场发展将进入“下半场”,比拼的是服务品质,不达标商家将被淘汰。

专家表示,随着中国进入智慧交通时代,做好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加强各项业务服务对接和相关技术的完善,加大对用户培训和宣传等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如此才能让技术革新更好地服务人们的交通出行。

(选自201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中国智慧交通驶入“快车道”》,记者:彭训文)

材料四

智慧城市的建设会涉及三类人群: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智慧城市的建设对这三类人群的素质均有颇高要求。若实现普遍化智慧城市,对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也是持续增加,各种智慧系统的开发要求技术开发人员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这对社会的技术开发人员培养提出了高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离不开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局限于管理才能,也包括基本的技术素养,这无疑又是一项挑战。前两者只是城市人口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城市常住人口是智慧城市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能否正确运用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城市设施,能否跟上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对城市人口提出了素质方面的挑战。综上而言,对城市常住人口的教育与培训会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

[选自2015年第6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章《智慧城市在中国: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从人口学角度浅析中国智慧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作者:何蕾蕾、田飞]

1.下列对材料一中“智能交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智能化、网联化和协同化特点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正与经济社会关联领域高度融合。

B.需要构建从交通信息化到智能化的高度自主运输系统,以应对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

C.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技術发展使其扩展内容,提升技术,得到社会重视,迈入新阶段。

D.智能交通系统是载用工具、基础设施和环境与人的有机连接下形成的集出行、管理、运输、运营于一体的新型交通系统。

2.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拥堵情况排名前十城市的延时指数都超过了1.7,这意味着拥堵时段通勤时间是畅通时段通勤时间的1.7倍以上。

B.拥堵情况排名前十城市中北方城市数量远多于南方,可见南北方城市道路建设体系已经逐渐拉开差距。

C.从拥堵分布来看,拥堵现象不再只是一线城市的问题,它已经出现在各种规模的大城市中,不断加重的拥堵现象也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D.人口数量、汽车保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是否拥堵,而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是否合理也影响着城市的拥堵情况。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关积珍表示,提供支持智能出行服务是未来建设智能交通的首要任务。

B.在高速公路迎来“智慧通行”时代过程中,逐渐显现的ETC业务服务品质不达标的问题亟待重视,力争让技术革新更好地服务人们的交通出行。

C.智慧城市所涉及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占绝对数量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产生的影响最大。

D.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持续拥入城市,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质与量提出挑战。所以对城市常住人口的教育与培训会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

4.中国智慧交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三

耿秋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统计局昨天(2019年10月18日)公布,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697798亿元,同比增长6.2%。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4%。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尽管前三季度GDP增速比上半年小幅放缓0.1个百分点,但这一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依然是名列前茅的。

毛盛勇说:从收入看,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和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同步,还要快于人均GDP增长速度。

(选自2019年10月19日央广网《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记者:陈炜伟)

材料二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是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长时间最长的大国。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2018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上榜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超过美国。

我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8年,我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人全球产业分工。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是全球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基石,也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优势,始终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2018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45369亿元,相当于GDP的16.1%。在旧动能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没有失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动能的快速成长。2016-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从17.4%下降至3.8%,但计算机通信设备、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等投资增速分别加快0.8、1.4和1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降到10%以下,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5%以上。2018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连续多年保持50%左右的增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井喷”的背后,是新动能的加快成长,更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经济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选自2019年第10期《求是》文章《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潜力来自何处》,作者:马建堂)

材料三

随着我国经济三季报的出炉,个别外媒质疑中国GDP数据有水分,认为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速不可能达到6%。其实,这种论调是个别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老套路”。无论从实物量、关联数据等角度来看,还是从数据的真实性来看,我国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都是经得起检验的。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数据一直备受关注。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许多海外机构和媒体也都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了解读。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指出,我们国家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前进中所有问题的基础,所以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不能片面追求GDP,更不能像以前那样靠拼资源消耗去扩张,而应追求有就业的增长,追求结构优化和经济再平衡的增长,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追求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增长。这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解决温饱、安居乐业以后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开始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他还表示,下一步,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做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选自2019年10月23日《经济日报》文章《“6.2%的增速有水分”等论断站不住脚——我国主要经济数据经得起检验》,作者:林火灿)

材料四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备受保护主义困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科学把握经济形势,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尤其是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持续优化稳增长的经济结构。

2019年前三季度,总的来看,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濟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尤其是一些先行指标和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并不乐观。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全球增长预测。也有人据此表示担忧,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是否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们认为,还需做进一步综合分析。

首先,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增速放缓是大趋势,中国经济并非世外桃源,增速放缓并不意外。我国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2%,比上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对于这种小幅放缓,完全不必过度解读。更需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总量l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6.2%的增速仍是最快的。这是我们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的客观基础所在。

其次,从国内看,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依然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服务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发展、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7%.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10%,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1月至9月,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增长速度都在13%以上;等等。由此表明,当前稳增长有可靠的经济结构予以支撑,这是稳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

(选自2019年10月25日《经济日报》文章《进一步优化稳增长的经济结构》,作者:平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将始终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它是全球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基石,也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优势。

B.我国主要经济数据都是经得起检验的。个别外媒认为中国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不可能达到6%,这是个别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老套路”。

C.2019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虽然GDP增速比上半年小幅放缓,但这一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仍名列前茅,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很好。

D.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增速放缓是大趋势,但支撑國内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依然很多。有可靠的经济结构来支撑当前的稳增长,这是稳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这还要快于人均GDP增长速度,基本和经济增长速度同步。

B.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所以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也就出现了“井喷”现象。

C.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连续13年外汇储备余额第一大国,我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已超过美国,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国家。

D.我国要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科学把握经济形势,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合理区间把抓好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经济增速小幅放缓,完全不必过度解读。

3.我国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个别外媒又质疑我国GDP有水分,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材料三、四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的潜力来自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

阅读一

1.【解析】第一个小标题,若选“科研革命”显得太空泛。

第二个小标题,“优质革命”非原文表达的重点,原文重点在说产量。同时,可联系副标题,不难判断应为“产量革命”。

第三个小标题,“功能”重在说水稻的作用,而“品质”着眼于这一场革命的特征。同时,若选“功能”,也与副标题有重复。

第四个小标题,“色彩”仅侧重水稻的颜色,而“效益”强调了袁隆平院士团队为农民带来的实际贡献。同时,根据这一部分的首段(这一部分的中心段),也可以做出选择。

【参考答案】B

2.【解析】袁隆平院士毕生从事的研究是水稻,博物馆重点展示的也是水稻的历史、现状以及袁隆平院士在水稻方面的贡献,所以要选“传播稻作知识”;同时,博物馆是展示、弘扬、传承文化的场所,“弘扬农耕文化”切合该博物馆的特点,并突出了袁隆平院士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C

3.【解析】材料一,四个小标题的正副标题互相配合,构成行文的顺序,也是“稻田革命”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A

4.【解析】材料一,不是人物通讯,而是事件通讯。事件通讯以事为中心,入围绕事来写,一般一事多人。材料一写的是袁隆平院士在重庆的“稻田革命”,重在写“稻田革命”(事),虽以袁隆平院士为主要人物,但也写了参与该事的其他人物,如吴殿星教授等。

【参考答案】A

5.【解析】根据片头解说词的内容和标题,可以提炼出本材料的关键词为“科技”“中国粮食”“提升”等。

【参考答案】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6.【解析】整理答案时,要从所给材料中概括袁隆平及其团队的精神和贡献,答案不能脱离材料。可从精神与贡献两个方面总结。精神方面,可提炼出“创新”“奉献”“实干”三个方面的特质。贡献方面,可着眼于袁隆平及其团队在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推广”“成果”“地位”三个方面的贡献,回答要具体细致些。

【参考答/案】这枚勋章体现了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实干精神。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致力于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成为令人尊敬的“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阅读二

1.【解析】A项,“智能化、网联化和协同化”是智能交通与经济社会关联领域融合后所呈现的整体方向,而非智能交通本身所具备的特点,选项没有明确先后逻辑顺序。

C项,“得到社会重视”在材料一中对应的内容是智能交通“面向公众的智能化服务问题”,选项扩大了范围。

D项,根据材料,“集出行、管理、运输、运营于一体的新型交通系统”为智能交通的未来建设发展方向,而非目前已经形成的系统,选项混淆了已然和未然。

【参考答案】B

2.【解析】决定一个城市是否拥堵,主要不在于人口数量和汽车保有量,而在于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是否合理。通过图表中个别拥堵城市的规模(如哈尔滨、呼和浩特、长春等)便可获知,人口数量和汽车保有量并非决定城市拥堵的根本因素。

A项,是对图表中通勤延时数据的理解,该数值为正常通行时间的倍数。

B项,由南北方拥堵城市排名情况(北方拥堵城市远多于南方)可推知南方城市道路建设体系要优于北方城市,南北方城市道路建设体系已经逐渐拉开差距。

C项,由图表可知,交通拥堵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正在向二线甚至三线城市蔓延。

在观察图表时,要留心图表中提供的文字、数值等信息,同时要结合自身已有经验去推导未知信息,如此才能对图表把握得全面、准确、深刻。

【参考答案】D

3.【解析】A项,“提供支持智能出行服务是未来建设智能交通的首要任务”表达有误,在关积珍提出的未来建设智能交通的建议中,“提供支持智能出行服务”只是四条建议之一,虽然是第一条,但并不能主观臆断为“首要任务”。

C项,认为“占绝对数量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最大是无中生有。材料中并未对开发者、管理者、使用者这三类人群的影响程度做明确说明。

D项,“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持续拥入城市,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质与量提出挑战”在文中并未提及,而且与“所以……”无明显因果关联,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参考答案】B

4.【解析】首先,应注意面向所有材料,做到“全面撒网”;其次,结合题干要求在语段中明确答题区域,做到“精准捕捉”;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转换,做到“优化收网”。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材料三虽然是在具体介绍ETC服务上的漏洞,但需要将之提升到整个相关服务业的高度,才能与从其他材料中得出的结论在同一层次上。

【参考答案】②①在传统的交通运输系统上形成的智能交通系统存在局限性。②城市道路拥堵情况总体较严重。③ETC服务混乱等问题影响新技术发挥作用。④对城市常住人口的教育与培训会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

阅读三

1,【解析】此类题常见的设误类型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混淆时态、曲解文意、轻重失当、指代不明等。解答时,应首先找出选项内容对应的文本信息,对文本整体把握,尤其要注意同一问题在不同材料中的关联性阐述,要注意一些表示程度、范围的修饰语的准确含义。然后将选项与文本进行比对,从词语内涵、句间关系、观点与材料是否一致、推论是否合理等方面仔細推敲,看其是否一致。有的选项没有具体的对应点,要从整体上把握,深入理解分析。

A项,对应内容在材料二第2段,选项只是调整了语序,语意没有改变,正确。

B项,对应内容在材料三首段,选项只是调整了语序,语意没有改变,正确。

C项,前半部分表述与材料一一致,末句“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很好”属错误解读。材料三末段说“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D项,对应内容在材料四末两段,选项进行了概括,语意没有改变,正确。

【参考答案】C

2.【解析】A项,所述与材料一一致。

B项,错在强加因果。据材料二,“我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与“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不存在因果关系。

C项,“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国家”属无中生有,且语意不明。材料三说“我们国家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D项,错在偷换概念。“在合理区间把抓好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材料四“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比较可知,“在合理区间抓好发展”与“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是一个概念。

【参考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审清题意,紧扣所给材料确定立场、观点。紧扣题干关键词及限定的材料范围进行筛选。分点、有条理作答,不要遗漏要点。

“这个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二是个别外媒质疑。这两个方面有关联又各有侧重,应分别有针对性地作答。“看待”意思是“对待”,答案应包括“怎么看”和“怎么做”两方面。“结合材料三、四”,则明确了筛选信息的范围。

【参考答案】①质疑我国GDP有水分,这种论调是个别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老套路”,我国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都是经得起检验的。②我国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对于这种小幅放缓,不必过度解读,过于担忧,而应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增速放缓是大趋势,中国经济并非世外桃源,增速放缓并不意外。而在全球经济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增速仍是最快的。从国内看,支撑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依然很多,稳增长有可靠的经济结构予以支撑。③不可因眼前成绩而放松努力。我们国家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科学把握经济形势,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持续优化稳增长的经济结构,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4.【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应仔细阅读材料,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干筛选材料,合并同类材料,提炼归纳要点。

【参考答案】①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正确,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②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③我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优势,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④新动能的快速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井喷”,为经济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⑤有可靠的经济结构予以支撑。

猜你喜欢

提升科技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