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四圆同心”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2020-06-21王成端程碧英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

王成端 程碧英

摘 要:随着应用型高校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机制逐渐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在长期实践中,四川文理学院构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育人机制,实施了“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力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回应了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期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机制;四圆同心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一大批地方本科高校聚焦区域经济社会新发展,转型到应用型高校建设,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有效促进应用型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各省各地还纷纷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但是,“应用型”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一所高校是否为应用型高校,需要相应的育人机制加以支撑。同样,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也需要建立科学的育人机制才能得以实现。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机制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就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这其中,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最为完善。李晓林分析指出,德国围绕着知识构建、素质锻炼、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建立并形成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从全日制国民教育到成人教育,从社区学院到一流大学的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体系[1]。由此可见,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人才培养理念与体系建设非常重要。赵浩华就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指出,區别于传统的知识本位与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力本位教育是当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趋势和热点,它强调以能力获取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2]。具体操作上,大都采取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实现“责任共担”。即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作用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同趋势[3]。

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引发了许多学者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应用型人才育人机制的探讨。黄达人以安康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20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建设应用型高校作为典型案例,并进行了追踪研究。他在《大学的转型》一书中提出,应用型高校是有不同层次上的要求的,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的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应用型高校更高的要求是将学校融入国家的创新体系,融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协调发展之中,为国家创新提供技术支持,而且所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强调对于岗位的适应性,而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这在很大层面上解释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

在向国外应用型高校学习办学经验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机制多有创见。张新科在借鉴欧美工程教育模式和经验基础上,提出创新构建“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理念,全面实施“由个体到整体、由单一到综合、由表象到本源”的系统化改革,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5]。具体实践中,宁波财经学院打造以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构建以应用学术型为主的教师队伍;常熟理工学院通过共同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共同搭建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平台;山东协和学院通过做强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应用型本科教育;常州大学以2.0版产业学院为载体,提升教师从“服务”向“引领”转变;合肥学院在研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特征基础上,强调需求导向,树立知识输出导向理念,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模块化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强化以“学”为中心,实施“双聘双挂”制度,打造高水平产学研平台[6],充分彰显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如今,随着应用型高校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一大批应用型高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机制,育人成效显著增强。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也备受关注。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该如何建设?王洪才指出,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并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型,而是在实践中建构的[6]。所以,鉴于不同高校对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不同认识,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方才展现出生机与活力。

二、“四圆同心”育人机制的主要内涵

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教育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7]: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这四个问题历来被看作是课程设计的理论根基。但我们认为,一套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其实就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要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是一项涉及学生、教师、环境、社会等多个因素的系统工程,如何在充分把握国家、社会、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基础上,科学建构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在近年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道路上,四川文理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经验基础上,构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育人机制。这四大要素就像四个圆,既独立存在,分别发挥重要作用,又通过大学管理和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相互影响[8]。“四圆同心”育人机制着力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学生主体:充分激发学习内驱力

学校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管理折射学生的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向管理要质量。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采取措施,把学生是否满意、学生是否受益、学生是否成长作为我们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考核点。在制度建设上,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通过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充分保障学生权益,充分体现学生诉求,充分促进学生成长。同时,加强“三全育人”,做好常规管理,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培养规格以学生能力为重点。培养规格体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为其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必然强调应用性,应用性更多体现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体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中,高等院校和企业的认识高度一致,均把“将专业知识、专业理论转化的实际应用能力”排在了能力结构中的首位,而学生群体则将“学习思考”“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自我身心调适”“信息处理”等公共能力排在能力结构中的首位[9],这也说明,能力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居于首要地位。除了常规课程教学突出能力导向外,我们还实施了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制度化、常态化。

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学生主体,对教师来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从“教师教了什么”向“学生学到了什么”转变。教师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既有基础,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坚持学生主体,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广泛开展探究式、互动式、项目化教学,融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形态,打破沉默单向的课堂。同时,坚持学生主体的教学还要落实到每门课程中,做到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课程清单,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案,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2.教师主导:实现高水平教育引领

与学生主体相对应,教师主导重在明确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从现代学校教育来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管理者、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对话者和促进者[10]。我們强调教师主导,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导者,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教师的以身示范、身正令行、言传身教都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无形力量。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需要教师娴熟专业的实践操作运用,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践课堂的科学指导。所以,学习路上的释疑解惑,成长路上的心智成熟,面对困难的心理疏导等,教师在显性和隐性课堂都引导着学生的成长成才。

改进优化教学方法。应用型高校不同于一般本科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应用型高校的首要目标。因此,本着目标引领原则,教师主导还体现在教师要不断改进优化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知识学习转向丰富的应用实践。课堂教学中充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把学习内容问题化、任务化、项目化,强化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型教学形态,通过共享在线教学资源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甚至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加工、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才是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的引导者,才会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构建多元考核方式。考核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延伸,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充分彰显人才培养中的过程管理。一是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比如考核学生的文献阅读量、参与项目研究的情况、参与讨论和课堂答问、参加相关专业实践活动等,这些学习过程都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重视对学生的能力考评。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学科专业竞赛等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三是注重结果评价。学生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强化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实验操作、认证评价和成果评价等方式进行。

3.环境育人:打造立体化成长空间

“环境育人”中的“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的各类建筑景观、公共服务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管理制度、学术氛围、人际关系、文化心理等精神环境[11]。可见,环境由外在的物质环境、内在的人文环境和活跃的网络环境等共同构成,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打造文化浓厚的物质环境。首先,充分挖掘区域地理文化的育人价值。四川文理学院地处四川革命老区东北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此浴血奋战,因此,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其次,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建筑和自然景观。学校每栋建筑的命名都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校园里的雕塑、园林等,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物质氛围。再次,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有序管理,整洁卫生,标识清晰,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通过打造宜人的外在物质环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发奋学习和健康成长。

营造勤学奋进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要体现时代感和人文精神,通过校园的人文氛围加以体现。一是凸显办学精神,并让校训校歌深入人心。学校根据自身艰苦创业历程,结合革命老区精神,总结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凝练出“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并以校歌《凤凰欲飞》作为上下课铃声,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二是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以良好的教风带学风,形成优良的校风。三是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通过开展大学生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演讲赛、辩论赛、“三走”体育活动等,活跃校园气氛,打造青春阳光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作为教育场域,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建设都很重要。现代青年的成长与网络环境息息相关,创设文明健康、资源丰富的网络育人环境尤其重要。蒋广学在《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一文中指出,整合不同的育人场域出发,把握作为特殊人际互动形式的“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这个育人本质链条,强调受教育者在接受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自我消化,进而影响着观念的生成、价值的塑造和行为的导向[12]。为明晰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主体的文化需求,我们成立了党委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部,通过“两微一端”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多维互动实现育人功能。

4.社会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社会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方位“社会合作”,把开放办学落到实处,树立教育共同体意识,将行业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作为与高校同等对待的共育主体,共襄立德树人新大厦[11]。

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对标国家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要求,又要充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又要充分考虑社会市场需求,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特别是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只有如此,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充分接轨产业行业现实需求,再通过具体的教学计划加以落实,通过因地制宜的教学实践予以实施,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共建实践实训教育基地。重视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鲜明特征,也是提升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我们强调合作育人,自然将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实训教育基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构建高效互动的政策驱动、产学投入、研学互补、学用结合的实践基地共建机制。一方面,学校依托校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产教融合。另一方面,学校自身筑巢引凤,创造条件引进企业入驻。合作开发企业课程,合作编写教材、教辅资料等,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协同建设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事业单位专家互聘机制,建立统筹协调的项目主导、团队协同、以人为本、学科对接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我们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到校兼职、授课,另一方面派遣学校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兼职,把课堂设在生产一线,实现教师队伍合作培养,互聘互助。

合作推进管理育人。强化社会合作,还要在管理层面深入推进。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加强深度合作,建设互惠共赢的政府引导、资源共享、协议约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实现成果共享的需求驱动、共同投入、联合攻关、风险共担的合作科研共赢机制,使之参与学校建设与过程管理。比如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等,使之发挥在育人过程中的决策咨询、共同管理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和反馈机制,让高校与社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成为常态。

三、“四圆同心”育人机制的实践

1.确立“三心四能五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2015年以来,学校积累多年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明确了学生、教师、环境、社会四大框架下的逻辑建构。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具化了育人机制的实质内容。“三心”即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和强烈的好奇心;“四能”即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五复合”即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复合。

做好“三心四能五复合”人才培养,与之相应的是构建“应用学术型”教师队伍。作为应用型高校,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应用型学术能力,对产业的运行规律和面对的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才能保证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13]。

2.推行“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明确了“三心四能五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后,学校积极开展了“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学校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知识结构模块化”原则,结合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科学设置了通识核心知识、通识实践能力、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复合素质培养等七大知识结构模块。在此基础上,課程体系设置了相对应的七大课程模块,即通识核心课程、通识实践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复合培养课程。在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特别注重在对应国标和行业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体现“知识结构模块化”原则。

其一,课程体系向“能力导向”转变。无论是2016版还是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都加大了对通识实践课程、应用实践课程和复合培养课程的设计比例,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持续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能力素质和人文品格。

其二,教学过程向“学为中心”转变。学校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在实施“文理一流课程”建设工程中,广泛开展讨论式和项目化教学,结合各大线上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融入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获得感。

其三,考核方式向“过程评价”转变。推进动态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尊重专业差异和课程特色,充分吸收企业产业行业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重视学习过程记录和评价管理。推行评价方式多元的“一科多考”,加强试题库建设,推动教考分离,倒逼教师教学观念更新。

3.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学院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学校充分结合区域发展与产业资源,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力度,通过产教融合方式改进专业教学和实践实训方式,拓展办学资源。2016年,学校根据当前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实际进行了学院重组和机构改革,建立了智能制造学院、康养产业学院、生态旅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音乐演艺学院,以及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巴山作家群研究院等,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实现服务地方的办学职能。

其一,推行政产学研用合作。建立统筹协调的项目主导、团队协同、以人为本、学科对接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财经管理学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植物产业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文化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院和学科平台优势,结合地方产业需求,转化应用型高校智力资源,以项目研究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致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

其二,持续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发展。促进产业学院同相关企业行业产业领域的合作,完善多元化合作育人机制。对接地方先进制造、材料加工、化工制药、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等产业集群需求,加大产业学院科研平台共享力度,既提供技术支持,也提供文化咨询。加强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建立“一专业一竞赛一企业”“一课一展一演”机制,建立校内外示范性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历练与提升专业能力。

4.开展“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总的来说,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工作的方式上缺乏创新,教学理论滞后,没有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14]。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诉求存在相互割裂现象。这一方面缘于教学方法单一,另一方面缘于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

学校在深入调研大学生创业诉求基础上,构筑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开展了“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以课程平台、实训实践平台、扶持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协同开展。其中,第一学年讲授创业理论课程,解读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讨交流创新创业案例;第二学年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班,增加模拟训练内容,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第三学年加强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投入团队项目研发;第四学年为集中实践期,完善项目研究,实行成果路演和转化推介创新创业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林.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育人视角[D]. 长江大学,2017.

[2] 赵浩华.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启示——基于能力本位视角[J]. 成人教育,2018(6):81.

[3] 张兄武,徐银香. 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的探析[J]. 江苏高教,2011(4):102.

[4] 黄达人. 大学的转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8-9.

[5] 张新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实现路径[J]. 江苏高教,2017(5):38.

[6] 孙惠敏,江作军,盛振文,等. 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实践探索(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19(3):15-23,14.

[7] 拉爾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论[M]. 施良方,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

[8] 王成端. 地方院校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0):51.

[9] 路利云,董慧. 地方院校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证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5):65.

[10] 闫旭蕾. 教育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61.

[11] 刘学忠. 地方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新探[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9):68.

[12] 蒋广学,张勇,王志杰. 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6(10):40.

[13] 叶飞帆. 产教融合: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标和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22):50.

[14] 白静.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78.

[本文系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应用型高校‘四圆同心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G2018-859)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
组织系统优化设计:辅导员育人机制构建的有效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