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民收入的八条建议

2020-06-15娄火明

杭州 2020年9期
关键词:区县农家乐农产品

娄火明

据统计部门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近半数的农村居民表示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其中,占农民收入85%以上的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由于农产品销路与农民务工出路这“两路”受阻,影响最大。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农民收入关乎全面小康的成色和乡村振兴的底色。在政府财力和农民收入双双吃紧的背景下,有些需要拓宽思路持续深化,有些需要解放思想特事特办。结合杭州实际,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着力,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

强化协作促增收。以产业协作为核心的区县(市)协作是杭州首创,也是杭州优势。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把协作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一是延伸区县(市)农产品“进城区”“进社区”至“进小区”。应进一步稳固“微信群+基地直供团购宅配”模式,加大农产品信息推送和对接力度,增强“团购宅配”与种养基地的黏性。二是尝试城区和结对区县(市)企业之间“共享员工”。面对春茶采摘等季节性用工紧缺问题,老城区茶叶销售企业和门店可尝试与区县(市)茶叶基地结为合作伙伴,实现员工共享、信息互通。三是定向招工。利用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和疫情相对较轻的优势,城区和协作县市协同出台定向招工、定向用工、定向补助等优惠举措,鼓励市域内企业优先录用本地农民就业。

强化结对促增收。“联乡结村”是杭州解决欠发达乡镇和经济薄弱村短板的一项创举。一是帮扶集团要将帮助结对乡镇销售农产品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单位食堂定向采购、工会福利定向采购等方式,确保结对乡镇的农产品不仅不积压,而且实现优质优价。二是被帮扶乡镇要组建专门的服务平台,根据“订单”协助集团单位统一采购。平台开支可用一定比例的帮扶资金列支,所得利润全额返还村集体。三是机关干部在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和“助万企帮万户”活动中,要将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加快农民增收作为主要内容部署推进。

定向消费补贴促增收。在当前“稳物价”和“促增收”双重要求下,发放消费券虽不是首创,但不失为一个“救场”的选项。一是市县两级发放“助农增收消费券”,所需经费在市县两级年度支农专项中列支。消费券采用政府为主、农业经营主体为辅的方式实施,农业经营主体自愿参加。二是消费券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分别制定管理办法并统一设计制作,可在市域内有经营资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使用,一般农户可由村或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统一销售。三是消费券仅针对销售杭产农产品或本地农业企业加工的农产品,既可用于省直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也可适用于杭州户籍的居民个人团购。

加大培训促增收。素质提升是农民提高经营性收入的关键。一是加大培训的实用性。政府要以绩效为导向实施对农民技能培训机构的补助。二是加大培训的精准性。围绕需求办班,变“我有你点”为“你点我办”,重点在技能的精准、对象的精准和需求的精准上做文章。三是加大培训的超前性。强化农民就业形势和就业渠道的研判,注重农产品抖音直播、淘宝直播、微团、主播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四是加大培训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对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居家培训、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培训,重视采取田间教学、现场传授、典型示范等方式实施培训。

增加就业促增收。就业是增收的根本。一是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纾困工作。要坚持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一起抓,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推动上下游供应商、物流渠道的协同复工。二是完善“两进两回”政策措施。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注重政策、科技和人才的精准下乡,金融组合下乡和工商资本带项目下乡。三是加快乡村创业创新。实施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创客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乡村产业孵化器建设,建立农村产业技术平台,推动农村创业主体互通互享。四是助力区县(市)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提高农民就地就业、就近就业和居家就业的比例。

着眼乡村休闲促增收。以“农家乐”“民宿”为主体的乡村旅游,既联结了生产与生活,又惠及农民与市民,是最好最大的带货平台、消费平台、生活平台和致富平台。一是出台农家乐集聚村专项扶持政策。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与乡村休闲产业直接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农家乐等乡村第三产业减租、减息、减税、减费和加大融资增信力度等政策措施。二是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探索创新运营商唱“主角”,村集体做“股东”,村民当“主人”的“合伙人”运营模式,抓住“休闲淡季”在完善设施设备、提高餐飲和接待等服务能力等方面强化改进。三是促进疗养消费。今年市县两级政府组织的疗休养,除安排到结对帮扶地区外,建议原则上都安排在区县(市)农家乐和民宿。通过放宽范围、互换互认、加强指导,尽力帮助农家乐经营业主协调解决在接待疗休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新业态促增收。近期,省委要求全省要谋划推进一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的举措,把被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一是小吃促消费。推进农家小吃进社区、进酒店、进高校、进超市、进会展,培育农家小吃“伴手礼”和“小吃伴侣”产业链,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二是节庆促消费。每个涉农区县(市)打造1~2个可持续、综合性、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推动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创意农业、民俗文化、农产品采摘的深度融合。三是康养促消费。发挥山区森林生态优越、耕地类型多样和高山小气候多样等特点,发展具有绿色生态、健康保健等特点和功能的康养产品。四是电商促消费。围绕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一批管理规范、市场辐射力强的电子商务专业村以及示范企业。

关注低收入农户促增收。今年,全省确定的目标是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同时要消除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现象。一是“点对点”联系,“一对一”解决,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小康”的目标。二是通过减租、减费、减税等手段,大力扶持对来料加工业。三是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扩面提质,确保不出现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现象。

作者系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猜你喜欢

区县农家乐农产品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超八成区县可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全市各区县选民登记工作全面启动
农产品争奇斗艳
开发学业增值评价报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