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大脑:“算力时代”的治理机遇

2020-06-15王坚

杭州 2020年9期
关键词:协同杭州大脑

2019年9月,我在伦敦曾经拍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的内容是呼吁人们关注清洁水的问题。描述的是,在英国,每一户家庭每天消耗的水量大约是16桶。而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一户家庭每天究竟需要消耗几桶水,也就是资源消耗问题。生活在一座城市的我们,人均消耗多少资源才是合适的量?如果我们每天只需要4桶水却耗费了16桶,那就是极大的浪费。

数据汇集的城市需要一个大脑

从治堵开始,杭州的车辆日在途量从未少于五万辆,这是一座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大脑概念的提出,让所有人重新审视过去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杭州的交通为例,数据显示,作为一座车辆保有量约300万辆的城市,在非高峰时段,杭州实际道路上只有约20万辆车,而高峰时段的杭州,道路上实际也只有约30万辆车。从300万辆车变成了30万辆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非常值得深思,其实质就是一个时空配置问题。

我曾经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监控摄像头与信号灯之间的距离。因为监控摄像头所记录的交通流量,从未与信号灯产生联系。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类似的交通控制弊端,如不堵车的时候仍需等待很久的红绿灯,红绿灯的本质是时间资源的优化,而在空间、资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唯一可调节的便是时间效率。

另有一份数据显示,杭州每一个停车位平均每天会被约10辆车停泊,然而,在杭州不少重要的公共场所,一个停车位甚至一整天都没有一辆车停泊过。这些数据显示了,我们的部分公共资源使用效率非常低。同理,在旅游行业,大部分的游客都将时间浪费在了等待上——等待付费、等待入园,等等。在很多城市,高铁与公交系统对接的效率也非常低,杭州淳安曾经进行过一次实验,将公共交通系统与高铁系统进行对接,这一对接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通过城市大脑,数据变得更为清晰,配置变得更为高效。我们可以看到, 2019年、2020年杭州车辆的日最大在途量;我们可以看到,杭州的用电量在疫情之后如何逐渐从负数转为正数;从2019年9月开始,我们每天能够看到,准确、即时的杭州发烧门诊人数,这些数据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治堵到治城,杭州的生命指数每天都在发生不间断的变化。当这些数据汇聚在一起时,反映了一座城市最基本的情况。

城市的算力带来了城市的幸福感

数据、数据资源,其背后有很深刻的涵义。城市大脑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数据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将被完善,进而转换成空间资源。

城市大脑中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落地到城市治理上,都将是非常具体的。例如 “一键护航”。当一辆救护车驶出,此时,城市交通系统与医院系统联动,救护车一路前进,被进行了路权的优化,不存在所谓“闯红灯”概念,更避免了一些事故。通过数据计算,救护车到达医院的时间大大缩短,预计可以节约1/2的时间,而减少交通事故本身也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契合了这样的发展思路,我们的公交控制系统将更合理地调配交通资源,不占用过多的公共资源也能达到公交专用道的效果。

2018年的时候,数据统计杭州大概有72万个停车泊位,但这只是一个数字,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车位具体分布在哪里。2019年,在城市大脑的系统里,我们能够看到杭州的车位大约是50多万个,而到2020年,在城市大脑的系统里面,数据显示是92万个,比之前统计的多了20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城市大脑正是从“数数”开始,数出了真正的为民服务。

以杭州东站为例。杭州火车东站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客运枢纽之一,年均客流量达2.6亿人次,每年进出停车场的车辆大约为2800万辆。长期以来,人们在东站找车位、排队缴费花费的时间较长,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车站东西两边的停车场停车位比例不均匀。城市大脑在数清泊位后,把原本的3667个停车位变成了4298个,东西两侧的停车泊位比从原本的3:7变为了5:5。所以,不盘点就永远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被浪费的资源。

另一个案例是湖滨跨年活动。数据统计,2018年,杭州湖滨的跨年活动预测安全人数为3.8万人,2019年预测为8万人。如果用其他城市的标准衡量杭州的湖滨跨年晚会,这场活动大概率是会被取消的。然而,杭州决定保留湖滨跨年活动。事实上,正是杭州的数字化能力决定了这座城市有能力举办这样的活动。2018年,180分钟内疏散了3.8万人,2019年,最高峰时,100分钟内疏散了4.8万人,其奥妙就在于人流和地铁班次的匹配,且地铁班次、公交班次及其位置也相匹配。

杭州是移动支付之城。2019年6月,40%以上的人进出杭州东站仍使用现金支付停车费,这样的状况与移动支付之城的定位并不相符。而从现金收费到电子收费,正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如今,杭州东站的现金收费通道已经从20个减少为4个,收费人员则从48人减少为12人。数字赋能不是一句空话,其能量非常巨大。当数据转变成一座城市的活力,老百姓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城市的算力将带来最好的治理结果

城市大脑正改变着世界,其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系统平台。当数据成了社会资源,数据质量就是工作质量的体现。例如杭州的每一个市直部门、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系统,在数据资源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因此,部门的工作质量也体现在系统的数据上。第二是中枢系统。中樞系统就是业务协同和数据协同,这部分是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的关键,是治理能力的体现。第三是场景,即跨部门的协同,民生、基层、惠企“三个直达”。事实上,城市大脑改变了大家对基层治理的看法,创造出了两个名词——场景和直达。很多软件开发者说了十几年的场景,却没有真正理解城市场景的意义。事实上,只有跨部门协调的应用才能真正称之为场景,这之间的协同系统形成了城市大脑的中枢架构。每个部门有自己的系统,且通过中枢系统来进行不同的协同,业务协同、数据协同等等,这些协同的能力和结果都将反映在数字驾驶舱上。那么,第四就是数字驾驶舱,它是数字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杭州有另一个成功案例——“亲清在线”。3月2日,这个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上线运行,使得政府服务常态化直达所有企业和员工成为可能。以职工500元的住房补贴为例,传统的兑付方式和流程是:两次申报、三级审核,从开始申报到最终兑现,从员工到企业、区县部门、市经信局、部门联审,最后汇款至企业,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递交7份材料。而当前的线上兑付方式,从平台匹配到企业确认,最后即时兑付至个人,企业确认的信息仅3项。“亲清在线”上线后,很多拿到补贴的员工均表示:曾经的自己甚至不清楚是否符合审批条件。

在杭州市江干区,大约有1.1万名在册的残疾人,在使用了“亲清在线式”的补助政策后,实现了从“多环节审批”到“零环节审批”、从三个月的审批时间到“零审批时间”的跨越。2020年4月29日17点32分,第一笔针对困难家庭的大病一次性补助2500元兑付成功。“让数据成为盲人的眼睛、聋人的耳朵、肢残人士的手和腿”,这正是一座城市数字赋能现代化治理的体现。

“亲清在线”正是通过中枢系统实现了一次跨部门的协调,从技术角度来说就是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亲清在线”上线后,API统计项显示,累计调用次数是168.5万次,调用跨部门API次数最多的政策主要是引导解决双职工家庭“看护难”政策、补贴商贸服务企业政策、发放员工租房补贴政策等。

我们看到,通过城市大脑数字赋能,政府直接与80万家企业产生联系,直接服务于15.7万家企业以及65.4万人次员工,起到了民生直达、基层直达、惠企直达的作用。政府与市民间的距离正越来越近,这是城市大脑最好的治理结果。

本文系王坚在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暨平安杭州工作推进大会及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经本人确认

猜你喜欢

协同杭州大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京津冀协同发展
杭州旧影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