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06-15赖宇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6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绘本阅读

赖宇锋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老师不断创新绘本阅读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绘本阅读

一、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农村环境与大城市环境有所区别,学生们自然在学习上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如,经济条件约束着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学生们得不到更多的学习资源,阅读的书籍有限,造成视野不开拓,知识面狭窄,对阅读没多大的兴趣。只能在学校认真听老师授课的知识,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学生们对阅读的需求。

农村学生父母的工作以务农居多,农忙时节忙着农活,无暇管教自己家孩子的学习,自身对知识所学不多,谈到教育子女,只能靠学生们自我的学习能力。在家庭中,学生缺少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外阅读的情况属于自由状态。受限阅读书籍的来源,学习自觉性不高,众多原因造成了农村学生阅读能力较差。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兴趣是第一步

农村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这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帮助,提高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是阅读的第一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比语文老师在讲台上讲300个故事,作用更有效。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呢?在农村教学中如能多推广绘本阅读教学,是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利好。利用绘本故事书的图画,吸引学生的眼球,即使学生读不懂文本的内容,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画,加深故事书的理解,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绘本阅读教学课中,笔者把《吃书的狐狸》带进了课堂,首先把绘本《吃书的狐狸》提前打印给学生看,让学生完成课前学习单,课前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你对狐狸的印象是怎么样的?狡猾、奸诈、阴险。对,它有时候是《狐假虎威》里狡猾的狐狸,有时候是《小王子》里聪明的狐狸,有时候是《聪明动物城》里幽默的狐狸,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只与众不同的狐狸。”这样学生就会很好奇,这究竟是一只怎么样的狐狸?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反问学生狐狸先生是如何吃书的?突显它的与众不同。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单,知道狐狸先生非常喜欢书,它的喜欢实在是与众不同。它总是先把书从头读到尾,然后在书上撒一点儿盐和胡椒粉,再一页一页地吃到肚子里去。初次了解到狐狸先生吃书的情景,不禁会想着狐狸先生还有哪些趣事发生。

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良好的阅读兴趣,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到了三、四年级,农村学生已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良好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主动阅读。

(二)写阅读笔记加深对阅读书籍的认知

学生看完一本绘画书,大概了解了一本书的大致内容,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就觉得是看完了一本书,让其说说故事内容,也只是说上那么几句,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喜欢?甚至是故事的人物形象也说不上,更别说加深理解书本所要表达的内涵。

写一篇阅读笔记,对学生读完一本课外书籍,起到剖析课外书籍的作用。阅读笔记包含作者、阅读时间、阅读书籍来源、阅读学生、好词好句积累,摘抄优美句子、最后是写出关键的阅读感受或者是明白的道理。通过写一篇阅读笔记,学生原本记不住作者的名字,会再回头翻看作者是谁,出版社、主要情节等等,这相当于小读者理清阅读书籍的思路,学生写出阅读感受,细细品味书中的奥妙。在《吃书的狐狸》绘本阅读课当中,提问学生:“为什么狐狸能成为大作家?”学生就会去感悟狐狸平时在图书馆看书的情景,一边看一边吃,领悟出狐狸先生是看了很多书籍,积累了很多知识,才能成为大作家。学生写阅读感受时,就会联系狐狸先生平时吃书的情景,领悟出“读书破万卷,下笔才如有神”,平时多读课外书籍,多积累知识,把知识装进了小脑袋里,这样我们也是一只“吃书的狐狸”。

(三)科学构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农村知识面不广,接受新鲜的事物能力不高,受到环境的影响,见识也是相当不广的。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叫上讲台读课文,已经是面红耳赤,声音小的可怜。对于一些没读过的书籍,更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构建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的同学组成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一张桌或者前后桌一个小组,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火花,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应发挥组长的职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的讨论,合作实践、合作操作。教师在绘本阅读课时,抛出问题,让学生进入到讨论环节。作为授课老师,要及时巡视课堂,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的引导,掌握学生的第一手重要的信息。回答问题时,也是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或者是小组长推荐,充分调到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农村学生虽然接触外面的世界机会很少,性格比较腼腆,但他们同样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在新的知识中遨游。教学过程中可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例如,想象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当你看到大卫·科波菲尔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魔法师该多好;当你感到寂寞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所有的玩具都会讲话该多好;当你看到车祸夺去一个个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有一种仪器像张衡的地动仪一样会预报危险该多好……如果把各种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的奇思妙想大胆地写下来。此时的学生们的思维产生巨大的思维碰撞,想象出一幅幅美妙的画卷。

三、结语

农村阅读教学,需要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喜爱阅读,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者创新绘本阅读教学模式,打造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爱上阅读,用文字记录阅读的书籍,从而加深对阅讀书籍的理解,了解到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雪丽.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学[J].周刊,2018(15):123-124.

[2]李婉婷.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9.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绘本阅读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