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仇英《桃源仙境图》中构图的形式美研究

2020-06-15毛宇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桃源构图

毛宇

摘    要:《桃源仙境图》是仇英在明中后期所作的最具代表性意义之一的作品。本文从中国山水画画面构图的经验角度出发,基于画面构图的特点和形式美学的规律,来解析此画中构图的形式之美。

关键词:桃源;构图;取势

绘画艺术的创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内容,二是形式特征。在艺术创作中,精神内涵与表现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中外美术史上历代优秀的美术作品都证明了这一基本原理。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这幅画才会有欣赏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一直被各大画家所创作,借避世的桃源生活来象征自己的理想情趣。到了明代,以桃源为主题的山水画更是在吴门画派中兴盛起来,其中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为主要代表。

一、构图方式的艺术韵律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在读桃花源记的时候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画面都会不同。正因为如此,主观性因素是视觉心理的决定条件,这导致了在构图艺术中近似的架构由于作者的内在学养差异,以及赋予的内容与艺术追求的不同,而给予观者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

仇英《桃源仙境图》中的内容主要是以桃源为主,描绘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居环境,所体现出的精神是画家思想境界的升华。整幅画的描绘手法工整细致,画面中无论主体的人物,还是点景都历历可数。此画以深远法为主的构图法则,分为前景、中景、远景每个部分都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画中一共分布了九个人物,运用了移步换景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了可居可游的意境效果。

画面中处处遵循着S形构图法则,人物的安排节奏紧凑,从前景向后景层层推进,充满了韵律之美。前景中一共出现了五人,身着白衣的三人为主,两名侍从为辅,主辅相生相成。三人临溪而坐,听着琴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自然山水中怡然自得,体现出了超然物外的文人思想。中景左边部分的人物背对着观者,只能看到侧面的半张脸,右肩上用长棍担着像是行李,又像是挂着一壶酒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从整体的动作形象来分析并不会觉得匆忙,反而塑造了一名潇洒漫步的旅人形象。右边部分是一片松林,共有十六棵。松林掩映中有两个戴着斗篷,挑着东西的农夫在相互交谈。远景的部分有一个倚靠在扶栏上似在欣赏云水的文人形象,颇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

整幅画中出现了白衣飘飘的隐士、侍从、行于山间的旅人、挑着杂物的农夫、凭栏赏景的闲人。多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同在一幅作品中,且不显突兀,这与明朝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桃源仙境图》作于明代中后期,这个时代的文人历经了两代朝庭的黑暗统治,对仕途充满了失望。许多的有名之士纷纷弃文从贾,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市场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风气发生了改变,艺术开始走向大众化。文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拥有了朴实的生活气息,以致多种人物形象共处于一个画面具有了合理性。

画面中动静结合,人物为动,建筑为静。整幅画一共有四处建筑,分别布局在中景和远景,采用了界画的写实手法。建筑的排列遵循S型的法则,在画面中随着山脉的走势缓缓流动了起来。中景部分建筑的造型样式与古代皇城的宫殿如出一辙,如此华丽的宫殿点缀在山间野景中,若用我们现实中的固有观念来分析,必定会觉得格格不入。然而跳脱出真实的环境,用这种形式来表现仙境,则在和谐中增添了奇幻感,突出了“仙境”的主题。此外,云水作为画面中的透气点,使画面虚实相生。山本静,云水流则动,仇英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间接的体现出了画面的动势。

二、置陈布势的秩序美

“势”,即是在画幅中以主体创造精神营造的运动倾向。这在山水画中有鲜明的体现,不同的景物形成了不同“势”的形式感觉,这是一种自然的“势”,是景物本身所固有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取势,如北宋范宽的山水画多取景于陕西关中一带,这些地方的山高大、险峻、雄奇;所以他画中的“势”多以高山为主,气势雄壮。而董源的画作取景于江南地区,江南并无陡峭险峰,全是平峦缓坡,因而他画中的“势”平远幽深。

仇英《桃源仙境图》中的山峰也是取景于江南,画面中的“势”寂静幽深,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而起承转合的合理布置,则使势具有了可赏性。“桃源”与“仙境”是画面中表达的主要内容,构图、设色、笔墨则是表达的形式。作为一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画面,不同的朝代及画家笔下的桃源景象都有不同的内容,置陈布势尤为重要。

山水画的起承转合在表象上看不如花鸟画清晰可辩,但将其构成脉络加以概括,仍有律可循。因此,解析此图中的起勢关系需要从整体出发。此画中的桃源主要体现在前景中,在小溪的两边各分布了三三两两开得正艳的桃花。前景中有一棵弯曲于木桥之上的桃树,桃枝从右向左伸展开来。木桥上有一名双手捧着“瓯”的侍从徐徐向左方走来。这代表了画面中“起”的开端,与前景中卧游于山间的三位抚琴、听琴的隐士和站立于旁边的侍从相互呼应,一起构成了画面中“起”的部分。中景部分的山峰、行于小路上的旅人为“承”;右边山峰一角后的松林、两名挑担的农夫、延绵向后的两座宫殿为“转”;远景中C字形的山峰、房屋、低头赏景的文人、左边的印章为“合”。此图中的点睛部分蕴含在“起”的部分,以三位白衣隐士作为主体,突出“仙境”的含义。

结语

作品《桃源仙境图》展现了仇英的理想桃源。借用“桃花源”,通过对江南风景的真实再现,运用了青绿设色,兼工带写的艺术手法,代表了明代时期的山水画在构图、设色、笔墨等全方位的成熟。整幅画以三位白衣隐士为主,其余六位不同身份的人物为辅;景物以青绿山峰为主,四处亭台楼阁作为山与山之间的连接之物为辅。主次呼应,既不破坏作品结构的整体节奏,又打破了作品结构的单一性,使构图更好的表现其内容,展现其构图的形式美。

参考文献:

[1]王朝闻.中国美术史明代卷[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0.

[2]韩玮.中国画构图的形式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3]黄燕燕.仇英《桃源仙境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4]王浩冉.仇英《桃源仙境图》神仙境界的成因[J].艺术研究,2019.

猜你喜欢

桃源构图
陶情偶寄
花都春行
罗圹增
陶渊明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