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2016-11-02孙钰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7期
关键词:景别构图艺术

摘 要:电视剧《潜伏》是一部戏剧冲突强烈的作品,剧中的勾心斗角、伪装、绑架、窃取情报、暗杀、救同志、杀叛徒一系列紧张而又刺激的情节把一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个特殊的工种所经历的腥风血雨通过电视剧画面技术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上想法构思精妙的产物,更是一种技术上的成熟,脱离技术是成功的电视剧作品不能称之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本文将从主旋律信仰的贯穿和演员选取角度首先进行艺术层面上的分析。其次对该电视剧技术层面上精妙之处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画面色调景别和照明特色进行阐述。

关键词:艺术;技术画面色调;构图;景别;现实主义照明理念

作者简介:孙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2013照明艺术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3

序言:

《光影大师》中说到:“电影也是一种技术,而不单是艺术。”电视剧亦然。一部电视剧的成功诞生人们往往只是关注到演员的颜值高低,演技好坏,剧情发展和男女关系是否符合观众期待,从而忽视了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背后所付出的技术支持。艺术在电视电影领域来看可谓是高度依赖于技术。现代高科技的发达,使得世俗化审美成为一种风尚,同时他也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域。现代技术可以让人们看到过去认为难以看到,难以实现的画面。董秀成在《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一文中说过:“我国国产电视剧节目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千人一面、百会一腔的单一固定的生产模式,使受众产生消极态度, 形成心理对抗,久而久之,受众必然期待个性化的有辨识度的电视节目出现。”[1]所以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势必在主题思想或是叙事方式上具有别的电视剧不具备的特点从而满足观众猎奇的心理响应受众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必须把绝佳的艺术思维付诸于实践,让世人看见即通过技术呈现出来,才能使艺术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自由,也得到世人的肯定,这样才能在漫漫时间长河中获得一席之地,被世人口耳相传。

一.浅析电视剧《潜伏》艺术上的亮点

2009年初,电视剧《潜伏》首先在地方台播出,4月份,北京卫视、重庆卫视、黑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四家卫星频道开始播出。而后电视台和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始制作各种分析和专题采访栏目,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潜伏>创事纪》一书,完整的收录了《潜伏》的剧本 ,并记录了并记录了整个电视剧由诞生到创意的整个过程,有导演的访谈和幕后制作的花絮这个时期也开始在各大书店畅销。在《潜伏》的百度百科上记录了这部电视剧获得第27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和第15届白玉兰最佳电视剧奖。[2]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电视剧《潜伏》迅速蹿红,成为当年的收视黑马。由此可见《潜伏》巨大的叙事艺术上成就是无庸置疑的,一经播出得到了全国观众的青睐。而这些受众大多是为了潜伏紧张刺激的情节和演员本身亦或所演绎角色而选择观看的。

(一)艺术亮点之主旋律信仰

电视剧《潜伏》之所以热播后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此部电视剧区别于其他谍战题材电视剧最大亮点在于一根主旋律——信仰贯穿始终。让观众随处可见剧中人物身上的崇高,并且为之震撼,不是一盘散沙。仔细反思我们身处的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超过每一个人的想象。比如说互联网如此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老一辈人无法理解的,一辈子没用过手机,一辈子没上过网的那一代人正在老去死去,而现在的年轻人是手捧着平板电脑长大的,但不能否认的是现代化的进程又是和世俗化一起增长的,人们的价值观异常分散和异样,现在的人追求的是标新立异,信仰正离我们远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潜伏》这部电视的热播唤起了人们对普适信仰的认同,继而信仰也被从意识的更深层次中唤醒。正如作者刘源所言:“如此观众一边享受着缜密情节带来的窒息感受,一边感动于剧中人物基于信仰的自律克艰。”[3]观众在思考普适信仰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内心中的力量是巨大的,当这种个人的力量被一种媒介所激发并串联起来的时候,其声威之浩大,连我们自己都会为之震惊。信仰会产生力量。信仰的力量最能感动观众。《潜伏》主人公余则成的信仰是共产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在信仰的支配下,他坚定地从事着危险的工作,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潜伏》在表达信仰这个立意的时候,对于信仰的描绘毫不隐讳,有时会用非常直白的手法。例如余则成在左蓝牺牲后,惊魂甫定,反复朗诵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并把其中张思德的名字换成了左蓝。这个场景用得极为震撼,直接点破了余则成从爱屋及乌转变到坚定信仰的过程。

(二)艺术亮点之人物塑造丰满

纵观近年来的谍战题材电视剧, 大部分都将宝押在了题材和情节上,很少在人物性格上下工夫。而这些电视剧都有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依靠原作品的名声和主人公的设定进行所谓的再创作。这样往往让读过原作的观众大跌眼界,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完全推翻了原本对作品的美好期待,这样的创作不如就保有原本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美好愿景。像这种忽视整体主题判断和人物性格塑造繁荣谍战剧很难打动人心,引起观众的兴趣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必是昙花一现和无人问津罢了。《潜伏》在角色塑造上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是它虽然整部作品主旋律都是人们极其熟悉的积极向上高歌共产党信仰的力量,但它毋庸置疑的打破了传统谍战剧在人物造型上非黑即白的特点,让主人公余则成变成了一个有灵有肉的生活人,他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方有着正确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帮站长吴敬中做一些不光彩的事,并且自己也从中“获利”,当然与站长不同的是,他的获利都是为了解放,为了胜利。当然人物的成功塑造也离不开演员的选取。整部电视剧并没有像如今热播的国产剧《琅琊榜》,《伪装者》等选用一批高颜值的演员来吸引观众的视线从而在收视率上得到保障,而是选取一些观众熟悉的演员。男主人公余则成主演和参演的电视剧和电影作口碑都错,电影《梅兰芳》中孙红雷扮演的邱如白就大受好评,还有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和《落地请开手机》观众们对孙红雷这个小眼睛的男演员早已烂熟于心。王翠萍的扮演者姚晨因在早先《武林外传》中扮演郭芙蓉而迅速蹿红为一线演员,全国人民都对这个演员也是十分熟悉。当时的电视剧在演员的选取上不时兴走颜值路线,却也能深得人心。

二.浅析电视剧《潜伏》技术上的别致

当从技术层面走进电视剧《潜伏》时,不难发现脱离了技术支持的艺术也无法成为一部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艺术无庸置疑是一门语言,他通过技术这种途径从而创作出一种艺术符号同人们交流,而技术又不是最终得目的,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表达艺术的思想,因为脱离了艺术得技术也是无米之炊,依靠技术上丰满的艺术可以成为更好的作品。

(一)利用画面色调、构图、景别组合造型

“除了真实的背景、艺术化的布景外,电视剧中色调的和谐和统一也是提高该剧画面布景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如刘锚锚在《开启电视剧的视觉盛宴》一文中提及的观点。[4]所以不难看出一部电视剧画面的色调是高度为其主题服务的。从技术上讲,电视图像是黑白影像加上色彩,如同黑白照片涂上色彩一样。从造型角度讲影调是指画面的黑白倾向,色调也是一种倾向,是以一种色彩为主导形成的一种色彩倾向。影调和色调构成画面调子然而电视节目处理色调影调是以场景、段落或整个作品为单位进行的,不能一个镜头一个调子。这是由电视画面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部谍战剧,《潜伏》首先在主基调上把握得十分准确。画面色调元素多以深色调为主,场景得选择也夜戏居多,全剧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时刻都发生在夜里。主人公余则成潜伏在情报局中,其所处环境也基本配色均用深色系,平日里大多穿着黑色风衣,佩戴黑色方框眼镜,乌黑的头发,蜡黄的脸,看来心事重重还总是不苟言笑的肃穆,他冷静,沉稳,心思缜密,脱口的每句话给人的感觉都要在脑袋里饶了几绕才说。当然情报局里面的人都不简单,老谋深算的站长,急于求成的李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牌,不到最后谁也辨不出是敌是我。剧中场景的颜色多是以灰白黑为主,室内那沉重的黑色木柜,方正的办公室和小房间,无一不表现电视剧的核心精神压抑与紧张,无一不显现出谍战的风格。站长办公室内暗红色皮质沙发和深色茶几,就连因光线常年照射不入的房间的墙面都是灰黑色的。

《潜伏》在构图和景别控制上也做到了中规中矩,基本采用九宫格构图、对称构图和三角构图的方式,这样的画面构成会有一种稳重之感,是对谍战剧严肃主题的呼应。经常出现的画面则是沙发上的站长和余则成二人皆穿这黑色中山装,这不仅表明两人的身份,更是表现两人的深不可测。两人间的一台老式唱碟机,在导演的可以安排下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构图,整个画面构成中表达的压抑、沉闷之感不言而喻。无论是余则成和站长还是余则成和陆桥山亦或是余则成和李涯,都存在着敌人和工作伙伴两种复杂的关系,内心暗流涌动,每当两个人出现在画面上时,基本都采用稳重的对称式构图,给人以严肃压抑之感,两个主人公分别位于黄金分割线的两边,这样的画面构成元素无疑是在技术上呼应了谍战主题严肃紧张刺激的主旋律。

再例如梁三民来余则成家的场景。夜晚到来,在余则成狭小的房间之内。余则成和梁三民两人坐在白色的布艺沙发上,中间摆放了一座布艺台灯,为压抑的空间带来些许缓和。此时是个中景镜头,画面中两人和桌上的小台灯又是三角形构图,庄重之感透过画面表达的十分清晰。这幕的高潮在画面由中景镜头推上去到余则成脸上的特写的镜头时表达的异常明显,桌上台灯的光亮幽幽泛着黄光,打在余则成的侧脸上,侧逆光线显得余则成侧脸轮廓分明,头发的边缘和衣服的质感都显得十分细腻,这种侧逆光效更加烘托出人物此刻有些局促,紧张,但立刻又明白自己将要做什么的决心和坚持要去抗争的勇气。像这样的电视剧画面,人物不用太多的独白和解释,简单的电视剧画面构成元素,房间内的布景,色调,光效就可以烘托出一种氛围,让观众立刻就明白画面的意义和内涵所在,懂得导演透过画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使得画面整体十分和谐,结合剧情的画面给人以压抑紧张之感。

(二)利用现代纪实主义照明理念烘托气氛

电视剧艺术毋庸置疑是一门视觉造型艺术,那么光线就是造型艺术的核心与灵魂。纵观众多造型艺术,电视剧艺术是借助光的作用与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个典型。不难发现电视剧《潜伏》中光线造型的作用成功贯穿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了《潜伏》在初创阶段的文学构思和画面构想,还涉及主创阶段的形象造型与环境再现,气氛烘托等。《潜伏》的光线造型多用现代照明法,即追求最真实的还原人物与场景。不难发现《潜伏》以夜戏为主或者说是以暗调场景为主,毋庸置疑夜戏和室内夜晚暗调场景拍摄难度大于白天拍戏,主光源多以灯具为主利用辅助光进行照明,这无疑对灯光师和摄像师都是一个挑战。要做到画面不能过度曝光也不能曝光不足。《潜伏》在人物的与环境光的处理中基本做到了既保持环境光对人物的制约,又维持了整体画面的真实,同时对于余则成,翠萍,站长,李涯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活动刻画的十分生动。

《潜伏》中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翠萍和余则成在家穿着睡衣端坐在卧室的桌前小心翼翼地进行潜伏工作——记录共产党发来的电报并且用密码本翻译。此时是一个内景照明场景,由于是个历史题材电视剧,所以对于女主角翠萍的塑造并不是像现代审美一样用蝴蝶光造型,即主人公人脸越白越好。反而选择的主光源是一盏橘色的小台灯,使得整体画面更加温馨。同样的这样的布局画面无形中缩小了景别,使得在电视画面中看来余则成和翠萍在《潜伏》整个电视剧大的主题关系上显得格外谨慎与小心,但在男女主人公个人关系上又格外亲近。男女主人的脸上光线处理都比较柔和,采用光色柔和的橘色光源而且没有明显的阴影和高光的反差,虽无亮点,但满足了观众肉眼所需要的最基本视觉享受。不难看出灯光师对于人物造型与环境的整体把控。在外景照明上主要强调烘托整体的氛围。《潜伏》用光造型的外景大多是在于夜晚发生打斗或争执的时候,这时比较注重画面惊险气氛的塑造,常用大反差和强烈的明暗对比来制造环境氛围,造成剧情的紧张感。例如翠萍受余则成之托为阻止左蓝见马奎的妻子这一场戏,这场戏的情节发展也是十分紧张刺激,属于典型的外景照明场景,这是布光的方法着重在于整体情绪的把握而不在于对于人物面部细致的造型。此刻布光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拍摄区域光线过亮导致拍出来的效果和白天拍摄没有差异,没有夜景的气氛,但也要注意防止整个亮度过低,一片灰暗。可以看出翠萍和左蓝的脸上光线较为柔和,利用了不强于人物轮廓光的散射光,使得照明效果达到了最佳。

(三)利用背景配乐来强化主题内涵传达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温暖若尽在你心里,愿用一生祝愿,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无论谁能听见。”这两句摘自《潜伏》的主题曲《深海》。这首歌让人在看完电视剧后印象十分深刻,由此看出这部电视剧的信仰主旋律深入的不只在于情节,连背景音乐都配套渲染相得益彰,无疑时极大地增强了谍战类电视剧的听觉感官冲击力。宋楠楠说过:“一般而言,谍战类电视剧在背景配乐上音色偏于清透响亮,尖锐跳跃笛,箫,琴,筝等管类亦或弦类乐器,其所形成的清亮回旋,玄秘跃动,纵横交织的配乐特色也使得人物性格特征的凸显更加独特另类。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更显跌宕曲折,主题内涵传达的强化更为深刻细微。”[5]谍战题材电视剧是近年来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广受欢迎的重要剧种,而该剧中奇诡神秘、纵横交错的背景配乐更是一大亮点,在凸显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强化传达主题内涵等层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烘衬价值和渲染效用。在《潜伏》28集翠萍撤退,翠萍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深海》的旋律缓缓想起,配合余则成慌乱的神情,情景交融无疑加深了观众对于这一分离场景的印象,视听元素结合多种不同音色、不同音律的笛、箫、琴、筝等各式乐器来创设纵横交织的和声效果,以此实现激越深沉、昂扬豪壮的背景配乐,强化这一幕主题内涵的传达。

结语:

“虚构作品的特点就是要找准时间的合理性与人物性格的合理性。虚构的难处,不在于故事的离奇古怪,而在于如何合情合理。”评论家王干如是说。对于谍战片《潜伏》大抵如此吧。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将以余则成为首的这些小人物融合在了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塑造出当时时代背景下一群平凡而又真实的英雄形象,并且用电视剧画面塑造并讴歌了这些英雄惊心动魄的一生。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不仅是艺术层面上,更是技术层面上的。倘若没有完美的布景造型,突出主题的画面色调,成熟的拍摄手法,灯光造型。这个故事不会这么真实而动魄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所以与其认为电视剧的成功在其艺术性上,我更愿意将电视剧的成功看成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充分体现了它的艺术性。用《潜伏》里的一句台词来做结。“活着,过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一切人生的哲理和艺术的感悟都来源于生活,最后也都要回到生活中去,当然也包括电视剧这门用画面讴歌生活的技艺。

注释:

[1]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J].新闻传播研究 2007.04.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4j7c2UfBh6eBKY1zs8xhV76XZamSRhWklVCrvb0XP4ZiUv5CCDpnoo2SCS71le8Q1xjs6tilE03MWoHKjdC0Hv9V-4O5rxdC81EEryKG7S.

[3]刘源.《当代电视》[J].新作品评 2009.06.

[4]刘锚锚.《开启电视剧的视觉盛宴》[J].当代电视2016.02.25.

[5]宋楠楠. 《奇诡音纵横,暗战人世界——浅析谍战类电视剧背景配乐的价值效用》[J].影视传媒 2015年01期.

参考文献:

[1]董秀成.《论大众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新闻传播研究》2007.04.

[2]刘源.《当代电视》[J].新作品评 2009.06.

[3]刘锚锚.《开启电视剧的视觉盛宴》[J].当代电视2016.02.25.

[4]宋楠楠. 《奇诡音纵横,暗战人世界——浅析谍战类电视剧背景配乐的价值效用》[J].影视传媒 2015年01期.

猜你喜欢

景别构图艺术
纸的艺术
精神的自由,人性的桎梏
略谈风景油画教学中的色彩训练方法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谈构图法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动画艺术创作中视听语言应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