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黄帝内经·素问》倪译本研究

2020-06-15荣蓉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医学素问典籍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大中国典籍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但是这些典籍作品的译介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传播与接受更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传播学“5W”模式的指导下,对《黄帝内经·素问》倪毛信英译本作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层面的个案分析,以期为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译介提供略微的启迪,让独具魅力的中国医学文化真正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传播学;“5W”模式;中国传统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

引言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努力与不懈探索,在医学、数学、天文、地理、农学、化学、工程等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医学领域收获颇丰,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作品。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的医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类典籍语言复杂,内涵丰富,使其翻译与研究更为繁杂。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的医学文明,提升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对其翻译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在中医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与《伤寒杂病论》、《神龙百草经》和《难经》一起并称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关于其作者和创作时间,目前尚无定论。《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各81章。本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中国的医学成就,除此之外,还包含历史、哲学、政治、天文和地理等多个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人生老病死而展开的“百科全书”。《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构成中医系统的基础内容。倪毛信《黄帝内经·素问》的编译本于1995年出版,受到海外读者的广泛喜爱。

传播是一种人类活动,即人们通过各种符号和媒介的转换达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即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董璐,2008:28)。中国传统医学典籍英译作为一种跨语际、跨语言以及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传播活动,即通过语言的转换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传播学通过对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分析,总结传播规律,力求传播效果最大化。1948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开篇提出了“5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此传播模式后成为传播学经典的研究范式,为后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译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在传播学“5W”模式的指导下探讨《黄帝内经·素问》倪毛信的英译本,以期为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翻译和传播提供略微的启迪。

一、谁(Who)-- 译者

“谁”是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中国传统医学典籍英译作为一种跨语际、跨语言以及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传播。由于涉及到两种语言,因此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担任传播者的角色。译者首先要对古汉语原文进行透彻深入的分析,将其理解为现代汉语,再用地道流畅的英文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同时,需要恰当处理古代与现代的医学文化差异,东方与西方的医学文化差异。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包含丰富的医学知识以及大量的医学术语,因此对译者的语言能力、医学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文不仅要通顺流畅,还要能准确、全面地传达原文的内涵。

倪毛信,人称“毛博士”,美籍华裔,著名中医师、抗衰老专家,著有《身体自愈的秘密》《长寿秘籍》等多部养生畅销书。毛博士出身于医学世家,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开始学习中医,先后接受中西方两种医学体系的教育,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学习中医和西医并获得两个博士学位,现于美国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倪毛信作为美籍华裔和医学博士,占据着语言和专业的双重优势;既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古汉语原文,又能够用地道流畅的英文正确表达原文的内涵。倪译本语言清晰,简单易懂,可读性非常高,为海外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中医感兴趣的外行人提供了入门级别的实践指导素材。与此同时,受个人翻译目的的驱使,译者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产出相适应的译文。

二、说什么(Says What)-- 译文

“说什么”是指传播的信息内容,由一系列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是最基本的元素,对最终传播效果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医学典籍英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译文就是傳播内容。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原文的处理和调整以及翻译原则和方法的确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一个文本,经过不同译者的“鬼斧神工”,往往呈现不同的风采,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与期待。有的译者对原文进行较大地调整与改动,选择增添或删除部分内容;有的译者选择保留原文的结构与特色,全面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黄帝内经·素问》作为“四大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之一,具有极高的医学、哲学和文化价值。倪译本为全文编译,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提高译本的接受度,他从临床执业医师的角度对《素问》进行大量编译。译文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致谢和说明;第二部分为《素问》81 篇译文;第三部分为英译的参考书目、译者介绍和附录,是融入作者对原文阐释的译释结合的英译本。中医术语的英译是中医典籍英译研究的重要部分,术语的翻译方法往往反映译者所遵守的翻译准则。在术语的翻译上,倪译本采用意译、解释性翻译、直译加解释为主,直译、借用西方术语为辅,使术语简单易懂,为读者的阅读扫清理解障碍。

Example 1: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日: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选自《评热病论》)

倪译本:HUANG DI said, "In wen bing or febrile disease,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weating the fever should decrease, the pulse should quiet down, and the body should cool. But in some cases, immediately after the patient perspires the fever rises again, the pulse continues to be rapid, and the patient is delirious and cannot consume food. What is this condition called?" Qi Bo answered, "This is called yin yang jiao. This means the yang pathogen has entered the yin level and become intertwined. This is considered terminal."

这一段是在讨论疾病“阴阳交”。倪译本的语言通顺流畅,简单易懂。对于“病温”,译者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式,既保留了文化特色,又使译文容易理解;对于病情的介绍,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增加了描述;对于病名“阴阳交”,译者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式进行说明。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译文可读性高,实用性强。

三、对谁说(To Whom)-- 读者

“对谁说”是指受众,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对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英译而言,译文读者就是受众。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以及文化背景等,对同类型文本的不同译本进行选择。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海外读者不仅包括汉学家、相关的研究学者,还包括中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感兴趣的的外行人等普通读者。所以,翻译之初,译者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确立好目标读者的需要,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产出相适应的译文。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一直大力推进中医药的发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医和针灸疗法开始进入美国人视野;1973年,两本中医杂志于美国创立,大力推进了中医和针灸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中西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在美国的翻译和出版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人们更加看重中医的医学价值,期望从中获得养生和长寿的实际经验。倪译本于1995年出版,译者是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将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门外汉的标准记在心里来翻译的,因此整部书的翻译并非是一个学术版本。整个译本语言简单易懂,可读性行,能够满足普通海外读者的需求与期待。

四、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出版社

“渠道”是指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传播渠道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信息传播方式,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等,与传播技术有关;另一方面是指负责信息收集、加工以及传递的组织和机构,包括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等。信息传播方式决定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有效性,信息传播组织决定信息传播的内容。对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英译而言,传播渠道就是指出版社,且考虑到此类典籍的特殊性,中外合作社合作的模式更为推荐。

《黄帝内经·素问》倪译本由美国香巴拉出版社出版。自该版社创立以来,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一直致力于出版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书籍,因此被誉为“亚洲精神传统书籍出版的基石”。它出版的书籍语言清晰易懂,广受好评。除此之外,还受到出版人的一致好评,由此可见其出版图书的质量和受读者欢迎的程度。香巴拉出版社还曾成功出版过中国典籍译本,包括《西游记》《孙子兵法》等等,因此在出版中国典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除自身的知名度之外,香巴拉出版社还与美国著名的书店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在书籍的出版发行、市场推广方面占据极大的优势。

五、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影響力

“效果”指信息达到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层面引起的反应,是检验传播目的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尺。对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英译本而言,其传播效果有很多衡量标准,包括发行量及销售量、海外读书馆藏量、专家读者的书评、书评网站上普通读者的评价等等,都可以衡量此次传播活动效果如何。

图书馆藏量是衡量图书的文化影响以及出版机构知名度的重要标尺之一。Worldcat是全球最大的联机书目,使用者可搜寻到全球超过120国家的9000多家图书馆的书籍、杂志、报刊、音乐等相关信息。截止到2020年四月底,已有396家图书馆对《黄帝内经·素问》倪译本进行收录。在亚马逊网站上,倪毛信译本是销量最多的译本,且在海外备受欢迎。读者曾给予它这样的评价:“I am so glad I bought this book! It may not be 100% accurate or scholar-worthy but it`s still a nice and informative read”,可见此译本的可读性非常高。倪毛信是美籍华裔,有较好的中英双语能力,且出生于中医世家,拥有中、西医双博士,因此占据着语言和专业上的双重优势。译者对原文进行编译、意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译文的难度,使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读懂。由此可见,倪译本在海外普通读者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结语

综上所述,传播学“5W”模式为中国传统医学典籍的译介提供了指导方向。通过对《黄帝内经·素问》倪译本的个案分析,可得到以下启发。作为传播者,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中医知识,中外译者合作的模式最为推荐;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译者可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并增添相关说明,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使译文清晰易懂,简单明了;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确立目标读者的需要,产出相适应的译文;可以和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加大译本的发行量与宣传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医学典籍能真正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8。

作者简介:荣蓉(1995--),女,汉族,江苏沭阳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猜你喜欢

传统医学素问典籍
成功也会上瘾
MINORITY REPORT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睡眠生理的不同认识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古代典籍分类中之事物分类法探源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