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2020-06-15崔富英

课外语文·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德育教育初中语文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包括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由此可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多么重要,加之目前正在进行的“杜绝校园欺凌事件”进校园等活动,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具体讨论,和同人共同分享。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6-0049-02

【本文著录格式】崔富英.刍议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课外语文,2020,19(16):49-50.

在初中語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必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进行德育渗透,对于这一点,不仅仅是笔者本人在初中语文教学战线上工作了18年的真切感受,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必须执行的,更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必须要给学生传播正能量的德育教育,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点滴情感变化,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逐步感受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沉淀,做一个优秀的合格的中国公民,坚决杜绝“黄赌毒”“暴力事件”等不良行为,要通过课堂的文化,感化心灵,潜移默化地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文化水平,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用之人。那么为什么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以及怎么样进行德育渗透,下面将具体分析。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是大势所趋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所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来看,在学科教学中穿插德育教育,是整个学校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有感染力,更有效果,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必须要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备课之前,要充分对德育教育的目标进行细化和强化,要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强化,对于教科书中涉及到德育教育的内容,要重点讲解,对于没有涉及到的但必须要给学生交代的德育教育内容,一定要补充进去,因为这必将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水准,更是实现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的有效补充

我们知道,在初中的科目设置里,有门《道德与法制》课程,不少人就这么问了:既然初中课程里有设置《道德与法制》,那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其实,通过仔细研究,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入德育教育,真还不可缺少,因为在初中语文课堂里,我们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具体、更加直观。这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借助语文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更是对《道德与法制》这门课的有效补充和有力推动。

(三)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作用更加明显

从总体上来讲,现在只凭《道德与法制》这一门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不够充分,因为只用这一门课进行德育教育,等于单枪匹马作战,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作用更加综合,更加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目前甘肃定西市中考题目来说,语文占120分,道德与法治占60分,因为有中考指挥棒的作用,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更有力度,加之一部分学生本身对德育工作不是太重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学习仅停留在为了考试的层面上。从这个层面来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作用也会更加突出。

在语文课堂上,单纯传授语文知识,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这种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当然也是非常奏效的,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能在细致入微、细腻真切的描写中,感受到那种境界,再次迁移到作者的思想中来,这种教育的迁移,表面上看似对学生德育教育不明显,其实是一种内化,是一种默默无声般的教育。

以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主要讲到了为什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有哪些措施和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大化地实施,更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及措施

目前形势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对教育无比重视,但育人先育德,德育必须先行,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渗透到每门学科中,经过十几年的经验积累,我总结出如下方法及措施。

(一)语文教师在备课前认真寻找课本中的德育渗透点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寻找到课本中的德育渗透点,往往这种渗透是隐含的,没有直接呈现出来,因而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善于总结,及时找出这些德育渗透点。

当然,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重点是在于挖掘,此外,教师健康的人格是前提,在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例如语文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散文,在这个过程中,是全身心感受文章所带来的美,更多的是学生的感受,就是这种感受,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还可以学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爱护其他同学,孝顺父母,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凸显了出来,不再停留于表层,教师如果能够细心耐心设计,那么无疑这堂课是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努力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

(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每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想着最大限度提高其有效性,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性的渗透,至关重要。笔者执着地认为,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多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很好地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也能够深刻触动孩子的内心,我们一定不能做表面工作。例如在引用一些先进人物以及事迹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再分组讨论,以此来让学生受到感染,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有效性效果非常明显。

(三)平时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育人先正己,提高教师自身德育水平

教师利用每年的师德师风培训,以及主管部门安排或者自费的业务培训,逐步加强和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业务水平,以及自身的道德水平、真实水平。

每个学校有自身系统的业务培训,例如每周的教研组会议,观课磨课公开课录像课等,这些活动是学科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一个提升的好机会,“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这些交流和活动可以让教师相互借鉴,取众人之长弥自己不足。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必须要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道德修养,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德智体各个方面有所进步,把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当成和成绩一样重要来抓,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机会,扎实推进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韩云.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德育渗透[J].科学普及,2015(3).

[2]马小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与方法探析[J].语文教育,2016(1).

[3]谢玉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和谐校园·德育天地,2018(9).

附    注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初中校园欺凌伤害事件的预防研究。课题编号:DX[2019]GHB19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德育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