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加平

2020-06-13

世界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型建筑传统

1956年出生

1995年入学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院长

201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金质奖章

2016年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教育奖

201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何梁何利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求学重建工,我有幸在年满38周岁时考入陈启高先生门下,抱着要把“四人帮”耽误的青春补回来的决心,用时34个月便完成了学业且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年轻气盛季又心高气傲,就立志在建筑设计与建筑热工技术之间搭建一个有机融合的学科方向,把那些枯燥的热工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渗透在建筑创作设计的全过程中,并能够付诸实践,做出工程示范以推广应用。尽管那时候懵懵懂懂,不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全身心投入之中。好在傻人有傻福,“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多年后,终于从囫囵吞枣走向了含英咀华,从建筑对地域气候的适应机理探索,领悟到了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完成了从技术科学角度对建筑学的深度理解。

传统建筑更新发展

中国各民族拥有大量的优秀建筑遗存,成为我们建筑文化自信的资本。新时期的中国建筑走向世界,增强建筑文化自信,既需要传承优秀的建筑经验,更需要建筑文化创新,设计创作新时代的中国建筑。如何传承不同地域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摒弃糟粕,修正错误,研究创作新地域建筑,一直以来是业界热点话题。我和研究小组同事们以新地域绿色建筑为目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已完成了多个工程实践案例,并获得了多项奖励。

传统建筑的“技术原型”

地域建筑的空间原型和几何原型早已众所周知。我们经过大量实例测试和分析发现:每一类地域传统建筑,不论是徽派民居还是北京四合院、黄土窑居还是福建土楼,尽管某一个体在形态、色彩上百花齐放,但其安全性、舒适性、气候适应性、全寿命期内的能源与资源消耗量等指标基本一致。换句话说,同一类传统建筑都“服从”一个相同的“模式”:它是由巧妙的外部形体构成、室内空间组织、构造与选材及低成本建造技术、运行使用方式等集合而成。将这一“模式”称为地域传统建筑的“技术原型”(technological prototype)。在寒冷冬季和酷热夏季,符合“技术原型”的建筑室内热环境指标,总能落在人体可容忍的热环境区间内。运用当代绿色建筑理念来审视,此乃传统建筑“低能耗”的真谛,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技术原型的演化机制

传统建筑的技术原型如何而来?农耕文明时期,在特定自然环境、资源和技术水平约束下,先民们遵循“建造、体验、修正、再体验、再修正、周而复始”的“经验式”进化法则,巧妙处理建筑整体和局部与太阳辐射、气候参数变化的关系,使得建筑的防灾行能、气候适应性能逐步提升,“技术原型”逐渐完善。这种漫长的“渐进式”过程称为传统建筑的“试错”进化机制,这与“批评地域主义”思想高度的一致。

新地域建筑技术原型的重构

综合运用建筑类型学和建筑物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可逐步凝练出每一栋地域性传统建筑的技术原型。以特定地域的传统建筑技术原型为基准,通过大样本村民住户主观反应调查,可分析确定传统建筑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缺陷。再运用现代建筑设计原理,针对缺陷,在平面、空间和构造上进行技术修正,重构新的地域性建筑技术原型,然后进行绿色建筑技术性能指标模拟分析,依据再修正后的技术原型,结合实际工程,完成建筑方案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住户问卷调查,征求建议。最后修改定型,付诸工程试验与示范。

工程示范与荣誉

地域建筑技术原型理念、理论和方法的建立和完善,起步于黄土高原传统窑居建筑的更新研究,在长江上游“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川西地震灾后民居重建、银川与吐鲁番等西北荒漠区新民居建设、青海与西藏太阳能民居研发等十多个研究示范工程中逐步提升,成熟于南海岛礁超低能耗建筑大面积应用之中。也得益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重大项目的连续支持。

1 《绿色建筑概论》

2 《城市环境物理》

3 《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

4 《绿色建筑——西部践行》

猜你喜欢

原型建筑传统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包裹的一切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