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完备弘深之势,树西南建筑之声
——重庆大学建筑学人八十余年的传承与奋进

2020-06-13卢峰龙灏通讯作者

世界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系重庆大学建筑学

卢峰,龙灏(通讯作者)

1 引言

1929年7月,重庆大学建校宣言称:重庆“以西南交通最便之域,文化输入首当之冲,货殖素号殷邦,冠盖誇于列郡,当有完备弘深之大学一所,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从此,歌乐山下、嘉陵江畔这所奠基之后从未改校名换校址、以“树西南风声”为目标的大学历经九秩岁月里的起起伏伏、国运大势下的分分合合、几代学人们的兢兢业业,成为今天傲立在中国西南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央直辖市重庆的“双一流”高校,其中建筑学学科、建筑学学人在其中的努力与贡献,亦可谓居功至伟矣!

根据现有的档案、资料,今天的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办学肇始于四川省立重庆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37年秋季开始设立的专业方向中的“建筑组”,至今已逾80周年[1]。这80多年整体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37至1952年是重庆大学建筑教育从创办到步入正轨的早期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52至2000年,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奉调与另外三校的建筑科组建了后来业界著名的“老八校”之一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并最终发展成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下文此两校名均简称“重建工”);第三个阶段则是从2000年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高等建筑专科学校等三校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大学后,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之名发展至今。

2 从历史走来,星光熠熠

1 1940年11月重庆大学校长等为建筑系成立事宜联名致四川省教育厅函正稿(图片来源: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正式办学始于1935年9月[2]。办学伊始,重庆大学土木系就被注入了一种现代土建类教育的“工学院基因”并影响了其后的建筑系办学,盖因重庆大学1935年起成为省立大学时,从校长胡庶华到工学院院长税西恒再到土木系系主任刘泰琛,无一例外均毕业于著名的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其所受教育对重庆大学土木系、建筑系办学思路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3]。

到1937年秋季开学,重庆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在已稳定招生办学4年且已有一届毕业生的基础上,又聘任了兼有建筑设计实践与建筑科办学经验的黄家骅和开办过建筑事务所的罗竟忠为教授并均已到校工作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土木系在高年级分出“建筑组”等几个专业方向办学自然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因其后不久正式开办了建筑系,故土木系建筑组办学持续到1938级学生1942年毕业为止,共培养了4届。第一届“建筑组”学生有1935年入学1939届毕业的徐尚志、曾乃凡等4人,徐尚志后来成为中建西南建筑设计院的首任总建筑师,而曾乃凡也曾担任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最后一届建筑组毕业的金长铭曾留校任教,后成为省立台湾工学院(现中国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和开业建筑师,对台湾现代建筑的发展影响颇大,成功大学建筑系现设有金长铭纪念奖学金[4]。

1940年11月,重庆大学校长叶元龙等联名致函时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说:“蔽校工学院为适应社会需要起见,决于本年度起添设建筑系。……兹本年度上学期业已开学……不得己业将该系暂先成立”(图1)[5]。据此可以确认,在 “土木系建筑组”的专业办学已届3年之后,重庆大学因应社会需要并向四川省教育厅报备之后于民国29年度上学期、即1940年9月在工学院中正式成立了建筑系,成为中国国立大学中第四个正式开办的建筑系[6]。

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的陈伯齐受聘为重庆大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教授先后有同样毕业于柏林工大的朱尊谊、毕业于东京工大的龙庆忠、盛承彦、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工大的夏昌世等人,体现了重庆大学建筑教育早期办学时强大的“工学院基因”。

与此同时,由于抗战而避祸西迁至紧邻重庆大学校园恢复办学的中央大学建筑系给了新生的重大建筑教育以极大的支持,两个建筑系的教学产生了直接、全面且密切的交流,双方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有交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松散而直接、全面且深入的“联合教学”风景线。在1946年中央大学复员南京之前,两系教学的融合程度从教授如鲍鼎、谭垣、刘敦桢、黄家骅、龙庆忠等互相兼课及中央大学建筑系历届毕业生10余人曾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情况可见一斑[1]。

2 国立重庆大学历任建筑系系主任(左起陈伯齐、黄家骅、罗竟中、叶仲玑)

1943年春,1939年入学的重庆大学第一届建筑系毕业生共8人顺利毕业[6]。此后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陈伯齐、黄家骅、罗竟忠和叶仲玑先后担任了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图2),重大建筑系也一直稳定地为国家培养着优秀人才,其中的佼佼者如1943届的黄忠恕先生后来成为重建工建筑系系主任、教授;1945届的张之蕃(后改名张之凡)担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系主任和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首任院长,同届的汪国瑜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曾被梁思成称为清华建筑系“四大金刚”[7];1946届的黄远强担任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省建委总建筑师、省建筑学会理事长,主持过桂林市总体规划及韶山毛主席旧居陈列馆设计,是“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代表性建筑师之一;1948届的宋融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建筑师,是著名的住宅设计专家、1990年北京亚运村总设计师;1951届的余卓群作为重建工建筑系教授担任重庆市建筑师学会理事长并获得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与西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科奉命合并成为了重庆土木建筑学院(1954年改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重建工建筑系”成立时,接近70%的教师不是来自于重庆大学建筑系就是本身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8],并且是组建重建工建筑系的4个建筑系科中办学历史最长、水平最高且唯一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国立大学系科(图3)[1],重建工建筑系首任系主任亦是由奉调而来的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最后一任系主任叶仲玑先生担任。

因此,回看历史,“重建工建筑系”的办学史(1952-2000)从办学的角度可以说就是今天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史上的一个“暂时改名”的特殊阶段。

从1952年到“文革”爆发时1966年最后一届学生进校,正好是整整15年。15年间,重建工建筑系在国家大局之中,有平稳发展也有动荡犹疑,办学可谓历经风雨、艰难前行。作为隶属于中央建设工程部、实质上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土建类专门高校,办学取得的成绩、培养的建筑学人、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是可圈可点的。

这一阶段的毕业生中,1954届的陈世民是重庆大学建筑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他创办了深圳华森、华艺两家中国当代著名的设计企业,设计作品深圳南海酒店既是酒店设计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7届的罗运湖是全国最著名的医疗建筑专家之一,其专著《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成为后辈学生的必读书籍;1958届的路士禧是重建工成立后招收的第一届建筑系学生、全国最著名的冷库建筑热工专家;1959届人才辈出,梁鼎森本科毕业设计就是在黄忠恕、朱昌廉等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国庆十周年重庆献礼工程——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图4)是建国后在中国建筑界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梁鼎森后来成为影剧院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并担任过重庆建筑大学校长;黄光宇是我国山地城市科学和山地城市规划的开创者和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尹培桐对日本建筑的研究和理论成果的译介在改革开放后对新一代建筑学子影响巨大;杨嵩林则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贡献卓著;夏义民在1980年代创办了重建工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是最早在我国建筑界引进“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和理论的学者之一;1960届的储兆佛担任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1961届的万钟英1994年担任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首任院长,同届周文华等在1980年代就最早提出了保护大理古城的设想[9];1964届的雷春浓是我国著名的高层建筑设计专家;1965届的李必瑜是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构造(上)》主编、中国建筑教育奖获得者;1966届的李先逵是著名民居建筑专家,担任过国家建设部科技司司长、外事司司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而1968届的冯明才则担任过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院长,同届的杨燕担任过四川省建设厅副厅长。

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重建工建筑系创办并招收了我国建筑教育史上唯一一届、“空前绝后”的建筑物理专业4年制本科学生(图5),为我国建筑物理事业的发展储备了一批非常宝贵的人才,他们在教育教学、研究设计一线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惜该专业第二届学生就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停办。

1966年,“文革”爆发,高校的基本秩序被打破,重建工建筑系办学也陷入停顿,教师大部分并入了土木系民用建筑教研组。“文革”中后期,重建工土木系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后又逐渐恢复了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共招收过74-76级3届学生,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招生办学和建筑系的恢复成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国立重庆大学1948届毕业生宋融毕业证学位证(图片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4 记录了主要参与者的重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透视图

5 重建工建筑系1964届建筑物理专业毕业留影

3 在现实奋斗,成绩斐然

自1977年起,面对10年“文革”带来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中国教育界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建筑学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新三届”,即1980年代前入学的77-79级学生,实际上,重建工77、78级建筑学专业是在土木系招生的。1979年恢复建筑系后,由文革前的系主任黄忠恕教授以及由西南建筑设计院调回学校的唐璞教授共同担任建筑系系主任,直至1984年由李再琛教授与白佐民教授接任系主任。重建工“新三届”建筑学专业共招生106人,在当时国内高校中属招生较多的院系之一。

1980年代被很多人称为“黄金80年代”,教师、学生关注精神远超过关注物质,思想上相对开放,精神领域探索自由度大,明显体现出精英化和理想主义的倾向。19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后期的“文化热”,批判传统,充满激情、理想与理性,这成为塑成重建工“新三届”以理性为基础进行建筑研究与创作理念的主要时代背景;重建工“新三届”擅长现代主义建筑的表达方式,注重去解决“此时此地”的问题,注重建筑功能与空间的相互呼应,注重环境特质的显现;与复杂高深的理论建树比起来,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作品说话;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本质上,是以现代建筑理论与空间语言去重新诠释本土性、在地性,同时又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事物。

1980年代也是重建工转换传统教学理念、推行以职业教育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始于1980年代初的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建卒》杂志(图6)的出版、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设计教学模式,均对当代重建工建筑学教育体系构建和特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新三届”是这一体系的接受者和传承者,对此后重建工学生在设计实践、本土理论、适宜技术等方面的观念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在设计教学与实践结合方面,重建工师生将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作为克服地域限制、拓展创作思路、强化实践环节的重要举措。1981年《建筑师》丛刊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作为国内首次举办的大学生设计竞赛,此次竞赛引发了全国在校学生的巨大参与热情,重建工“新三届”3个年级的学生均有参加,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鼓励奖5个,获奖数居全国第二,表现非常突出(图7)。另外,1983年《建筑师》丛刊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论文竞赛,重建工也有5篇论文获优秀作品奖。1980年代以来,重建工建筑系师生先后参与了重庆第一座现代高层建筑——解放碑“会仙楼”、成都铁路客站、广州“珠江帆影”、重庆南坪商业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其中1981年由卢小荻、陈德翔教授牵头的“珠江帆影”项目,许多77级毕业班学生和当时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均参与了设计工作,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由建筑系教师主持完成的成都铁路客站工程获得198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优秀设计三等奖(图8)。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践平台,也提高了重建工建筑系在国内的办学声誉,在艰苦的办学背景下发挥了独特作用。

1982年以后,为减少“文革”10年所带来的教师断层影响,陆续有戴志中、汤桦、杨文焱、赵洪宇、甘川、林毅、邱书杰、曾旭东等“新三届”建筑学专业学生留校任教,成为当时教学的新生力量,并在建筑设计实践方面完成了许多重要成果。戴志中成长为建筑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和学术人才,此次建筑学人名录中多位已成为国内教学、学术研究、设计实践骨干力量的青年才俊均出自他的门下。汤桦从学生时代到留校任教初期的设计实践和国际设计竞赛获奖在当时的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本科1986级,出现了一批学术思考与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如王方戟、李华等10多人目前已成为国内建筑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中坚力量,形成了独特的重建工“86级现象”[10]。

在教学改革方面,1984年时任系主任李再琛教授借鉴北美高校经验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构建贯通“专科-本科-研究生”的“2-2-2”6年淘汰选拔制度等重大改革设想,强调构建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11],强调从“城市-群体-个体”的整体视野培养学生的总体设计概念及建筑构思能力[12],强调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基础知识拓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聘请外籍教师、推进与国外院校的联合教学和联合研究生培养、推行学分制、提高选修课比例,这些前沿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当时国内专业教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为此后的重建工建筑教育以职业建筑师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1984年获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成立重建工昆明分院,创办学生杂志《建卒》;1986年获得全国首个建筑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创办《室内设计》杂志(2013年改刊名为《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图9);1987年举办全国首届建筑类研究生“城市、文化、建筑”学术研讨会(图10),开办桂林教学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建设,重建工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同时形成了全国影响力,成为支撑西南地区建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6 《建卒》第一期封面

7 1981年10月27日上海《解放日报》头版报道

8 成都火车站透视图

9 《室内设计》创刊号和改名后的《西部人居环境学刊》首刊封面

10 1987年全国首届建筑类研究生“城市、文化、建筑”学术研讨会参会者在重建工留影。第一排:张路峰(哈建工)、刘塨(南工)、俞坚(重建工)、许瑞生(华南)、刘大平(哈建工);第二排曾卫(重建工)、苏娜(南工)、郭东风(重建工)、赵国文(天大);第三排:李敏泉(重建工)、王澍(南工)、阮昕(南工)、申某(华南工)、王建国(南工)、郭谦(哈建工)

1990年代是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向市场化过渡的年代,也是重建工专业教育克服地域发展困难、自力更生再创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在整个1990年代,以“新三届”为代表的重建工建筑学人开始崭露头角,留校青年教师先后完成了重庆民族路片区改造工程(1993)、重庆五交化贸易大楼(1994)、深圳华兴高尔夫俱乐部、重庆东方商业城(1998)等重大设计竞赛项目以及万县百安花园、深圳龙岗政府办公楼(1995)、深圳南油文化广场(1995,图 11)、深圳有线电视台技术楼(1997)、重庆新南洋大厦(1998)等实践项目[13-14];在设计一线的年青校友也完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如重庆都市广场(李秉奇,1993)、拉萨贡嘎机场候机楼(徐行川,1993)、艺术家工作室系列(刘家琨,1995)、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温室(徐锋,1997)、上海大剧院(傅海聪,1998)等[15-18],体现出重建工学人在国内分布的广泛性和在建筑设计追求上的多样性。

11 汤桦设计作品——深圳南油文化中心

1990年代初期,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仅在1992年暑期就相继有12名青年骨干教师被沿海城市高薪优厚待遇吸引而离校,再加上部分老教师面临退休,学院师资队伍出现了严重危机,对教学造成影响。学院只能迎难而上,坚持以教学为本的办学理念,合理利用院内130余名教师,将具备条件的设计任务合理纳入教学环节,以真题方式由教师指导高年级学生或毕业设计组集体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使教学改革充满了活力[19]。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真实项目为平台的专业教学方式,虽有不得已、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影响,但却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学师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形成了围绕建筑学学科本质特征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和师生共同体,这也是1990年代毕业的重建工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建筑系教师创收经费的增长不仅弥补了日常教学经费的不足,建立了专项奖励教学、科研和编写教材的经费,而且分期建成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系馆,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20],为1993年举办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1994年和1995年建筑学专业本科与硕士学位以优秀成绩首次通过评估打下了良好基础(图12)。

1990年,建筑学专业自1989级起改为5年制,基本保留了以类型建筑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增加了实习实践环节,初步形成了三年专业基础、两年设计拓展的“3+2”课程体系,并在医疗建筑、影剧院建筑、居住建筑、旅馆建筑、乡土建筑、城市设计、建筑构造、建筑防火、建筑物理等方面形成了与教师研究工作紧密相连的教学团队和类型教学特色,其中重建工是国内最早成立城市设计教研室(1985年)并在本科阶段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的院系之一。199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1998年获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筑学科与专业教育发展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扎实的专业基础训练、开放多元的专业教学过程和追求个性的设计探索,形成了1990年代学生思想敏锐、视野开阔、特立独行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特点;这一代建筑学人许多都有国外的学习背景或不同岗位的实践经历,有自己的建筑梦想和更广阔的职业追求,善于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在宏大叙事的时代背景下,更关注社会与建筑的本体问题,没有陈章旧规的约束和患得患失的心态。今天,以程向阳、杨宇振、薄宏涛、刘艺、聂欣、褚冬竹、凌克戈、宋晓宇等1990年代毕业的一大批重庆大学建筑学人已成为各设计企业或高校的中坚力量,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与探索性的特点,具有在未来引领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12 第一次本科和硕士专业教育评估优秀证书

4 向未来迈进,前程可期

1999年,为迎接新一轮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由当时建筑设计教研室青年教师牵头,以1999级建筑学1、2班作为试点班级,以低年级的基础专业课程为重点,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探索。改革方案中将原有以渲染表现和工程制图为主导的基础教学框架进行了较大调整,增加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模型分析等内容;虽然改革初期一年级专业教学课程工作量大幅增加,但课程改革的新鲜感和挑战性却让参与教学改革的师生乐此不疲;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开始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推行年级教学负责人制度、设计导师制、师生双向选课制、阶段答辩和公开评图制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并全面实现了学生课程作业管理的数据化和网络化[21],初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开放教学体系。

2006年,以建筑学专业评估准备工作和国外联合教学为切入点,开始全面实行以问题为主导、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计划,同时构建了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教师混合组成的基础教学团队;一年级以构成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得到进一步强化,二年级及以上的课程逐步采用真实地形,将现场调研作为设计的起点,允许学生根据调研结果调整任务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个性表达得到了进一步释放;2007年,随着建筑系的成立,专业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的整合得到进一步加强,高年级设计课程的专门化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2008年,加入由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组成的“八校联合毕业设计”项目,开始了与国内高校的新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同时,与全世界各大洲多所建筑教育名校各层次各年级的国际联合教学、联合培养也蓬勃开展起来。

2009年以后,面对学科与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教育逐步建立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2+2+1” 阶段性专业教育目标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22],初步形成了以学生研究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与高水平的教学团队;2013年,以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为平台,由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牵头,在国内首次探索整合土木、空调设备、给排水、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全过程毕业设计(图13),至今已取得比较突出的教学效果,成为国内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23]。目前,“2+2+1”这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经过10年的实践验证与调整,已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框架和一定的经验积累,为后续的研究性课程建设、师生共同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4]。

在1990年代末- 2019年的20余年里,持续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在国内外许多重要的学生设计竞赛和作业评优中屡获佳绩,许多竞赛获奖学生都在日后的职业实践过程中延续了其在设计方面的优异表现。2000年前后入学的“80后”建筑学人的发展状况本期有专篇呈现,在此不赘述。从新一代重庆大学建筑学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来看,这个视野更加宽阔、思想更加自由的建筑学人群体的实践,将为重庆大学的建筑教育办学理念带来更多的创新与改变。

5 结语

自1977级到2002级(本期专辑收录的26个年级的学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建工建筑系)所有各专业培养本、硕、博学生共计4799人,人才培养数量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2012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公布的“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中有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10位校友,占当选总数的1/10。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大学建筑学人群体中已产生院士1人(刘加平)、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张兴国)、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2人(赵元超、杨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罗隽)、省级勘察设计大师12人(戴志中、汤桦、徐行川、李秉奇、林毅、董明、徐锋、李纯、黄捷、徐卫、邱小勇、郑景文),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余人,体现出1977年以来重庆大学建筑教育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贡献。

13 学部联合毕业设计2015年建筑学专业成果图之一

14 李再琛教授

15 万钟英教授(图片来源:除注明外均为作者收藏资料扫描)

回顾80余年来的办学历程,可谓波折与成绩共存,继承与创新并举;即使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重庆大学建筑教育仍坚持了高标准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因此磨砺出一种百折不饶、自强不息、开放求变的办学精神,但也曾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80 - 1990年代的教学探索中,两任系主任李再琛教授(图14)和万钟英教授(图15)均在任期内积劳成疾而不幸英年早逝,成为重建工学子心中永远的痛[25]!正是每一位重大建筑学人的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今天重庆大学建筑学科的地位和特色。

这篇短短的回忆与小结,很难全面概括80余年来重庆大学建筑教育的整体成就与贡献,遗漏和不足在所难免,但令每一位从沙坪坝“建院儿”走出去的学子足以自豪的是:

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使偏于西南一隅的学院能够将自己独特的办学基因顽强地继承、延续并发扬光大,作为国内建筑类各专业最早具备本硕博全过程完整培养体系的院系之一,实现了建校先贤们建设“完备弘深大学”的宏愿。

一代代人的锲而不舍和奋斗,使国内外同行看到了重庆大学建筑学人的理想、抱负与巨大成就,在专业领域敲响了洪钟大吕的“西南建筑之声”。

新一代重庆大学建筑学人,正在“既敢为天下先、又努力踏实干”的“建卒精神”的激励与鼓舞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拼搏奋进!(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彭怒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曾卫教授、李再琛教授女儿李越女士、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戴琼女士等提供相关资料。)

猜你喜欢

建筑系重庆大学建筑学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建筑系图书馆
梁思成夫妇的拒绝
梁思成夫妇拒绝走关系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梁思成夫妇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