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与广西少数民族曲艺创新发展

2020-06-12罗云

歌海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精髓

罗云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新时代在前,新征程在即,新作为待发,广西少数民族曲艺作为广西文化的精髓之一,更是广西人民的形象标志。进行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创新,实质上就是强化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途径,是提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动力。关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创新与发展,应该把这种文化自信深入到广西文化品牌的构建和发展中去。可以说,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创新发展就是一场文化事业信念的坚持和守望。只有以“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创新与发展作为广西文化事业以及广西文化品牌振兴的“根基”,使“广西少数民族曲艺”和广西精神以及广西历史达到深度的融合,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成为新优势和新常态,才能够不断推动广西文化事业的发扬壮大。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精髓;文化品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坚定广西民族文化的自信,肩负起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使命,更好地挖掘广西本土民族文化特色资源,进一步突显广西文化品牌、广西文化特色以及广西文化故事,本文将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意识形态发展战略和树立“广西少数民族曲艺”创新与发展的理念,以强化文化自信为准度,以坚持广西民族文艺事业的创新,对如何奠定卓有成效的广西民族文化教育阵地做出积极探索。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血脉流淌的见证,更是民族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内容。文化自信植根于一个民族深厚的价值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本身的文化拥有充分的认可和积极地发展,才能够永远保持其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培养出坚定的理想信念。五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然培育出了坚强的文化自信根基,同时,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迫切的需要,我们在文化领域更迫切地需要进行转变和改革,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创造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当前,伴随着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民族文化节目的引人注目,更加证明了大众对文化自信的认可和期盼。自然,也因此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潮流下,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价值观扭曲、文化乱象,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民族文化自信,让大众能够深入了解、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充分认知到当前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性和意义性,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追求,才能夠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的大发展。

当前,广西少数民族曲艺作为广西文化的活化石,其文化底蕴深厚,它不仅是宝贵的民间艺术,更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广西少数民族曲艺作为传播广西主流文化载体的阵地,更应该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传播民族特色文化的使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推广和应用无疑是向世界阐述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同时,广西少数民族曲艺也是广西少数民族相互羁绊的精神纽带,更应该让这种文化自信生根发芽。因此,无论是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抑或是在“一带一路”面前,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创新发展更能实现“民心相通”。

二、 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现状

(一)一些曲种濒临灭亡

广西共有12个世居民族,现存的广西少数民族曲艺也是种类繁多,有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曲艺种类数量超过50种,其中大多以说唱艺术为主,例如:汉族有文场、渔鼓、零零落、粤曲、莲花板、八音坐唱、卖鸡腔、采茶、麒麟调、牛歌调、弹词、南音、春锣、南蛇狮、老杨公、咸水歌、海歌等,壮族有末伦、唐皇、山歌、傩戏、天琴弹唱、卜牙、蜂鼓、坭兴鼓书等,瑶族有蝴蝶歌、堂歌、凤凰鞭、铃鼓等,侗族有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苗族有果哈、花歌调;京族有弹唱、哈典,毛南族有古条、排见等。各民族各地域有着各自的曲艺形式。一些曲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正在努力的挖掘和保护当中,而一些较小或较为繁杂的曲种濒临消失。究其根源则是因为一些曲种的历史根源深厚,当地的年轻人因为要打拼生计,所以选择了走出山区,不愿意传承和接纳曲艺艺术,老一辈艺人想要传承的曲种后继无人,因此,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相继离世,这些根基尚浅的曲种也就出现了“空窗期”。

(二)缺乏关注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同样如此。对于与当地百姓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深厚的关注,比如百色、田阳、靖西、凌云、龙州等地的壮族末伦、卜牙、唐皇、天琴等就逐渐演变成为了民族不可或缺的艺术欣赏、艺术享受以及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甚至还将一些地方曲种列入了“非遗”目录,搭建了表演的平台,成立了曲艺团,以此来发展传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然而遗憾的是,更多的曲种很少受到关注,其传承者和发扬者越来越少,不利的生存环境导致部分曲种日趋消亡。

(三)外在因素的影响

除了广西少数民族曲艺自身的发展外,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当地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比如新兴曲艺艺术的存在。不得不说,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曲种仍旧保留着以往的传统创作观念,与时代的发展以及当代人所接受的艺术环境格格不入。相比之下天等的天琴就做得比较好,比如温海夫导演的《骆越·天传》,使用了许多与绚丽的舞美、时尚的构思、流行的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很受年轻人喜欢。那么如何打破传统的观念,如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如何传承和保护好少数民族曲艺等外在因素,就成为了少数民族曲艺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三、文化自信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创新发展的方向

(一)高度重视,迅速动员部署

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能够按照积极培育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文化高地的总目标和要求,紧紧围绕“讲团结爱祖国”开展,进一步深刻领会少数民族曲艺文化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深刻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关键,明确发展目标,才能够将少数民族的曲艺创新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创新引导,相映成趣

1. 曲艺的宣传推广要到位

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媒体等有效的传播渠道,找到树立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文化自信的“突破口”。以优秀曲艺作品展播、曲艺进校园、曲艺普法、曲艺微电影、曲艺公益广告等为基础,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曲艺“走出去”,并定位于“+宣传”的方式,力争宣传一次,受众就了解一次,才能够不断为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发展创造机会。

2. 品牌文化创出浓郁气氛

要想使得广西少数民族曲艺得到创新发展,就要打好“牢基础”的文化自信根基,打造出独有的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符号体系,可通过拍摄纪录片的方式,走访调研和了解各民族各地方的曲种,再经由专业人士把纪录片拍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范围更广的、受众群体更大的视听“文化符号”,再经由多媒体,比如微信、QQ、论坛以及电视等渠道,达到弘扬、传播、创新的目的。

(三)观念引导,创出特色

要使文化發展增加核心的竞争力,不仅要加大宣传以及品牌打造的力度,更要打造出少数民族曲艺的文化事业创建范围,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优化少数民族曲艺文化事业的引导方式。例如,可引导、鼓励、奖励少数民族地方曲种的传承和发扬,以构建“曲艺团”、搭建“曲艺舞台”等方式,让该曲种的传播有途径、有方法,还可鼓励当地年轻人结合当下的潮流进行曲艺的创新发展,通过年轻人的视角更加了解当代年轻人所愿意接受和采纳的曲艺艺术,才能够永葆少数民族曲艺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四、结论

对于培育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文化自信,要始终按照“曲艺主题不变、传承人员不散、发扬力量不减、创新劲头不松”的态势,充分发挥出广西现有的组织、人员、平台优势,依托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理论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共同发力,加强选题策划,打造出具有鲜明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特征的文化事业载体,以优质的节目、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展现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文化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岑勉. 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音乐时空,2014(13).

[2] 黄鸿业. 西部少数民族曲艺文化传播的调查

研究——以广西为例[J].新闻界,2015(21) .

[3] 杨珀.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曲艺艺术在新时代繁荣兴盛[J].曲艺,2017(12).

[4] 李建平. 弘扬广西精神促进广西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J].沿海企业与科技.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精髓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塑造现代学校精神
MIDNIGHT IN TAIPEI
贵阳市阳明文化品牌塑造策略探析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中庸之道
浅析德彪西音乐创作精髓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滁州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和文化旅游圈构建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
缝补Boro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