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MRI 联合最小ADC 值鉴别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价值

2020-06-10詹浩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腮腺淋巴淋巴瘤

詹浩辉,杨 静

(1.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MR 室,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R 室,河南 洛阳 471001)

腮腺疾病种类较多,病理分型复杂,混合瘤和腺淋巴瘤是腮腺最常见的肿瘤,2 种病变的转归和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因此术前正确诊断很重要。MRI 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分辨肿瘤内黏液、纤维化、软骨基质、出血等病理组织学改变[1],在腮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常规MRI 主要依据形态学对肿瘤进行诊断;而DWI 是目前唯一能观察活体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其定量参数ADC 值可对病变定量分析,以往文献[2]中ADC 值多用平均值,而肿块的最小ADC 值(ADCmin值)能减少囊变坏死灶对ADC 值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定量信息。笔者收集2016 年2 月至2018 年6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腮腺混合瘤80 例及腺淋巴瘤50 例的临床及MRI 资料,旨在探讨常规MRI 联合ADCmin值鉴别诊断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例混合瘤(84 个病灶)中,男17例,女63 例;年龄17~82 岁,中位年龄45 岁。腺淋巴瘤50 例(62 个病灶),均为男性,年龄39~89 岁,中位年龄61 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kyra 3.0 T MRI扫描仪,头颈联合线圈。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 平扫及DWI 检查。常规MRI 扫描序列为横轴位TSE T1WI(TR 620 ms,TE 11 ms)、TSE-DIXON T2WI(TR 3 160 ms,TE 82 ms),矩阵320×280;冠状位STIR T2WI(TR 3 400 ms,TE 84 ms),矩阵320×320;视野24 cm×24 cm,层厚5 mm,层距1 mm。DWI:采用轴位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ss-EPI)序列,TE 55 ms,TR 3 850 ms,矩阵256×192,视野24 cm×24 cm,层厚5 mm,层距1 mm,NEX 2,b 值取50、800 s/mm2。

1.3 图像后处理 通过Syngo VIA VA3.0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结合常规MRI 图像及ADC 图,在病灶每层图像上取2~3 个ROI,面积30~60 mm2,直接测量ADC 值并选择最小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行χ2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ADCmin值的差异。定量资料以±s 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腺淋巴瘤均为男性;混合瘤中男性仅占21.2%(1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淋巴瘤中位于腮腺后下极占88.7%(55/62),其中单发均位于腮腺后下极,多发位于腮腺各处但后下极均可见;而混合瘤主要位于腮腺中部,后下极仅占14.3%(12/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淋巴瘤T2WI呈低信号或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占71.0%(44/62);而混合瘤T2WI 则以高信号为主,低信号仅4.8%(4/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腮腺腺淋巴瘤DWI 呈高亮信号,ADC 图呈高信号,ADCmin值为(0.72±0.18)×10-3mm2/s;混合瘤DWI呈高亮信号,ADC图呈低信号,ADCmin值为(1.30±0.26)×10-3mm2/s,两者ADCmin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MRI 影像见图1,2。

图1 女,51 岁,腮腺混合瘤。MRI 示左侧腮腺类圆形肿块,边界清(箭头) 图1a T1WI 呈低信号 图1b T2WI 呈高信号 图1c DWI(b=800 s/mm2)呈高信号 图1d ADCmin 值为1.203×10-3 mm2/s 图2 男,61 岁,腮腺腺淋巴瘤。MRI 示左侧腮腺后下极椭圆形肿块,边界清(箭头) 图2a T1WI 呈低信号 图2b T2WI 呈以低信号为主不均匀信号 图2c DWI(b=800 s/mm2)呈高信号 图2d ADCmin值为0.625×10-3 mm2/s

3 讨论

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为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腮腺肿块的鉴别重点。MRI 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软组织对比能力,在腮腺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价值较大,是腮腺病变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多形性腺瘤来源于唾液腺上皮,组织学上由多种上皮结构、黏液样间质及软骨基质构成,由于瘤体成分复杂,又称混合瘤,是最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一般较长,女性略多于男性,青少年至老年均可发生,深、浅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可跨咽旁间隙生长,冠状面多位于腮腺中部[3]。其T2WI 信号常不均匀,可呈沙砾样改变[4],软骨黏液样基质于T2WI呈明亮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为混合瘤的特征性表现[5],故T2WI 极少呈低信号;本组仅4 个混合瘤肿块T2WI 呈低信号为主混杂斑片高信号,未见均匀低信号表现。DWI 是目前唯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方法,病灶ADCmin值区域可能最能代表病变组织细胞密度最高、增殖最明显的部分[6-7]。混合瘤由于核浆比淋巴细胞小,肿瘤间质丰富,且多含囊变,故水扩散受限不明显。本组混合瘤DWI 均呈高亮信号,ADC 图呈低信号,平均ADCmin值为(1.30±0.26)×10-3mm2/s。

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 瘤或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14%~30%,在腮腺肿瘤中居第2 位,仅次于多形性腺瘤[8]。腮腺腺淋巴瘤起源于腮腺内淋巴结,是由其异位起源的上皮及淋巴组织发生,由于腮腺内淋巴结位于浅叶后下方,故腺淋巴瘤也好发于此部位。综合既往文献[9-11]及本组资料,该病诊断要点为中老年男性且位于腮腺后下极,这也是与腺瘤的主要鉴别点,既往有报道[12]女性患者,但本组未见。腺淋巴瘤T1WI 常见低信号内混杂高信号,多系肿块内囊腔含蛋白或胶体成分[13],或肿块内合并出血;腺淋巴瘤由含嗜酸性成分的上皮和淋巴组织构成,细胞核密集,故T2WI 多以低信号为主,且信号均匀居多,可作为与混合瘤的鉴别点。文献[14]报道腺淋巴瘤T2WI 示病灶内明显低信号裂隙征有一定特征性。腺淋巴瘤由上皮细胞、滤泡样淋巴组织及蛋白囊腔组成,由于含有大量淋巴组织和蛋白囊腔,肿瘤水扩散受限,ADC 值明显减低。本组62 个腺淋巴瘤DWI 均呈高亮信号,ADC 图呈高信号,平均ADCmin值(0.72±0.18)×10-3mm2/s,明显低于混合瘤。

综上所述,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位于腮腺后下极、T2WI 以低信号为主、ADCmin值较低,这些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有别于与腮腺混合瘤的鉴别。

猜你喜欢

腮腺淋巴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当心! 淋巴瘤会伪装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腮腺良性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