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阅读质疑中教师的有效组织

2020-06-09龙学萍

天津教育·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组织质疑阅读

龙学萍

【摘  要】学生主动质疑有利于发展思维、释放潜能。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质疑组织得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保证阅读的实效性。

【关键词】质疑;阅读;组织

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模式中发现,学生主动质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生质疑时教师只有组织得当,把握并处理好阅读环节,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保证阅读的实效性。

一、于备课时须胸有成竹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问题参差不齐,不利于开展教学。如读到:“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的信”时,学生质疑:雨果到过圆明园吗?他为什么要给巴特勒写信?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幻想中的艺术,并说圆明园是为全世界人民而建?雨果如此谴责自己的国家,他难道不爱国吗?文章将“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话单独设为一段的目的是什么……面对诸多问题,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1.体会文章鲜明的对比构思;2.品评生动睿智的语言;3.体会作者正直的良知和博大的情怀。教师成功地将学生的阅读质疑,预设到对文章段落构思、语言表达、作者人格三个层面的体会把握上,即便学生的提问再让人防不胜防,也不会突破教师的统筹把控。

教师要想在阅读中组织有方,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应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疑惑之处,尤其要研究教材与学生认知间的契合点,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恰恰就是教材重、难点的突破口,能让阅读产生预料不到的惊喜,能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二、于质疑处能去繁就简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学生的问题无奇不有,如一一处理,阅读只会毫无头绪。教师应以主问题去包罗学生的疑问,以此来照顾学生提问质疑的积极性,主问题的设计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解疑的兴趣。如“三顾茅庐”中学生的问题:详写“隆中对”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写遇到司马徽、黄承彦呢?带张飞去岂不是去坏事的?诸葛亮是真的在熟睡吗?为什么要三顾,一顾岂不更节省笔墨?教师及时提出了两个问题:1.刘备为什么要三请诸葛亮?2.诸葛亮为什么要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呢?然后让学生分组竞赛探究,学生兴趣高涨。

课堂上没有分析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而是从认知出发点去思考问题的实质,后来学生对人物的认识还有名著中相关情节的延伸,如打动诸葛亮的是刘备的仁厚善良(三让徐州)、爱民如子(带领新野百姓一路被追杀,不离不弃)、坚韧不拔(草根出身,屡战屡败,愈挫愈勇)、志存高远(匡扶汉室,心系苍生)。而诸葛亮则是心系天下(与刘备志同道合)、洞察世事、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书中后续情节便可应证)、雄才大略(为刘备制定联吴抗曹的策略)、知恩图报等。

教师确立主问题,去繁就简,抓住实质,为学生开展有序阅读做有效的处理,让学生于纷乱中找到研读的方向,在阅读讨论中再去解决细节之处的小问题,由面到点,一点点细化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三、于迷惑处会拨云见日

初中生受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对段落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往往前后不能相顾,不明白写作意图,不知道段落间的联系,这时教师就应该采用直观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如“敬业与乐业”中,学生不明白论证思路,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明确阅读思路:什么是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敬业与乐业?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找出论据材料及方法,学生很轻松就把握了思路。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步骤时,可以由主问题入手:文章是誰写的?体裁是什么?主要写什么?怎样写的?还能不能换种方式去写?对文章感兴趣的地方或疑惑之处是?如果我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我会怎样?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明确阅读是为了读懂作者(明白写作意图)、读懂形象(走入人或物的内心)、读懂自己(审视自己、提高素养)。

四、于迟钝处能潜移默化

初中生虽然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但往往因为阅历太少,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如“背影”中,学生问:“我预习时了解到朱自清早些年和他父亲的关系并不好,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比较平淡,为什么要写呢?”由此看来,学生显然不理解父爱的特点。教师没有急于给学生说教文中细微的父爱,而是采用配乐后师生配合朗读、看看父亲的处境、听听父亲的话语、找找父亲的举动、比比自己的父亲几个环节让学生全面体会父亲不善表达、父爱实则细腻厚重、为人父的辛苦奔波等特点,感受成人之后的作者对当年懵懂无知的悔恨。最后教师又截取班内住宿学生所写父亲送他们上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父子亲情本就朴素无华,这样的熏陶感染比在班会课上枯燥的感恩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为学生的质疑解疑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多层次、分声部动情地朗读,利用音频、视频、移动展板反馈等智能教育媒介,小组合作竞争、讨论、辩论等机制,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兴趣,帮助学生解开疑问,加深认识。

五、于思辨处扮大智若愚

阅读中教师如果做无所不知的“活词典”,讲授重点问题、语句解析,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学生对说教不感兴趣,如果能化身为“大智若愚”的“愚夫”,问题让学生去提,答案让学生去解,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如“皇帝的新装”中,学生问:“大人们都不愿说实话,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真话呢?”教师不急于解释,反而说:“我也不清楚,你们都是小孩子,你们自己来说说吧。”教师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你会说出真相吗?”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会,教师又问:“那二十年后,你还会说出真相吗?”此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会为了保全地位、职位、家庭等,不会说出真相了。而后学生再次回到文本,探究出童话中的大人们(皇帝、大臣、骗子、百姓)不只是虚荣,他们更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利、官职、金钱、面子而不愿说真话。学生深刻认识到了人性的弱点,并明白不论何时都要保留做人的纯真,太过虚伪是要付出代价的。

学生的群体智慧不能小视,教师决不能高居于学生之上,让学生多开口说话,让他们多思辨解读,教师自己不妨虚心地做做学生,让学生来弥补自己理解认识上的不足,教学相长,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六、于生成处应触类旁通

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往往是拓展教学很好的契机,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质疑,养成做授课笔记的习惯,准备好助读资料,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提高认识。如“湖心亭看雪”中,学生质疑,明明有随行的人,作者为什么要说是一个人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独”是作者遗世独立、清高孤傲的人格体现。进而讲到: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志士被现实压弯了腰,便寄情于山水之间,去寻找心灵的归宿,他们宁愿是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朵花,一片云,甚至是这满湖的冰雪,去勇敢承受人世的孤独,去坚守自己高洁的情操。让我们来找找作者的知己吧。

学生举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独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柳宗元被贬永州,写到“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李白怀才不遇,浅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杜甫颠沛流离,慨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苏轼被贬黄州,笑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样的拓展性阅读加深了学生对古代读书人高洁情操的仰慕之情,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一切学问从提问和质疑开始,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学生质疑探究学习的课堂流程,精心组织阅读环节,运用有效的方法去激励学生探究解疑,这样学生的阅读才有收获,课堂才会上出实效。

注:本文为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立项课题“初中生语文学习质疑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XKT-ZW-05-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方晓敏.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式探讨[J].教育评论,2017(2).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组织质疑阅读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