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阅读在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分析

2020-06-09李春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

李春芳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约为8—10岁,处于感官判断和理性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兴趣培养来引导其进行语文学习。绘本阅读是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其实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生动的绘画图形,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大量的绘画图片与少量文字的结合,可以减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学校的快乐。本文深入分析绘本阅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旨在更好地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促进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绘本阅读 小学低年级 综合性学习

低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时,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加强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小学语文教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低年级学生自身无知识积累,认识的文字较少,很难从文字中获得大量知识信息,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绘本阅读将文字知识转化为图片和色彩,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来吸引其进行语文学习。另外,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绘本阅读通过图片和文字形式,可以将相关知识点全面展示,有助于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一、转变语文教学的“主体”

1.确定语文学习“主体”

单纯的文字教学令学生难以独立学习,只能依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知识理解。绘本阅读的展示形式简单,且内容更加直观,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独立阅读,并对部分问题进行询问。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将其作为素质培养的指标。绘本阅读符合新《课标》要求,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转变了教学的主体。目前,多媒体、演示教学等方式,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仍然属于填鸭式教学,或者说被动式教学,学生无法自主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兴趣。绘本阅读中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涵盖规定的教学内容,而且包含很多课外内容,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了相关的知识。学生通过绘本实现自主阅读以后,会深刻思考绘本中的内容,挖掘出教材中更深层次的内容,并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

2.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只需对其进行适当引导,无需更多的语言讲解,学生可以进行主动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位置,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无问题意识,或者探寻精神。绘本阅读模式改变“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情况,将图片与知识结合,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以往学生被动性的思考,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固化,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整体发展。低年级学生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时期,思维呈现发散状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绘本阅读中涵盖的知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是从教师的单一角度出发,使得学生的思维僵化,违背了新《课标》中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为后期知识应用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简单,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系统认识。同时,教师对相关知识点的系统讲解,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出现厌学的心理。如何将零散知识系统化、规范化,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从客观事物中剥离出来的人类思想,所以也楞通过观察客观的事物,将现有知识进行系统逆推整合。绘本阅读中的内容包括人物、场景和情节,均是由各个知识点集合到一起的结果。因此,绘本阅读可以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

例如,在《蚯蚓的日记》中,对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规律进行描写,并通过拟人的写法,将人类的情感和社交融入到绘本中。学生通过看图,可以掌握蚯蚓或者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基本情况,从而掌握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包括:习性、成长和情感等。绘本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绘本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知识点系统化。

2.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培养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绘本阅读通过不同的主题、内容和情节,在掌握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低年级学处于创造力的重要培养阶段,绘本中的丰富图片和色彩,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文字教学,让学生难以从字面理解其中的内容,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绘本阅读中并未进行过多的文字描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经历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对绘本中的内容阐述有不同的认识,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后,会相互讨论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内容的理解,而且拓展了眼界。

例如,窦桂梅绘制的《我爸爸》的绘本中,由于家庭情况不同,有的学生觉得爸爸很伟大,有的觉得爸爸很可怕,有的觉得爸爸是奥特曼。在读完《我爸爸》的绘本后,学生会相互讨论为什么爸爸很可怕、为什么爸爸是奥特曼等问题。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和全面地了解爸爸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绘制爸爸的形象,以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并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三、促进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

绘本阅读教学可以与其他教学技术进行融合,多种教学方式相互协作,提高现有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对绘本阅读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另外,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喜欢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

1.演示模仿教学融合

绘本阅读可以为学生的模仿提供依据,学生可以依据绘本中人物的形象,以及动作和情节,进行相应的模仿和演示。绘本阅读中的图片较多,文字较少,学生可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发挥,并依据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演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学生进行情景演示,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而且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演示作品,或者阅读成果传到抖音、微信和微博等多媒体,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不同学生之间的作品比较,可以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进而提高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多媒体教学融合

多媒体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低年级各学科中广泛应用。可以让学生通过绘本形式更好地理解多媒体呈献的内容,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另外,多媒体通过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学习目标,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指导。多媒体中的音视频内容可以配合绘本阅读中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阅读环境。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建立,但是对声音、图像等感官的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多媒体教学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绘本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将比较受歡迎的绘本做成动画、PPT和幻灯片等,让学生容易接受绘本中的语文阅读知识。部分学生可以搜集绘本内容的相关资料,如《我爸爸》故事的创作背景、《蚯蚓的日记》的创作灵感等,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处于知识量小、理解能力差的阶段,无法正确、持续地进行语文内容的阅读。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较差,学习时间较短。调查研究显示,兴趣可以延长30%的阅读时间,并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增长10%。因此,提高学生兴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绘本阅读通过生动的图片、鲜明的色彩、曲折的情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另外,绘本阅读中的图片较多、文字较少,符合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可以延长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或者阅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避免出现思维固化的问题,使其对绘本中的内容和情节进行大胆地想象。绘本阅读与现代多媒体、演示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融合,增强了绘本内容的生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绘本教学可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符合新《课标》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师雪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2] 孙秀娟《绘本阅读在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有效利用研究》,苏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3] 麻伟玲《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引方法浅探》,《考试周刊》2019年第3期。

[4] 赵飞君《以“绘本阅读”为载体的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学科教育学》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