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A+5R干预联合伐尼克兰对COPD患者戒烟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0-06-09徐鸣丽金媛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吸烟者尼克戒烟

徐鸣丽 金媛

现研究已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遗传、环境及个体易感性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吸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据统计,我国COPD患者数高达4300万,其中吸烟者患病率约为13.2%,远高于非吸烟者5.2%,15%~20%的吸烟者可发展为COPD[1]。戒烟已成为COPD病情控制和降低发作最有效且成本效益最佳的干预措施[2]。伐尼克兰(vareicline)是《美国烟草使用与依赖实践指南》推荐作为一线的新型戒烟药物,具有激动与拮抗的双重特性,可有效降低戒断症状,提高戒烟成功率,但由于戒烟的成瘾性,复吸率较高[3]。近年来,学者多主张采用心理干预戒烟提高戒烟依从性和成功率[4],本研究尝试在伐尼克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5A+5R干预指导戒烟,探讨其戒烟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COPD患者,共120例。入组标准:①符合稳定期COPD的诊断标准[5],近3个月症状稳定,且未接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②年龄≥18岁,烟龄≥1年,吸烟量≥10支/d;③排除患有焦虑抑郁、精神病、酒精滥用、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87例,女33例;年龄48~79(62.1±4.8)岁;烟龄1.2~24(8.1±2.4)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高中62例,大专及以上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烟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征得监护人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1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维持COPD的治疗方案不变,给予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美国辉瑞公司生产,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71222)。治疗阶段第1周剂量递增:第1~3 d,0.5 mg/次(白色片),1次/d,第4~7 d, 0.5 mg/次(白色片),2次/d;第8 d起,1.0mg/次(淡蓝色片),2次/d。总疗程共12周。治疗2周内,戒烟者均边口服伐尼克兰边减少吸烟,第3周时尽量完全戒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A和5R策略进行戒烟干预,连续干预12周。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5A干预策略:①询问(Ask):询问吸烟年限、吸烟量等吸烟情况,了解是否有戒烟意愿;②建议(Advise):开展戒烟劝告,说明戒烟对病情的影响;③评估(Assess):分析评估戒烟意愿;④帮助(Assist):帮助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发放《戒烟益处卡》等材料,并明确戒烟时间;⑤随访(Arrange):建立跟踪随访制度,及时了解其戒烟效果。一般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频率为第1~4周每周2次,以后每周1次,必要时上门访视。

若戒烟效果不理想,则进一步采取5R干预策略:①相关性(Relevance):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或戒烟与健康密切相关;风险(Risks):医生帮助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性及影响;③益处(Rewards):医生帮助患者了解戒烟的益处;④障碍(Roadblocks):引导吸烟者分析评估戒烟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尤其是针对戒断症状进行处理。根据吸烟者的主诉采取相应措施,如感觉疲乏、嗜睡,则保证充足睡眠;感觉烦躁或紧张,则进行深呼吸、散步等;避免高热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⑤重复(Repetition):每一次与吸烟者接触时,不断反复劝导加强动机干预。

三、观察指标

①戒烟成功率:分别于随访1、3、6个月时记录患者的戒烟率,自我报告停止吸烟且无复吸即为戒烟,并于随访6个月时采用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FTND)[6]进行评估,该量表含6个条目,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提示依赖程度越高。②肺功能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应用德国耶格的Master Screen LOS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③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随访6个月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7]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包含50项条目,涉及呼吸症状、活动受限与疾病影响三个维度,各维度分值范围为0分~100分,评分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高。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不同时间戒烟成功率和尼古丁依赖性比较

干预后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戒烟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6个月干预组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TND评分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戒烟成功率和FTND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各肺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干预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组间同期比较,②P<0.05

三、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GRQ量表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干预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①P<0.05;组间同期比较,②P<0.05

讨 论

长期吸烟与COP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不仅导致呼吸道炎症反应,还可诱发气道重塑[8]。对于COPD患者而言,戒烟是控制病情,提高临床疗效最关键措施。目前,伐尼克兰作为唯一一种不含尼古丁成分的戒烟处方药,可有效抑制吸烟欲求,缓解戒断症状,已作为戒烟药物辅助药被临床广泛认可[9]。国外研究报道显示,70%的吸烟者有戒烟意愿,COPD患者的烟草依赖性高于普通吸烟者,而其戒烟意愿并未相应增加,在无外力协助的情况下戒烟难度相当大[10],故COPD患者常因烟瘾难以控制、自控力差等原因出现复吸导致戒烟失败。

药物戒烟治疗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降低COPD患者烟草依赖性和戒断反应的重要性愈发引起重视。传统干预法仅局限于住院期间的宣教劝导,能发挥暂时戒烟的作用,但出院后在社会交往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易造成复吸。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的“5A干预法”指导戒烟,贯穿患者住院护理及出院后随访整个过程,能全面掌握患者的吸烟情况,消除紧张、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坚持戒烟[11]。同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5R干预法”,综合运用行为、心理、社会支持等手段,引导戒烟动机或提高戒烟意愿,尤其是通过指导处理戒断症状、避免吸烟诱惑及改变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戒烟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随访1个月时戒烟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干预组随访3、6个月的戒烟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TND评分亦明显升高(P<0.05),与杨凤萍等[12]研究结果相符,由此说明,5A+5R干预法联合伐尼克兰可提高COPD患者的戒烟成功率,在降低中长期复吸方面较伐尼克兰药物治疗更有优势。

近来研究表明,COPD患者戒烟后急性加重次数和程度可明显下降,咳嗽、咳痰和喘息减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持续戒烟可延缓COPD的进展及肺功能的降低,使COPD患者死亡风险下降32%~84%[13-14]。本研究发现,两组在干预后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改善,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说明5A+5R戒烟干预可进一步减轻烟草对呼吸道的危害,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同时随着肺功能的改善和临床症状的缓解,患者加深了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更加坚定戒烟信心,SGRQ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下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戒烟作为一种综合多方面的行为矫正,对于COPD患者而言,难度更大。5A+5R干预联合伐尼克兰可提高具有烟草依赖性的COPD患者戒烟成功率,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吸烟者尼克戒烟
戒烟文
一只叫尼克的狗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鲨鱼尼克
戒烟
No Smoking请勿吸烟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
Good Ange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