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区平台智慧化发展的伦理困境

2020-06-08孙阳彭江浩刘春花

今传媒 2020年5期
关键词:伦理困境商业化智慧校园

孙阳 彭江浩 刘春花

摘 要: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校园服务模式,打造了“互联网+智慧校园”新模式。但是,高校社区平台智慧化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伦理困境,各种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社区平台伦理失范的表征和缘由,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社区平台;伦理困境;商业化;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051-03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使得智慧校园建设被提上各大高校的发展日程。移动互联网的诞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深刻促进了高校智慧化建设的步伐。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高校信息流通形态已经从原始人工阶段发展到网页信息化和移动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阶段,而下一个爆发点应出现在移动终端,智慧型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恰恰适应高校的形势发展应运而生。

智慧型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是智慧校园建设中一种服务于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智慧化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可以结合不同学校的现实情况和文化氛围,借助标准化的运营方案、刚性的服务功能以及本地化的运营团队,打造不同的智慧型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为高校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校园服务,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营造出专属于各高校的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然而,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的智慧化建设和转型发展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存在着种种道德伦理上的问题。

一、高校社区服务平台伦理困境的现状

“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这是一种符合人们道德标准的行为守则。 它不仅包含处理人与人、社会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且还蕴含了根据某些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真理。然而,高校社区服务应用智慧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悖于或者不符合平台正常运营和发展的伦理失范现象,既给平臺自身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也给平台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一)技术泥沼:智慧化误读

智能化是指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满足人们各种美好生活需求的事物的属性。智慧化建立在智能化基础上,不仅利用高级的智能设备对数据进行技术性的采集与处理,还可以做到对数据进行逻辑性汇总和分析,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应用平台各方实现高效的有机联动和智慧型交互交流。然而,许多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往往混淆了两者的实质区别,将智慧化与智能化混为一谈,导致现实中的平台经营与业务操作上的简单化、机械化和唯技术论而缺乏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二)用户内容标签:低俗与失范

Web2.0时代的到来与社交平台的崛起赋予了在线网民极大的话语权,促使大量的UGC内容应运而生。所谓UGC,即用户生成内容,概指用户独立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自己创作的文字、图像、音频、短视频等各类形式丰富的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创作与表达模式。这些UGC内容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使网民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利。但是,这种技术带来的福利背后往往会引发一些负面消极的效果,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1]。

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大多数都是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平台为大学生用户提供了可以自由生产内容的空间,但由于把关方面的缺陷和缺失,往往裹挟着一些色情和暴力的内容,很快被贴上了“低俗”“失范”的标签。用户创造内容的传播辐射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将会左右舆论走向,一旦有人蓄意利用媒介制造谣言引发恐慌,网络的混沌性将导致“蝴蝶效应”,引起大规模的社会群体事件,必然削弱用户创造内容的公信力。这仿佛是所有平台用户量增大后无法规避的趋势。在媒介评论家和社会评论家的眼中,低俗常常是娱乐的代表,而大众品味通常是低俗、幽默和厌恶的代名词[2]。

(三)大数据下的信息泄露

我国侵权法明文规定,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的权利。社区平台运营也要尊重公民的隐私权,不得任意泄露他人隐私或者干扰他人生活。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掌握了大量学生信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却良莠不齐。

部分APP在点击时会自动跳转到手游、借贷等页面,诱导学生消费;有的甚至违背法律道德进行牟利,大量学生被诈骗;有的不注意保护学生用户数据信息(如姓名、电话、学校、宿舍、父母联系方式、学信网账号密码),有意或无意泄密,使其在黑市贩卖。这些行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侵害,也让平台自身的信誉和利益大打折扣。

(四)平台过度商业化

从创新和开发APP平台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校园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在线学习和在线生活亦是大学生活的常态,智能服务在无限流量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下触手可及,每位大学生手机里都存载着很多APP。庞大的校园流量成为校园服务应用平台进行商业化变现以实现赢利的砝码。

尽管校园在传统上是十分封闭的,如限制促销、禁止广告,但庞大的校园用户流量吸引着不少公司大力推进大学校园业务市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有些应用平台推出大量的广告、信息流标签页的广告标题和头条。显然,校园应用平台的扩散,大多是大学与软件供应商的商业合作、共同发展 “校园市场”的结果。但是一旦缺乏严格监管,大学生很容易成为“大学商人”的目标客户群。

(五)学校相关部门强制推广

高校社区服务应用平台之所以能够进入校园,除了自身过硬和市场功夫做足的原因之外,还与一些学校联合起来进行强制推广有关。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产品的主要受众,基数大,产品推广较为便捷,导致一些平台开发者通过赞助项目等方式,吸引学校强制推广,引导学生下载使用,甚至将下载APP与学生评优评先、班级绩校考核挂钩,即使是与校园生活无关的软件也向班级下达下载注册任务。这种强制注册已成为学生用户们的“难言之痛”,易引起学生怨言。微博上,有不少在校生对学校强制使用APP记录运动次数并计入体育课成绩事件发表不满:“我隔壁寝室一个同学拿着4个手机在跑步” 。“院里学生会要求使用校园软件,每班每位同学必须注册,且上交注册截图给班长,再由班长统一进行上报,不然就不能参与以后的评优工作”。“我们只能按时上交截图再赶快卸载,但还是给平台制造了一些光鲜的数据‘用户”。

猜你喜欢

伦理困境商业化智慧校园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潜在举报人秩序遵循伦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研究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