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下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

2020-06-07董梅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差错

董梅娟

(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 引言

西药在临床治疗中因毒副作用的影响,容易受到局限。中药历史悠久,且安全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但在管理过程中依然需要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挑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效果。临床上需要针对差错出现原因开展药材管理。我院就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对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影响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为2015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共选取中药房处方5000 例,汇总和记录处方调剂差错的次数,为参照组。处方所属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921 例/2079 例。年龄上下限为24 岁、78 岁,平均(55.12±0.21)岁。针对存在的情况开展现代化信息管理,并于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选取中药房处方5000 例,汇总和记录处方调剂差错的次数,为观察组。处方所属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818 例和2182 例。年龄上下限为23 岁、77 岁,平均(54.02±0.16)岁。观察组、参照组处方所属患者的信息资料数据差异细微,统计处理显示P>0.05,数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015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5000 例中药房处方进行汇总,分析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情况,包括种类以及次数。针对处方出现差错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处方书写、包装相似、药名相似以及人员因素等,予以针对性现代信息化管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处方书写管理

2017 年之前,医师在医院开具药方过程中,处方书写多为手写,以便于留取证明以及责任确认。然而受个体因素影响,医师字迹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且用词模糊、单位使用不规范等,导致药师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因此医院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处方管理以及书写规范制度,同时可采用手写、电子档并存的方式约束字迹过于潦草的医师。2017 年以后,门诊处方98%以上是电子打印处方,医师开具处方后予以电子存档,有利于信息辨识。

1.2.2 规范药物的摆放

中药房内药物种类较多,部分中成药外形、名字相似,因此使用过程中容易混淆出现差错,导致调剂失误,影响处方效果。因此针对相似性较高的药物,需要对其摆放予以规范,做好分类以及标记,按计划以及规定合理摆放,降低差错率。并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管理,使药材存取效率以及精确率得到提高,降低差错发生率。

1.2.3 人员管理

相比西药,中药的知识体系更为复杂,部分药师因自身知识欠缺,专业素质不过关,导致处方调剂出现差错。因此医院单位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养,应用计算机对中药房相关人员档案进行构建,包括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教育背景、培训内容以及技能特点等,便于中药房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确保人才符合岗位要求。开展药学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药材炮制、存储以及药效等内容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能力。依据人员工作情况予以奖惩,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中药处方调剂差错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调剂差错发生率以及差错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运行SPSS 19.0,上传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运算,计数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χ2检验开展运算,计量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t 检验开展运算,前者以率(%)为表述形式,后者以均数±标准差()为表述形式,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5000 张处方中,有100 张处方存在调剂差错,发生率为2.0%,其中中成药处方占42 张、中草药处方占58 张。观察组5000 张处方中,有39 张处方存在调剂差错,发生率为0.8%,其中中成药处方占14 张,中草药处方占25 张。观察组的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处方调剂差错比较(n)

3 讨论

中药种类较多,且不同处方的药物剂量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上需要依据处方用药,防止因调剂差错影响治疗效果[1-2]。中药房是医院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对药材的管理以及存储,也是医院药材发放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能力[3]。在中药房运营过程中,容易因一系列因素影响导致处方调剂差错,影响处方疗效。

中药房是医院单位的中药科室,药房的建设以及管理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水平。中药的使用主要依据处方调剂,其主要包括处方书写、处方审核、处方计价、调配、复核、给药等流程,过程相对复杂,且具有细致性,任意环节出错均可导致药物使用出现差错[4-5]。相比西药,中药在使用和管理方面要求更高,加之其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中药处方调剂容易出现差错[6-8]。

我院针对中药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原因分析,汇总差错的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处方书写、包装相似、药名相似以及人员因素等,针对上述原因,我院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予以针对性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中药处方调剂差错率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低,统计处理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规范化管理,可进一步规范医师处方书写、药物管理和摆放,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中药房整体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可使中药房管理得到规范,提高了药房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降低了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提高了药物应用效率,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中药房调剂差错
能“二战”考研尽量不要调剂,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要不要服从调剂?
对中药房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的效果探讨
2019年考研调剂复试开始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执业药师在医院中药房管理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