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07马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血液

马营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 肾内科,山东 泰安)

0 引言

通常临床中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阶段判定为尿毒症,患者出现尿毒症是因为自身的肾功能处于晚期状态,一些有毒物质和机体代谢产物不断堆积从而形成一组临床综合征[1-2]。目前治疗尿毒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此治疗方式无法将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完全清除干净,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引起较为顽固的高血压病症、病毒性脑病或者是皮肤瘙痒等[3-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开始推行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该技术属于吸附性血液计划技术,针对患者体内的某些中分子物质可行选择性的清除[5]。本次研究特抽取医院肾内科在2012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接诊的480 例需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加以研究,针对临床收治的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全部操作过程均按照严格的规范流程实施,同时在本院高层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操作。在能保证此次研究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来确保实验结果的规范性以及可信度,特抽取医院肾内科在2012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接诊的480 例需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加以研究。原发病类型如下:35 例多囊肾、48 例梗阻性肾病、171例糖尿病肾病、65 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以及161 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同时将这480 例患者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平均分为以下两组:血液透析组(n=240)和联合组(n=240)。血液透析组患者实行单一的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男130 例,女110 例,平均年龄45 岁,透析病程最少6 个月,最长5 年,平均(1.6±0.4)年;联合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治疗同时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男118 例,女122 例,平均年龄45 岁,透析病程最少6 个月,最长6 年,平均(1.4±0.3)年。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出现中分子中毒症状,例如:食欲不振、高血压或者是皮肤瘙痒等;(2)患者每天的尿量<500 mL;(3)患者透析时长>6 个月;(4)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可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消化道出血或者是急性心衰疾病;(2)中风者。

1.2 方法

血液透析组:在患者的颈内静脉或者是股静脉创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仪器型号则选取金宝AK95s 血液透析机F6 透析器,将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 mL/min,而速度则调整为300 mL/min,间隔4 h 便对患者实行1 次透析,2 次/周。

联合组:血液透析方式与上组完全一致,同时加入血流灌流技术进行治疗,仪器型号选择由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AH 型一次性血液管灌流器,此仪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吸附剂、换流灌和微囊膜。创建静脉通道,让其能够和仪器的动静脉管道相连,随后利用血泵来维持血流速,100~200 mL/min。当2 h 后透析灌流处于饱和状态后,将灌流器小心取下,随后行2 h 透析治疗,共治疗4 h,随后每间隔2 周对患者实行1 次治疗,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改为每4 周治疗1 次。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WBC、MMS、Cr、BUN 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和高血压。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数据经由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血清指标以()表示,患者临床症状则以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 和χ2检验,若P<0.05 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情况

给予2 种不同治疗方式前,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MMS 指标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剩余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表1 所示。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情况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情况

组别 例数 (×P1L0T9/L)(×W1B09C/L) (M U/M dL S) (μm Cor l/L) (m BmUoN l/L)血液透析组治疗前 240 182.41±76.48 6.06±1.28 369.80±48.47 938.78±256.50 26.61±6.60联合组治疗前 240 184.31±78.97 6.07±1.31 370.20±47.58 933.96±249.78 27.21±6.29 t 0.267 0.085 0.091 0.209 1.020 P 0.789 0.933 0.927 0.835 0.309血液透析组治疗后 240 221.80±85.51 6.99±1.44 365.50±46.34 349.89±126.45 12.40±2.39联合组治疗后 240 220.20±84.30 6.76±1.54 208.47±31.30 348.81±124.56 12.14±2.51 t 0.206 1.690 43.495 0.094 1.162 P 0.837 0.092 0.000 0.925 0.246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血液透析组患者所有临床症状的发生概率均高于联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所示。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n(%)]

3 讨论

根据临床相关研究人员指出,引起患者发生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便是MMS,它能够促使患者的贫血症状加重,同时降低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抑制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6]。并且,MMS 的存在越多,则患者出现病死率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几率便越大。同时,根据有关学者表明,患者自身调节因素以及正常酶受到破坏是此病症的主要毒性机制,导致自身的机体功能出现异常。所以,想要治愈尿毒症患者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将MMS 从患者体内彻底清除干净。

当患者出现尿毒症的时候表明体内的肾脏功能已经处于完全丧失的状态,必须要进行肾脏替代手术。而临床中最常用于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方式便是血液透析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且操作极为简便,主要原理便是通过采用半透膜。经过对流和扩散,将患者体内出现损害的肾脏进行替代,促使患者体内的中分子毒素能够被排出体外,尽量降低患者体内其他脏器遭受损害,例如:消化系统、心脏以及血液系统等。就目前而言,临床治疗尿毒症患者比用的治疗方式便是血液透析,但是此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清除患者体内的小分子物质,当患者体内的分子量在3.5 万以上的大分子物质是无法通过的,导致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病毒、细菌以及蛋白质等均不能透过。而作为一种新血液净化技术的血流灌流,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含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当中,随后经过吸附的方式将某些内外源性毒素清除掉,同时让经过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从而起到血液净化的效果[7-8]。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MMS 指标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剩余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所有临床症状的发生概率均高于联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血清指标与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为什么做了血透还要做血液灌流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