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07阿斯亚斯地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熏蒸

阿斯亚·斯地克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0 引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医院免疫科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其本身属于一种以关节性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较多,通常可表现为关节与肌肉存在的游走性酸痛、关节肿痛、关节僵直、关节畸形及关节功能性障碍[2]。目前临床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较多,并且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需通过研究以选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10 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105 例常规组与105 例治疗组。其中常规组患者中男性67 例,女性38 例,年龄为19~67 岁,平均为(38.26±6.37)岁;治疗组患者中男性61 例,女性44 例,年龄为21~66 岁,平均为(39.11±5.92)岁。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②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萘普生缓释片及雷公藤总萜片,其中萘普生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2)规格为0.25 g,口服1 片/次,1 次/d;雷公藤总萜片(南京中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007)口服1~2 片/次,2~3 次/d。

治疗组:本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接受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①针灸治疗方法:需对施针穴位进行选取,主要包括血海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解溪穴、阳溪穴、足三里穴及阿是穴等;通过相应常规消毒处理后,即可进针2 寸,待得气后可于足三里穴进行艾灸治疗;与针部尾端处插入2 cm 艾条,使其燃尽后再取针。治疗需保持1 次/d,30 min/次,以10 d 作为1 个疗程,需连续治疗2~3 个疗程。②中药熏蒸治疗方法:需对患者进行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当患者为风寒湿痹症时,其治疗原则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采用的方药为:草乌及川乌分别30 g,红花、细辛、透骨草、桂枝、伸筋草分别20 g,川椒15 g;当患者为风湿热痹症时,其治疗原则为清热化痰、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采用的方药为:络石藤及忍冬藤各30 g,莶草、透骨草、秦艽、红花、伸筋草各20 g,川椒15 g。根据患者分型选药后,倒入1500 mL 沸水中,使患者坐于熏蒸机上,并对四周进行密封,使患者头面部进行暴露,15 min/次,1 次/d,10 d 为1 个疗程,需连续熏蒸1~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显效,治疗后相关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经过实验室检查后可确认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相关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关节功能得到一定恢复,经实验室检查后病情不显著变化,生理可以自理;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均无变化。(2)对两组关节肿痛及僵硬时间超过1 h 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加以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23.0 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通过t 和()检验及表示计量数据,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组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n, %)

2.2 常规组与治疗组关节肿痛与僵硬时间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常规组,治疗组关节肿痛及僵硬时间超过1 h 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治疗组关节肿痛与僵硬时间对比情况[n(%)]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类型,该疾病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同时还具备较高致残率,因此需尽早接受有效治疗。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治疗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3-4]。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认知中属于“痹症”范畴内,其主要是由于人体内营卫气血失调,导致风寒湿热侵入,致使血管经脉闭阻,最终引发一系列不良症状[5]。在临床治疗中,中药熏蒸可同时具备药效与热力的双重功效,能够达到散瘀消肿及祛风除湿的作用[6]。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中,中药熏蒸方法主要是对蒸汽渗透的利用,使得药物能够深入至患者体内,可对其体内的病变组织造成直接有效的作用;所形成的热气还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使得药物作用增强得到有效增强[7]。在相关资料中显示,该方法能够以改善局部微循环方式,使患者体内的炎性物质分解吸收作用得到有效增强,不仅有助于患者炎性递质的顺利排泄,还可对关节病变组织的修复效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最终能够使患者的关节局部症状得到明显改善[8]。中药熏蒸与针灸联合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最终达到改善关节功能、消肿、止痛的作用。

通过研究可发现,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2%,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3.8%,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常规组,治疗组关节肿痛及僵硬时间超过1 h 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通过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方法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不仅使整体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有助于减少患者关节症状发生情况,具备较高临床使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熏蒸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熏艾草
治疥疮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藏虱
甲醇和乙醇熏蒸法对直喷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影响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