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07马东亮李磊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生理食管

马东亮,李磊涛

(河北省高邑县医院,河北 高邑)

0 引言

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常见一类,其发病突然,发作症状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发作频率为几天1 次,部分患者1 年内发作数次[1-2]。快速心律失常病情急促,症状持续较短,频率不高,因此临床心电检查难度较大。快速心律失常因其疾病特性,临床难以诊断,分型困难,无法有效及时实施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安全的检查技术[3-4]。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新型的无创诊断技术,其操作简单,无创伤性,可有效为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和分型。我院就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中的诊断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自2018 年1 月到2020 年1 月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60 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归入、扫除标准。男38 例,女22 例。年龄17~80岁,平均(49.12±0.21)岁。10 例合并高血压,12 例合并糖尿病,3 例合并基础心脏病。

归入标准:患者经入院检查,均确诊为快速心律失常;入院前1 d 患者均存在突发性心律失常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心慌等症状;病发前患者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扫除标准:患者存在心房颤动;患者存在其余严重合并症;患者存在精神障碍、言语障碍等。

1.2 方法

60 例患者均实施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检查前3 d 内患者严禁服用其余抗心律失常药物。设备仪器选择DF-5A型心脏电生理检测仪。患者仰卧,告知其保持放松,应用戊二醛溶液对导管电极予以浸泡和清洁,保持设备无菌。检查过程中应用生理盐水对导管电极予以冲洗,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经鼻腔对患者开始检测,沿鼻腔确保电极到达鼻咽处,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便于后续操作。将导管缓慢置入食管,控制导管深度为30~40 cm。诊断过程中充分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患者个体差异、身高、P 波形态等,并依据实际情况对检查方式、流程进行调整,确保检查顺利开展。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结合振幅电极明确诊断位置,与左心房相距不远处食管壁,若可检测出最大电极,视该处为检测最佳位置。位置明确后固定电极,并将心脏电生理检测仪与食管电极相连,检测最低阈值,实施心动过速诱发以及终止。诱发过程中可经SIS2、SIS3 实施反扫刺激,并经SISI 完成递增刺激,同时抑制高于发作3000 频率的心律失常,终止心律失常发作。检测后对患者体表心电图、食管导联心电图指标予以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60 例患者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检出情况,并予以分型,同时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2 结果

60 例患者经检查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占22 例、房室旁路占11 例、室内心动过速占8 例、2:1 房扑占7 例、房性心动过速占4 例、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占4 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检出共56 例,检出率占93.3%,见表1。经检查和诊断后对患者实施射频消融,结果显示,检出的56 例患者经治疗均成功,治愈率为100.0%。60 例患者中,有51 例患者为心悸发作而就诊,其余9 例患者因间断性心悸发作而就诊。

表1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快速心律失常检出情况(n, %)

3 讨论

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临床医学对其的研究不断深入,总结得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多存在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同时快速性心律失常相对特殊,病情发作快,因此临床上需要尽早予以诊治[5-6]。

传统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采用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明确患者病情,然而P 波表现方面相对较差,无法全面显示P 波与QRS 波段之间的关系,整体检出率较低,因此医师难以诊治。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得到提高,同时配合射频消融,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然而该检查方法费用较高且对设备要求严格,操作复杂,存在创伤性,临床依从性不高,因此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广泛应用[7-8]。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属于临床辅助心电图检查方法的一类,其创伤性小,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其能够全面描述高大波形,可明确患者病因,为医师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同时其对心肌收缩的影响微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我院研究得出,60 例患者经检查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占22 例、房室旁路占11 例、室内心动过速占8 例、2:1 房扑占7例、房性心动过速占4 例、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占4 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检出共56 例,检出率占93.3%。检出的56 例患者经治疗均成功,治愈率为100.0%。可见,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检出率较高,配合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过程中,我院总结出了关于快速心律失常的几点体会,具体如下。

(1)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以心悸、头晕、心绞痛、情绪焦虑等为主要症状,部分伴有晕厥、休克、心衰等。

(2)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发作时,症状表现与心脏疾病发作引起的心律失常、症状出现时间等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对于存在心脏疾病、心率过快、持续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上需要加强重视,预防其余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病情。

(3)经食管导管电极连接心脏电生理检查设备,可显示患者P 波情况,依据P 波以及ARS 波群之间的相关性,可有效区分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上速。

(4)操作过程中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适当异丙肾上腺素,刺激患者心脏保持兴奋。

应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诊断,可明确病因、证型,在高大波形记录中比较明显,且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对心脏、心肌的传导收缩影响可忽略不计,实用性较高,操作安全性好,配合射频消融技术进行对症治疗,可使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早期诊治。

综上所述,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检查过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可明确患者病情、病因、分型等,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生理食管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思考心电图之169》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巴雷特食管该怎样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