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07张晓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布比卡因硬膜外

张晓飞

(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开放,产妇也在随之增加,而在妊娠期间可能存在骨盆狭窄、软产道异常、胎盘早剥和横位等异常情况,影响产妇无法采取顺产的方式来进行分娩,这就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来帮助分娩[1]。剖宫产是产科中常见手术之一,对于胎儿异常、难产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通过手术将产妇腹部和子宫切开,将婴儿分娩出来,虽然是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方法,但是仍应控制剖宫产手术使用情况[2]。由于剖宫产手术会对产妇身心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对其麻醉处理方式要求更高,以便来降低意外情况发生概率[3]。现对于剖宫产手术多采用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为进一步探究其应用效果,特选取10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特选取我院从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以上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50 例,年龄25~33 岁,平均(28.62±3.16)岁,体重52~76 kg,平均(59.55±3.21)kg;观察组产妇50 例,年龄26~35 岁,平均(28.76±2.50)岁,体重54~73 kg,平均(58.79±3.13)kg。以上产妇均因胎儿宫内窘迫、先兆子痫等异常情况进行剖宫产手术。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产妇;②无任何椎管内麻醉适应证产妇;③妊娠不足月产妇;④产妇及家属不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对比两组产妇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行手术前进行常规心电图、心律、血氧饱和度及吸氧监测,随后在麻醉前30 min 以内输入5 mL/kg 的羟乙基淀粉,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麻醉,首先取产妇左侧卧位,在产妇腰椎间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将26 G 针插入产妇蛛网膜下腔,采用头侧推注的方式行0.5%布比卡因脊麻,输入速度为0.2 mL/s,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注射剂量分别为2 mL 和1.5 mL。注射完成并确认产妇当前状态后其体位调整为平卧位,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并将子宫同样向左推移。对照组产妇在间隔5 min 后把3 mL 生理盐水注射至硬膜外,观察组产妇则在相同间隔时间后将3 mL 利多卡因(5%)注射到相同位置,最后使用针刺法测定两组产妇麻醉阻滞范围,测定间隔时间为3 min,当麻醉平面控制在胸以下后便可进行剖宫产手术。

1.3 效果判定

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其中显效:产妇术中无任何异常情况,肌松良好,未感到任何疼痛;有效:产妇术中有轻微疼痛感但可忍受,肌松情况一般;无效:产妇术中肌松情况不理想,术中有明显疼痛感且需要辅助用药方可再行手术。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比两组产妇经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呼吸困难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通过t 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对比[n(%)]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目前产妇临床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为保证产妇和胎儿的人身安全,降低产妇预后不良反应,更应注重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4]。以往在剖宫产手术中常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麻醉阻滞平面出现时间较长,而且如果不控制好剂量会对产妇及婴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生命健康安全[5],为此现多采用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

本次采用的麻醉方式为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布比卡因属于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临床上常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等神经阻滞麻醉,也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相较于一般的利多卡因,该药麻醉时间较长,一般可达4~6 h,且具有良好的肌松和镇痛效果[6]。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长期在剖宫产的应用中可以发现,该种麻醉方式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剂量少、易调控硬膜外麻醉时间等诸多优点,相较于单纯硬膜外麻醉,不会对产妇心血管系统和胎儿造成影响,对胎儿娩出后子宫缝合牵拉反射的抑制效果好,在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的同时又不易出现不良反应[7]。另外布比卡因具有较强的毒性,在使用时严格控制该药的剂量,切勿大剂量使用或将布比卡因误入血管,影响产妇生命安全,同时在用药时也应根据产妇体质等基本情况适量选用[8]。通过本次研究也可得出,观察组产妇麻醉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6.00%和6.0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应用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0.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应用效果明显,麻醉维持时间较长,肌松效果好,胎儿娩出后子宫缝合牵拉反射的抑制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布比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小剂量布比卡因鞍麻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剂术后镇痛在痔疮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急性牙髓炎开髓的麻醉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