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2020-06-07于晓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卵泡肌瘤韧带

于晓艳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妇科良性肿瘤,发作部位为女性生殖器官,属于人体中发生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别名为子宫纤维瘤和纤维肌瘤[1-2]。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子宫出血、压迫、白带增多、流产、红细胞增多、腹部包块、疼痛、不孕、贫血以及低血糖等,对患者的健康安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3]。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和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两种,本次研究主要就这两种治疗方式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做出分析和比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 例子宫肌瘤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4 例和研究组34 例。其中参照组年龄为28~51 岁,平均(44.68±5.64)岁;研究组年龄为29~52 岁,平均(45.87±5.46)岁。对两组患者的线性资料进行对比,其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将腹壁切开,探查盆腔;沿宫角方向将子宫提拉至卵巢韧带下方,夹持子宫两侧并以此作为牵引[4];通过组织钳提起韧带,利用中弯血管在子宫附近约3 cm处对其进行切断处理,选取7 号丝线对其进行贯穿缝合,于远端处进行结扎处理;剪开膀胱腹膜并将其返折,推开膀胱,将韧带后叶剪开分离,分别处理主韧带、子宫血管、子宫骶骨韧带[5];切开子宫前壁,切除子宫,做好缝合工作,包括阴道断端处,盆腔腹膜处以及腹壁,手术完成以后将纱布取出[6]。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通过组织钳提起韧带前的手术方式同参照组相同,充分暴露子宫前腹膜并使其呈返折状态,翻出子宫,缝扎子宫两侧的输卵管,取子宫动静脉于子宫峡部上方约1 cm 处展开双重缝扎工作[7];切除子宫体,缝合子宫峡部组织切面和浆肌层;复位宫颈,缝合宫颈前筋膜切口和前穹隆阴道黏膜,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在手术结束12 周后于卵泡早期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窦卵泡数;在手术结束12 周后取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各3 mL,进行离心处理后将上层血清分离开来,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患者的E2水平和FSH 水平进行测定;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并发症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皮下气肿)/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窦卵泡数和血清E2指标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FSH 指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窦卵泡数 血清E2(pmol/L) FSH(U/L)研究组 34 8.76±1.14 169.78±14.76 12.15±1.14参照组 34 6.16±1.21 162.17±15.18 12.82±1.19 t 9.119 2.096 2.371 P 0.000 0.040 0.02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有1 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有1 例发生阴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参照组患者有3 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有3 例发生阴道感染,有2 例发生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221,P=0.040)。

3 讨论

子宫肌瘤的多发群体为30~50 岁女性群体,该病的临床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肌层细胞突变、局部生长因子与性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8]。近些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一直在上涨,有具体研究表明该病在30 岁以上女性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20%,在40 以上女性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60%,严重危害到了女性的健康安全[9]。

子宫肌瘤在临床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其中子宫切除术又包括全子宫切除术以及次全子宫切除术两种[10-12]。全子宫切除术会造成患者宫颈的缺失,会引起阴道解剖结构发生变化[13];而次全子宫切除术则将宫颈保留,不会对患者的阴道解剖结构造成改变,且造成的创伤更小,同时具有疼痛程度低、手术时间短等多种优点[14-1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窦卵泡数和血清E2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FSH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相对比于全子宫切除术来说,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应用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更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应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存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卵泡肌瘤韧带
人类高质量卵泡是如何养成的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高频超声测量距腓前韧带损伤后健侧与病侧韧带厚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