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20-06-07胡琼菊胡岁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3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开腹出血量

胡琼菊,胡岁岁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天门)

0 引言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1]。已有相关报告指出,将腹腔镜手术方式应用于胃癌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更为明显[2]。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但此方面研究样本数量有限,依然缺乏参考依据[3]。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64 例胃癌患者进行观察评价,评估胃癌患者通过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希望能为临床胃癌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资料与理论依据,现将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门诊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64 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2 例,采取开腹手术方式)与研究组(32 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4 例,男性18 例,年龄28~74 岁,平均(49.48±4.26)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9 例,年龄29~73 岁,平均(49.63±4.42)岁,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资料通过采用统计学研究,结果得出(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所有胃癌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且报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32 例,采取开腹手术方式),嘱咐患者术前12 h内禁食水,术中患者取仰卧体位,常规消毒铺巾,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取患者的腹部正中下进行手术切口,将其皮肤与筋膜逐层切开,直视下进行胃癌根治手术操作。手术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常规置入引流管进行引流。研究组(32 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嘱咐患者术前9 h 内禁食水,通过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在腹部肚脐处进行小切口,切口大小为1.0 cm 左右,通过切口建立人工气腹,连接插入腹腔镜,在患者腋前线肋下方0.5 cm 位置和锁骨中线处,分别置入套管针,同时置入腹腔镜操作钳,通过腹腔镜探查胃部病变和肿瘤转移情况等,在腹腔镜下依次将大网膜与结肠韧带切断,分离和切断动静脉,同时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处理。清除完成后切断患者的食管,切断闭合十二指肠,后将空肠和食管断端处吻合,常规将腹腔冲洗干净,常规置入引流管进行引流。

1.3 观察指标

(1)通过记录患者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2)通过记录患者高碳酸血症发生率、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64 例胃癌患者的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

经过对64 例胃癌患者的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胃癌患者的手术切口更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更佳(P<0.05),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胃癌患者的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

表1 胃癌患者的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

组别 例数 切(口cm大)小胃肠时间功能(d恢)复术(中m出L血)量研究组 32 6.26±1.42 3.38±1.26 193.72±18.62对照组 32 12.32±2.53 5.25±1.38 276.57±25.68 t 11.816 5.661 14.775 P 0.001 0.001 0.001

2.2 64 例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的高碳酸血症、胃排空障碍和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2 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胃癌是目前阶段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患病后逐步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疼痛、体重减轻等症状[4]。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5]。因此,需对这类患者尽早确诊并实行有效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胃癌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地域位置、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别、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7]。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应该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达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作为个性化的胃癌疾病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其主要通过在腹部肚脐处进行小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并插入腹腔镜,解剖和切断动静脉,对淋巴结进行清扫处理。待气腹关闭后进行切口缝合术,手术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拔出引流管。

此次研究对门诊外科收治的64 例胃癌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2 例)采取直视下常规开腹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欠佳,研究组(32 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记录患者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切口大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更佳(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碳酸血症、胃排空障碍和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

研究结果表示,腹腔镜手术方式应用于胃癌患者比开腹手术方式的作用更加理想,有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切口小,加速患者康复。由此可见,胃癌患者通过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值得临床更多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开腹出血量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