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学生“是……的”句式的习得考察

2020-06-06王志至

现代语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用例遗漏偏误

王志至

摘  要: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考察印度尼西亚学生对汉语“是……的”句式的习得情况。从正确用例的情况来看,句式一、句式二输出的正确用例较多,句式四和句式六的正确频率最低;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输出的正确用例也有所提高。从错误用例的情况来看,偏误率最高的两类句式是句式三和句式四,偏误类型主要是遗漏;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偏误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印尼学生;“是……的”;二语习得;偏误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是”与“的”的组合句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是+的”字短语,其中,“是”被视为动词,“的”为结构助词;第二种为“是……的”句式,其中,“是”被视为副词,“的”则视为语气词,整个句式是表示强调。本文主要是对第二种句式进行探讨。

可以说,“是……的”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句式,也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点。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首先,学界对“是……的”句式中“是”的词类归属的观点并不一致。吕叔湘认为,“是……的”句中的“是”表示肯定,有重读与非重读之分,在句中充当谓语[1]。方梅从话语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认为“是……的”句具有确定对比焦点的作用,其中,“是”字是确定焦点的标志[2]。张斌则认为,“是……的”句中的“是”为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3]。

其次,学界对“是……的”的下位句式的划分也有所不同。赵淑华把“是……的”句分为6类:主+是+状+动+的+(宾);主+是+主谓结构+的;是+主+动+的+宾;主+是+动+的+宾;主+是+动(+宾+重复动词)+的;主+是+动/形结构+的[4]。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是……的”句划分为6种下位句式:主+是+名+的;主+是+动/形+的;主+是+小句+的;主+是+动+的;主+是+形+的;是+{小句+的}[5]。刘月华等则将“是……的”句分为10种下位句式:主+是+状+动+的+宾;主+是+主谓+的;是+主+动+的+宾;主+是+动+的+宾;主+是+动(+宾+重复动词)+的;主+是+动+的;主+是+(能愿动词)+动+的;主+是+动+(可能补语)+的;主+是+形+的;主+是+成语+的[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印度尼西亚学生输出的实际语料,将“是……的”的下位句式确定为六类,它们分别是:

句式一:(主)+是+(状)+动词性结构+的;

句式二:(主)+是+(状)+形容词性结构+的;

句式三:(主)+是+(状)+动+宾+的;

句式四:(主)+是+(状)+动+补语+的;

句式五:(主)+是+主谓结构+的;

句式六:(主)+是+成语+的。

二、印尼学生“是……的”句的习得考察

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我们共得到符合本文考察范围的“是……的”句式402句。本文对六种下位句式的用例分布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上表中的各句式正确(偏误)比率=各句式正确(偏误)用例数/各句式总用例数;占总数比=用例数/所有用例数(=402)。由表1可知,句式一共有141条用例,句式二共有133条用例。这两类句式用例最多,分别占“是……的”句所有用例的35%和33%,与其他句式相比,具有絕对优势。句式一和句式二的偏误率分别为28%和32%。句式三共有72条用例,占全部用例的18%。它的用例数量比句式四、五、六的要多,但远少于句式一和句式二。句式三的正确率是42%,偏误率是58%,其偏误率是六类句式中占比最高的。就此而言,对印尼学生来说,句式三的习得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句式五数量较少,仅有24条用例,但正确率最高,为92%,24条用例中仅出现了2个偏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用例均来自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可以得知学习者均处于高级阶段。不过,这些高级阶段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我们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写作的得分,把学习者划分为不同的水平。其中,写作分数在65分以下的(A≤65)为A级,65分以上85分以下的(65

下面,就从正确用例和偏误用例两方面来具体分析印尼学生“是……的”句的习得情况。

三、印尼学生“是……的”句的正确用例

从表1可以看出,在印尼学生“是……的”句的习得中,共有265个正确用例。这些用例在“是……的”句的六类下位句式中均有分布,但各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则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对正确用例在A、B、C三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的正确频率=正确频次/总正确频次(=265),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A级水平印尼学生输出“是……的”句的正确用例总数为72,B级正确用例总数为99,C级正确用例总数为94,A级明显少于B、C级。也就是说,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是……的”句的习得情况也有一定改善,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句式三和句式五在B水平阶段的正确用例数量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句式五在A水平阶段的正确用例仅有2例,而到了B阶段则提升到6例;句式四和句式六在A、B两阶段的正确用例数量基本持平。由此可知,B级水平的印尼学生对“是……的”句的习得有所进步。下面就B阶段六种“是……的”的下位句式各举1例:

(1)我觉得运动员的高收入是可以理解的。(句式一 75分)

(2)我小时候,父亲对我的教育是很严格的。(句式二 75分)

(3)年青人是不听这一套的。(句式三 75分)

(4)今天我还能在教育事业中坚持工作,跟他过去给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句式四 70分)

(5)这是谁也挡不住的。(句式五 70分)

(6)成绩特别突出,能拿到高收入是理所当然的。(句式六 75分)

第二,句式一、句式二和句式五的正确频次从A到C均有所增加,其中,句式一的数量增长明显,并在B、C阶段基本持平;句式二在C阶段的正确频率比A、B阶段有一定提高;句式五在C阶段的正确频率比A、B阶段有较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C阶段,句式一中的“是”与“的”之间成分的长度相比于前两个阶段有所增加,结构也更为复杂。例如:

(7)我是在一个多兄弟、父母并不富裕的家庭中生长的。(句式一 95分)

(8)姨姆是靠自己做糕,由我替她把糕带着,穿门走户去卖的。(句式一 85分)

句式五在A阶段的正确频率为0.8%,B阶段为2.2%,C阶段为5.3%。可以看出,C阶段的正确频率比前两个级阶段有很大提高,这说明印尼学生对于句式五的习得情况是越来越好。下面就C阶段“是……的”的下位句式各举1例:

(9)我是在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岛屿的一个小镇上出生的。(句式一 85分)

(10)这件事情是极其重要的。(句式二 90分)

(11)人类的生活是离不了音乐的。(句式三 95分)

(12)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句式四 85分)

(13)因为这个学生活动是国家举办的。(句式五 90分)

以上这些分析说明,随着汉语水平的提升,学习者对“是……的”句的整体习得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趋势。同时,表2中也反映出与此不一致的情况。句式三、句式四和句式六在C级阶段的正确用例数量反而有所下降,句式四的正确用例数量仅有1例,句式六则为0。对句式四和句式六在A、B、C三阶段输出的正确用例数量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两类句式的正确频率都存在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其中句式四在A、B阶段基本持平),无论在哪一阶段,其输出的正确用例数量都很少,而且正确频率都很低。这说明句式四和句式六对印尼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习得难度,C水平的印尼学生对其掌握也不够牢固。

从表2还可看出,在A级水平学习者的正确用例中,句式一、句式二共有52个正确用例,占有绝对优势。句式四、句式五在A级阶段正确用例较少,其中,句式五只有2个正确用例。下面就句式四、句式五各举1个正确用例:

(14)孩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在父母的教育之下说出来的。(句式四  65分)

(15)他的收入是人们难以想像的。(句式五 65分)

B级水平的印尼学生对“是……的”句输出的正确用例数最多的仍然是句式一和句式二,分别有39个和30个。正确频率最低的两类句式是句式四和句式六,都是5个。

C级水平的印尼学生对“是……的”句输出的正确频率最高的仍然是句式一和句式二,分别是14%和12.5%。其次是句式五、句式三和句式四,正确频率分别是5.3%、3%和0.4%。最低的则是句式六,其正确频率为0。

通过对表2各句式总计正确频率的观察,可以得知它们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句式一>句式二>句式三>句式五>句式六>句式四。

需要指出的是,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建设开发的,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其中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的作文语料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北京语言大学所采用的汉语教材是《新實用汉语课本》。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册中,对“是……的”句式的解释与例证[7],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新实用汉语课本》中,“是……的”的下位句式主要包括本文所说的句式一“(主)+是+(状)+动+的”和句式三“(主)+是+(状)+动+宾+的”。前者有:“他是去年来的。”“你们是在学院比赛的吗?”“我们的队员是从不同国家来的。”后者有:“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儿的?”“我们不是坐出租车去大为家的。”①可以看出,该教材只涉及到两类句式,而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印尼学生输出的句式种类则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由此可知,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时,既不能彻底脱离教材,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

四、印尼学生“是……的”句的偏误用例

从表1可以看出,在印尼学生“是……的”句的习得中,共有137个偏误用例。这些用例在“是……的”句的六类下位句式中均有分布,但各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则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对偏误用例在A、B、C三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的偏误率=偏误用例/总例数,具体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印尼学生“是……的”句式的总偏误率为34%,就此而言,他们对“是……的”句式的习得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句式三、句式四的偏误率较高,分别达到了58%、44%;句式五、句式六的偏误较低,分别有2例、3例偏误。

从表3可以看出,句式一A级的偏误率为41%,B级的偏误率为29%,C级的偏误率为16%;句式二A级的偏误率为42%,B级的偏误率为30%,C级的偏误率为21%;句式三A级的偏误率为64%,B级的偏误率为59%,C级的偏误率为50%。这些句式的偏误率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就学习者对“是……的”六类下位句式的总偏误情况来看,A级水平学习者六类下位句式的总计偏误率是44%,B级水平学习者的总计偏误率下降为34%,C级水平学习者的总计偏误率继续下降,为24%。三个阶段的偏误率排序是:A级>B级>C级。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汉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印尼学生的绝大部分“是……的”的下位句式的偏误率都在逐步降低,他们对“是……的”句式的习得是在不断进步的。

同时,表3中也存在例外的情况。如句式四和句式六的偏误率都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变高的过程,这说明印尼学生对这两类句式的习得情况是不稳定的。再结合上文中句式四和句式六正确用例的相关情况,我们发现,这两类句式的正确用例和偏误用例数据所呈现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再次证明了句式四和句式六对印尼学生来说是存在很大难度的。

从表3还可看出,A级水平学生产出的句式三和句式四偏误率较高,分别为64%和50%。下面就A阶段“是……的”的下位句式偏误情况各举1例:

(16)*我觉得有效阅读一定是从自己开始。(句式一 60分)

(17)*学语言发音和声调当然很重要的。(句式二 60分)

(18)*这都是会影响到公众利益。(句式三 65分)

(19)*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方面别人帮不了的。(句式四 65分)

(20)*父母的关怀与爱心,绝对是子女所渴望和需要。(句式五 60分)

(21)*知识是不可或缺。(句式六 65分)

B级阶段偏误率最高的是句式三,偏误率为59%。C级阶段句式六的偏误率达到了100%,不过,它的输出量很少,只有2例;句式四和句式三的偏误率也很高,分别为75%和50%。下面就C阶段“是……的”的下位句式偏误情况各举1例:

(22)*我的童年是在无家长管束的环境下度过。(句式一 85分)

(23)*母亲是最善良不过。(句式二 90分)

(24)*安乐死是很受人民的欢迎。(句式三 85分)

(25)*所有行为都从学校学会的。(句式四 90分)

(26)*这一切都是我爸爸一个人负担。(句式五 85分)

(27)*这样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句式六 90分)

通过对表3各句式总计偏误率的观察,可以得知它们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二>句式一>句式六>句式五。

本文还对印尼学生“是……的”句式的偏误类型进行了考察。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错句检索功能,我们共检索到偏误用例137例。在对这些偏误用例进行分类时,我们发现,它们几乎全是遗漏型偏误,其具体的遗漏方式有两种:一是“是”的遗漏;二是“的”的遗漏。我们对A、B、C三个等级的偏误用例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的偏误频率=偏误频次/总偏误频次(=137),具体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是”的遗漏偏误频率,还是“的”的遗漏偏误频率,从A到C基本上是逐渐降低的。比如,“是”在A水平阶段的遗漏频率总计是10%,到了B阶段降为7%,C阶段继续下降到4%。再如,“的”在A水平阶段的遗漏频率总计是32%,到了B阶段降为29%,C阶段继续下降到18%。這又一次证明了上文所得出的结论:随着汉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印尼学生的偏误情况逐步改善,他们对“是……的”句式的习得是在不断进步的。

从表4还可看出,无论是在哪一阶段、哪一句式中,“的”的遗漏频率都远远高于“是”。具体来说,在A水平阶段,“的”的遗漏总频率为32%,“是”的遗漏总频率为10%;B阶段,“的”的遗漏总频率为29%,“是”的遗漏总频率为7%;C阶段,“的”的遗漏总频率为18%,“是”的遗漏总频率为4%。因此,对印尼学生来说,在A、B、C三阶段的六类下位句式中,“的”遗漏的情况比“是”的要严重得多。

下面,我们就对印尼学生在“是……的”句式习得中所出现的遗漏型偏误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看“是”的遗漏情况。根据表4可知,“是”的遗漏共有29例,偏误率为21%,A、B、C阶段分别出现了13例、10例、6例。例如:

(28)*但是这不可能实现的。(A级)

(29)*因生命不属于我们的。(B级)

(30)*两种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的。 (C级)

例(28)应改为:“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例(29)应改为:“因生命是不属于我们的。”例(30)应改为:“两种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是……的”句中,“是”与“的”的关系是共现依存关系,要么两者同时出现,起到强调的作用;要么两者同时消失,句子仍然成立。比如,“两种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是”与“的”同时出现,句子成立;“两种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其中,“是”与“的”同时消失,此时“不一样”作谓语,句子仍然合格。

接着看“的”的遗漏情况。根据表4可知,“的”的遗漏共有108例,偏误率为79%,A、B、C阶段分别出现了44例、40例、24例。例如:

(31)*因为他们是靠运动来生活。(A级)

(32)*我养母是住在河边的茅屋。(B级)

(33)*这样的效果可能是事半功倍。(C级)

以上三例都要在句末加上“的”,才能使句式合格。理由如前例所述。

这里主要从汉语本身出发,对印尼学生遗漏“是”和“的”原因进行探究。我们认为,学习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误,主要原因是在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判断动词“是”与副词“是”之间的区别。判断动词“是”在句中作中心谓语,用于主语和宾语之间,表示肯定判断。而学习者对判断动词“是”习得较早,掌握较好,印象深刻。因此,印尼学生很有可能是把上述例句中的“是”当作了判断动词,而判断动词“是”在句中往往可以省略,如“今天是星期三”,可省略成“今天星期三”,句子仍然成立,而且句义不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印尼学生为什么会经常遗漏“是”。同时,判断动词“是”本身就可以表示肯定语气,不需要再借助其他语气词。因此,判断动词“是”不与语气词“的”共现。学习者受到这条规则的影响,往往会遗漏“的”。当然,用副词“是”的句子,后边的语气词“的”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不过,这仅限于副词“是”重读的时候,如“今天是挺冷、我们的战士是勇敢”,在这样的句子中,“是”必须要重读。本文所讨论的偏误现象,则不符合这一情况。

五、结语

根据上文的数据统计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来看,除了个别情况外,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印尼学生对“是……的”句式的习得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第二,從输出数量来看,印尼学生对句式一和句式二的输出量充足,正确用例数量也比较多;句式五的输出量虽然不如句式一、句式二,但是正确率最高。可以说,印尼学生对这三个句式的掌握情况较好。与之相反,句式六的输出量最少,印尼学生在使用句式六时普遍存在回避现象,这是因为句式六是“(主)+是+成语+的”,它涉及到成语的运用,对大部分二语者来说,成语的学习难度很大,即使到了高级阶段,学习者掌握的成语数量也十分有限。

第三,从习得难度来看,根据表2、表3所显示的各句式的正确频率、偏误率可知,印尼学生习得难度最大的是句式四,其次是句式三。

第四,通过对学习者所使用的《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的考察,我们发现,学习者输出的句式种类远远超过教材所提供的“是……的”的下位句式种类。就此来说,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教材的输入和课堂的讲解。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 1995,(4).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赵淑华.关于“是……的”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79,(1).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刘珣.新实用汉语课本2[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The Indonesian Student  “Shi(是)……de(的)”  Sentence Acquisition Investigaion

Wang Zhizh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of HSK, and investigates Indonesian students' responses to Chinese “Shi(是)……de(的)” sen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rect use cases, sentence pattern 1 and 2 output more correct use cases, while sentence pattern 4 and 6 have the lowest correct frequency. Moreov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proficiency, the number of correct use cases output by learners also incr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rror use cases, the two types of sentence patterns with the highest error rate are sentence pattern 3 and sentence pattern 4, and the error type is mainly omiss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proficiency, the error rate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Key words:Indonesian students;“Shi(是)……de(的)”;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error

猜你喜欢

用例遗漏偏误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东周列国志(5) 介子推功成身隐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资费拨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为什么美国媒体会“遗漏”重要新闻?
用例规约在课程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使用用例建模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研究
你会收集数据吗
“遗漏”的意义